JACC: Asia刊登开滦研究新成果!专访吴寿岭、邢爱君团队:LE8降低CVD风险再添新证


2024年6月,我国吴寿岭教授团队的大型前瞻性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研究——开滦研究再发表一项重要成果,刊登于顶尖杂志JACC子刊《JACC: Asia》。《JACC: Asia》由王建安院士担任主编,聚焦亚洲人群心血管疾病健康和预防,致力于传递亚洲学术声音。此次研究公布了“Life’s Essential 8”(LE8)评分系统在中国T2DM患者中对心血管疾病(CVD)及死亡风险影响的证据,该结果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有望为我国慢病管理策略提供新的见解。



严道医声网荣幸邀请到开滦总医院邢爱君教授进行独家专访,为大家深入解读开滦研究LE8最新成果,并带领我们追溯开滦研究的前世今生。


吴寿岭教授

开滦总医院

邢爱君教授

开滦总医院

01

解锁健康之钥:生命8要素如何扭转糖尿病心血管风险?

近日,于《JACC: Asia》杂志刊登的开滦研究历时11.5年,纳入了19915名T2DM患者进行LE8评分并长期观察,最终证实Life's Essential 8评分(LE8)可以预测T2DM患者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

基线人群

LE8是2022年由美国心脏协会(AHA)提出,用以评估心血管健康(CVH)的8个关键指标的系统,包括饮食质量、体力活动、吸烟状态、睡眠健康、体重指数(BMI)、血脂、血糖和血压。这8个要素共同构成了维护心血管健康的基础,又称“生命8要素”

生命8要素

研究人员在AHA的LE8基础上结合开滦人群饮食情况创建了符合国人实际的LE8分数(0分~100分),以打分的形式直观体现出患者血脂、血压、睡眠等心血管健康状况,并比较了不同分数组群体的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

邢爱君教授介绍,“我们按照LE8评分将患者分为5个分位数组,最低分位数组的得分大约在43分,最高分位数组的得分大约在72分。通过比较不同组别的心血管风险,我们发现LE8评分最高的五分位数与最低五分位数相比,CVD风险降低了44%,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降低了43%,卒中风险降低了47%,总死亡风险降低了27%。最高分组与最低分组相比,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降低。”

LE8评分和T2DM患者CVD风险关联

该研究还发现,在T2D患者中与LE8评分保持稳定或下降的参与者相比,LE8评分有所提高的参与者在CVD、缺血性心脏病、卒中和死亡的风险上分别降低了25%、17%、33%和42%。这意味着,持续提高LE8评分仍可以显著降低T2D患者的心血管病和死亡风险

LE8评分变化和T2DM患者CVD风险关联

“如果把LE8评分维持在大于80分的良好水平,就可以减少糖尿病人群的死亡率。”邢爱君教授指出,这项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只要持续改进、提高LE8水平,就能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过早死亡。因此,针对T2DM患者可以采用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干预措施。

LE8评分的简便易懂,增强了慢病管理过程中的可操作性,邢爱君教授指出,LE8评分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分数变化,看到个人的健康状况

“假设一个人LE8初始评分是50分,通过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以及体重等危险因素,一段时间后,LE8评分提升到80分。这种方式不仅直观显示了健康状况的变化,而且方法易于理解和掌握。”

不仅是临床治疗中,对于个人、用人单位乃至国家慢病管理工作都具有指导性。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评分增减来感知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做出相应对策。慢病管理决策者可根据LE8中的8个要素,指导患者某项生活方式的转变,而且LE8评分具有量化性的指标,有益于根据LE8分数变化及时调整干预策略。

相较于AHA于2010年提出的Life's Simple 7(LS7),LE8新增了睡眠分组。邢爱君教授介绍,睡眠因素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开滦研究中证实:睡眠时间小于5.5个小时,或超过8.5小时,均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这个规律在中老年女性群体中更明显。这提示在慢病管理中应把睡眠管理当做一个预防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因素。

因此,该研究支持LE8评分作为T2D患者心血管健康管理的重要工具,并且LE8评分强调了综合评估,从多因素而非单一因素评估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开滦研究是一项时间跨度极广的前瞻性系列研究,邢爱君教授团队用了近20年的时间,提倡到多因素综合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性,并一步步将心血管、代谢疾病管理理念发展成熟。

02

跨越时间的坚持:创新起步,开启慢病管理先河

谈起开滦研究的诞生,邢爱君教授的思绪回到18年前:

“在当时,职业人群心血管发病率开始受到关注。由于某些职业特性,如公交司机一旦在岗位上猝死,会危及公共安全。重要岗位职工如果在工作中突然猝死,可能给安全生产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

2009年前后的调查发现职业人群的猝死情况时有发生。因病致困的职工中,约38%是源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不仅造成患者致残、致死,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劳动力损失。

这一数字不仅凸显了职业人群心血管健康的严峻形势,也成为开滦研究的原动力。

2006年7月,开滦研究团队在以往大规模临床研究经验之上,借鉴首钢研究、大庆研究的模式,建立了以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和干预为主要研究目的的前瞻性队列,正式启动了开滦研究。在集团公司的支持下,研究人员每两年对受访者进行一次面对面随访,包括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至今,该研究已经完成了8次随访,并进行了9次健康查体,参与者中最长的随访时间已达18年。

