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思考诞生理论
临床上一直按供血靶器官对血管疾病分别进行研究和治疗,但这种模式存在局限性。上个世纪末,国内外学者已经逐渐认识到单一部位角度诊疗的弊端,1990年国内学者率先提出“血管树”概念,尝试用系统生物学方法开展血管疾病研究,国外学者随后进一步提出“血管网络”的概念。
2002年,Peter Lanzer和Eric J. Topol正式提出“泛血管疾病”概念,奠定了泛血管医学的学科基础,也正式开启了泛血管疾病临床研究的新时代。
2015年,葛均波院士在国内首次提出泛血管疾病的理念,指出泛血管疾病是动脉、静脉、淋巴管等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网络,以血管疾病的系统性、血管病例共性特征和血管共同危险因素为共同特征,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遗传、肥胖、感染和免疫等均是其危险因素,并在管理中强调上游干预和早期预防的重要性。
2016年5月,葛均波院士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以“深化系统生物学理念,推进泛血管医学学科发展”为题发文,提出搭建以泛血管疾病研究为中心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从不同层面探索泛血管疾病的有效预防与治疗策略,积极推进我国泛血管医学学科发展。
2018年8月,由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教材编辑部组织编撰、葛均波院士、王拥军教授联袂担任主编的《泛血管医学——概念及常见疾病诊治》出版。这本书既是对泛血管医学系统认识的梳理与总结,更是开展血管疾病系统化诊疗的开端和尝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19年5月,OCC2019会议期间,《中国泛血管疾病防治蓝皮书2018》正式发布,旨在积极构建泛血管疾病的防治平台、研究平台和产业平台,将泛血管疾病防控工作“重心前移、重点下移”,建立并完善符合中国人群的新模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19年11月,《泛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科学声明》发表,指出泛血管疾病防治策略应从“以疾病为中心”和“以临床事件为中心”的模式转向“以患者为中心”和“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全方位、全周期管理理念。
2022年8月,葛均波院士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杂志发文指出,经过多年发展,泛血管医学已经从理论转向临床实践,有必要建立一个包括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综合管理模式。
2022年10月,《2型糖尿病患者泛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发表,推动2型糖尿病患者泛血管疾病的规范化综合管理。
2024年3月,《泛血管疾病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发表,首次提出了泛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期抗栓治疗临床路径,以期指导合并不同血管床疾病、不同病程状态下的抗栓治疗策略。
2024年3月,《泛血管疾病代谢异常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发布,凝聚了心血管科、内分泌科、血管外科、药剂科等多学科专家的智慧和心血,旨在进一步提升泛血管疾病的全病程管理水平。
02
以理论指导实践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泛血管医学理念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在探索如何落地生根。
2015年4月,国内第一个泛血管医学研究院在复旦大学建立,为泛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系统认知与综合干预研究起到示范作用。
2018年6月,中国泛血管医学联合协作组于OCC2018会议上成立,旨在进一步提升医生和患者对于泛血管疾病认知,提升对于泛血管疾病的重视程度和紧迫感,从整体上指导泛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与管理。
2020年5月,OCC2020开幕式以“泛血管医学”为主题,倡议多学科精诚合作,共同推动我国泛血管医学学科发展。在代谢与心血管病论坛上,葛均波院士以“泛血管医学——从理念到实践”为题,讲述了泛血管医学的理论与实践。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20年10月,全国首家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PVMC)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开启试点建设,标志着泛血管医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从理论正式迈入临床实践。
2020年12月,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正式启动,结合泛血管理论将介入治疗的主要对象——人体血管系统归纳为一个血管网络,从系统生物学角度认识相关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促进介入学科各分支交叉融合,指导介入医生以整体观念治疗患者。
2021年5月,OCC2021首次开设泛血管疾病论坛,并在会议上正式启动全国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PVMC)建设。
2021年9月,全国首个泛血管疾病MDT门诊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落成,以跨学科整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全面、规范、个体化的诊疗服务。
2022年1月,全国第二家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立,通过标准化泛血管疾病综合管理平台,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诊治。
在理论指导和推动下,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截止至2023年11月15日,全国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注册医院已达229家,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155家启动建设,20家已经运营接诊。
审核:梁春 钱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