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器归来:葛均波院士完成经导管异位三尖瓣TricValve上市前研究全国首例植入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院士及其结构性心脏病团队的周达新教授、潘文志教授、张晓春医生,协调麻醉科郭克芳主任、超声室李伟老师,使用德国团队研发的TricValve(业聚培福医疗)瓣膜,为两例高龄重度三尖瓣患者,成功完成经导管异位三尖瓣植入术。全国近10家医院的专家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中介入中心共同参见见证了该手术的完成,并进行了技术及学术讨论。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心超检查显示肝静脉逆流血流消失,患者已康复出院。该两例也是TricValve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的首两例,其成功完成标志该临床研究在中国大陆正式开启,该器械有望为着中国三尖瓣反流患者的治疗有了微创、安全的、有效新选择。


 术后手术专家留影


国内外专家学术讨论


三尖瓣反流常继发于左心瓣膜(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术后,或房颤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病情易拖延,一旦严重,则出现水肿、腹胀、纳差、胸闷气促甚至淤血性肝硬化等右心衰甚至全心衰表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高。同时,此类患者往往因为外科手术风险高,而较少获得有效手术治疗。TricValve经导管三尖瓣置换采用微创的股静脉入路,伤口不到1cm,同时手术时心脏不停跳,极大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特别适合于高龄、身体虚弱、多合并症等外科手术禁忌的患者。该术式采用一种创新的原理,在上下腔静脉各放置一个瓣膜,三尖瓣反流的血液返回到心房后不再返回入人体静脉系统,从而减少静脉淤血情况,消除水肿,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器械特别适合外科手术高位、相对晚期的三尖瓣反流患者。本次两例患者均为高龄或既往心脏外科手术史患者,患有严重三尖瓣反流及明显症状,属于外科手术极高危的患者。目前患者均康复出院,正在进一步随访中。

TricValve 是一种经导管双腔静脉瓣膜系统,由两个自膨式生物瓣膜组成,用于治疗血流动力学相关的三尖瓣关闭不全和腔静脉回流的患者。相对于其他三尖瓣器械,该器械的最大特点是由于器械是放在上、下腔静脉,不进入心脏,因此对心脏干扰少,相应并发症如传导阻滞、心脏损伤、冠脉损伤、心包填塞发生概率极低,且人工瓣膜是放置在在上下腔静脉管状结构内,瓣膜易于固定且对医生操作要求很低,操作非常简单,另外该器械解剖要求很低,解剖适应症非常广,这些都将有利于今后器械的推广。TricValve 于 2021 年获取得CE 标志,于 2020 年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授予「突破性器械(Breakthrough Device)」称号,并于 2022 年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授予「创新医疗器械」称号。目前该器械已在欧洲使用超过1000例,国外数个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其安全有效性。

早在2019年东方会期间,葛均波院士即完成亚洲首两例TricValve经导管异位三尖瓣植入,本次再次完成手术,开启了TricValve在中国大陆进行规模性探索应用。目前TricValve上市前、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正在全国十多家医院进行,葛均波院士是研究的主要研究者(PI)。该器械有望为着中国三尖瓣反流患者的治疗有了微创、安全的、有效新选择。

阅读数: 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