开滦研究主要研究对象为开滦集团职工,2006年纳入约10万人群,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参与者因工作变动等原因退出,同时也有新职工加入。目前开滦研究的随访人群规模已扩展至约17万人,构建了庞大的健康普查数据库。20年来,开滦研究为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提供了许多可靠的临床依据,在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

不过,邢爱君教授认为,“开滦研究的特色并不仅仅是纳入人群的大样本量”,更重要的是基于各项研究结果总结出的各项干预对策,并形成了成熟的慢病管理理念

随访期间,研究人员尝试对开滦集团职工进行心血管疾病干预,包括健康体检、生活方式干预以及及时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最终显著降低了职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并且有效保护了企业劳动力。

“我们成功地将开滦集团职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年龄推迟了6岁,死亡年龄推迟了7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使得血压控制率接近70%,这无疑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成果。”邢爱君教授介绍道。

开滦研究团队在工作场所的高血压干预成果,也被中国预防医学会、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纳入了中国慢病防治最佳实践核心案例。

“开滦研究用实践证明,在工作场所健康管理策略是切实可行的,不仅有益于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提升个体健康水平,我们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发现,对血压高于正常值人群,进行及时药物干预可以降低医疗成本支出。这些充分证实在工作场所进行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和经济价值。

03

探索机制脉络:多因素预测糖尿病患者CVD风险

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4亿,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糖尿病人群的90%以上。心血管疾病(CVD)是T2DM患者的主要致死和致残病因,《2023 ESC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处理指南》指出,T2DM患者在其一生中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无T2DM个体高出2~4倍。因此对糖尿病乃至糖尿病前期患者管理尤为重要。

2020年开滦研究团队在循环杂志上发表一篇名为《Arterial Stiffness Preceding Diabetes: A Longitudinal Study》文章,首次提出动脉硬化可能先于空腹血糖升高而出现,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撕开了二者因果关系谜团的一角。

在这项研究中,平均随访3.72年,校正多种潜在混淆因素后,与无动脉硬化的人相比,处于临界动脉硬化和动脉硬化状态的成年人出现糖尿病的风险分别增加59%和111%。进一步分析显示,基线动脉硬化程度与随访期间的空腹血糖水平有明显关联,但反过来,基线空腹血糖水平与随访期间的动脉硬化程度无关

既往研究认为,糖尿病与动脉硬化是双向关联。但是,许多评估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相关性的研究大多为横断面研究,缺乏对二者因果的探究。开滦研究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开滦研究的特色之一是通过精确地、连续重复测量数据,并应用特定的统计学技术进行数据分析。我们采用交叉统计学方法对精确收集的数据进行细致分析,最终验证动脉硬化先于糖尿病、高血压发生。”邢爱君教授说道,“我们明确两者的因果关系后,对其机制提供了证据补充,另一方面,对于实施有效慢病管理,尤其是0级预防的管理也提供了很多的思路。”

更有意义的是,研究人员综合所有相关研究后发现,多指标预测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风险的靶向性更强、临床价值更高,为慢病管理提供了重要思路。

一项开滦研究表明,对于心血管疾病来说,体重指数、体质指数联合腰臀比例等多因素的预测价值,优于传统的单因素预测。

“在临床评估中,如果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较高,并且属于中心型肥胖,那么将来卒中风险就更高,这比单一指标的预测准确性更高。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尿酸水平增加后,房颤新发风险就会明显增加。”

随着开滦研究的进展和推广,多指标预测的概念在慢病管理领域逐渐深扎,已经被运用到实际当中。

采访的最后,邢爱君教授向我们透露,开滦研究的征途不会停歇,已有新的研究在开展当中。开滦研究也将继续为心血管风险干预提供更多的建议和支持。

开滦未来计划在现有队列的基础上,引入新的队列并增加新的变量,聚焦于影像学领域,AI领域。如在原有数据基础上增加心脏超声、可穿戴设备(如腕式血压计)以及脑部核磁和冠脉造影等影像学数据,目标是将这些影像学数据整合成一个数据岛链,并通过智能方法进行判读。希望在未来,人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器官年龄进行有效评估,快速准确地预测和诊断疾病。此外,开滦研究还尝试探索AI是否能替代人工,减轻临床医生的工作压力,并通过比对验证AI与人工方法的准确性。致力于优化临床工作流程,解放临床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JACC: Asia作为《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JACC)的子刊,专注于亚洲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原创研究的传播,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高端学术平台,为亚洲心血管医学研究与国际科学界交流建起桥梁。我们诚邀每一位心血管领域科研精英通过JACC Asia平台分享您的创新发现和研究成果。JACC: Asia承诺为每一篇投稿提供公正、专业的评审过程,并确保您的研究成果得到广泛传播。

访问JACC: Asia官网(https://www.jacc.org/journal/jacc-asia),通过我们的投稿渠道提交您的科研论文。让我们携手合作,将亚洲心血管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共同见证亚洲科研的辉煌成就。

阅读数: 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