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C 2024|魏薇教授对话胡大一教授:两代医者 一脉相承,为心血管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对于心血管领域权威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来说,在医学探索的道路上,亦是如此。只有踏上那条人迹罕至之路,方能有所收获,领略别样的风景。

对于著名青年学者、广东省人民医院魏薇教授而言,永葆科研热忱和实践初心,亦是广大青年医生实现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当两代医者,跨越岁月长河,同台对话,又会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

近日,在第25届南方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迎来了一场动人心弦的“特别对话”。优秀青年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魏薇教授作为采访嘉宾,特别邀请到我国心血管领域大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围绕广大青年医生普遍关注的成长问题,开启了一场学术思想、未来成长的思想启迪之旅。

“我们走上了一条人迹罕至的路,但我们的人生将从此与众不同!”

白衣屹立雪山 我国心血管医学经历了何种发展?

“我国心血管医学,经历了怎样一个发展历程?”


回忆我国心血管医学的发展经历,我们第一个要怀念黄宛教授,新中国刚成立时他带回来了国内第一台心电图机器,撰写了《临床心电图学》,是我们所有医生的经典学习教材;七八十年代时,方祖祥教授、周金台教授、石毓澍教授等老一代的起搏电生理专家们在天津等地方和技术人员,研发了第一批的佩戴式起搏器,开始挽救患者生命;还有心血管医学的战略家吴英恺院士,为我国心脏病学发展点明了方向;以及蒋文平教授等老专家,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食道心房调搏术。”


“我们都知道,您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主动前往老少边穷地区进行援助,并主动参加了两支医疗队——河西走廊和西藏阿里。在恶劣的环境下,您是如何解决缺乏药品情况的?


“那时候药品缺乏,我们就以身试药,逐次调整药量,观察自己的身体和疾病发展是否有变化;也时长捥下一只树枝充当检查工具,背上医疗包奔走就诊。小到牙痛,大到子宫脱垂;轻到胆道蛔虫病,重到慢性阻塞肺疾病和哮喘;缓到倒睫,急到先天性心脏病、消化道大出血、肝硬变大出血,我们都能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治疗,没有先进的治疗手段,就用最基本的、最保守的方式来代替,尽可能解决每位患者的痛苦。”

“如今心内介入技术已经发展地非常壮大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不会忘记前辈为我们青年医生、为我国医疗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第一个10年是在西藏阿里,河西走廊,北京密云的山山水水,河北的宽城平泉,兴隆山区,在生产大队的公社卫生院,也是一个一年也就进一两次县医院大门的全科医生。多年来,我始终在农村和当地医疗站赤脚医生一起工作,所以我对高原,对西部,对农村,对山区有非常深的情结。”

赴美求学之旅 中美心血管疾病诊治有何种差异?

“您在1985年,能够公费出国访问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新器械的机会十分罕见,来之不易。作为国内第一代电生理医生,当时被派到国外学习临床电生理技术,收获了哪些学习感受?”


“第一次走出国门,我重点看了射频消融、冠脉造影和PDC药物,他们这些技术在当地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普及,做的很广泛。甚至有的心梗患者恢复一平稳,医生很快就会对其进行评估,而这些我们国内都还没有做。同时,我还体会到了美国健全的全科医生制度,更是目睹了国外医生、医院志愿者与患者的有效沟通。”


“临床医生在问诊时,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与患者的良好沟通?”


“我到美国第一天,看到美国实习医生的书,我永远记着五个手指,五指学说。第一,问诊,也是情感的交流,问患者病情症状,睡眠心情,工作生活经历,性格,还问治疗的过程和存在的问题;第二,望伏叩听,现在我们很多医生都不带听诊器了;第三,多年行之有效且价格低廉的检查,例如心电图、血常规等;第四,新近的,有一定成本的评估检测,或没有创伤的检查,例如很多医院废掉的运动负荷心电图,或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这样一些非常常规的、必要的睡眠呼吸监测;最后小拇指才是高成本的CT核磁造影等检查,一个成熟的医生,应该尽量能用前面能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后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与患者进行了有效沟通。”

勇创新敢突破 为中国心脏预防事业贡献力量

“您是最早把电生理消融技术引入国内的开拓者,回国后您是怎样推广、发展电生理消融技术的?”


“我基于五指诊断理念开设了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绿色通道,提倡全天候急诊PTCA介入,并致力于让此理念成为我国常规操作。同时设置胸痛中心,组建心内心外一体化的心脏医疗中心,建立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的讨论会诊和决策机制,并积极推广并规范溶栓治疗,提出了“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抢救理念,力求有效降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此外,我还与相关医疗团队实施双心门诊、双心查房和双心会诊的医疗模式,呼吁业内开始关注人体心脏和心理的双重健康,这是我从医之路上的点滴收获与成果。”


“一路走来,让您如此坚持的信念是什么呢?”


医学是人学,所以一定要时时考虑患者利益,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觉得我们作为医生,特别重视保护每个患者利益,提供有价值导向的医疗服务。第一,用最好的证据和经验和尝试,为每一个患者力争最好的治疗效果;第二,我们要千方百计的不管是电生理,还是医学康复做好流程,让每一个患者就诊治疗的过程,感受到便捷,温暖;第三,最好用合理的成本让病人获益,这就是我的信念。”


“我还注意到了美国全科医生制度,与中国现行的专科医生、亚专科医生模式,无论是哪种模式,要想成为合格的医生,医学素养必不可少。您认为一名心内科医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心电生理专家?”


“我经常说医生看的不仅仅是疾病,看的是人生,双心医学是叙事医学,你要跟患者有真的情感交流,你才知道他的疾苦从何而来;所以一定要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只有在危重病人的床旁渡过足够的不眠之夜,才能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医生

创建学术平台 打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陋习

“您不仅普及、推广各项新技术、新理念,还为我国冠心病领域培养了大批人才,在这一过程中,最让您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


“一个医生再忙再累,技术再好,不可能治疗那么多病人,一定让大量的年轻人,无论是去学习,还是从各地来进修,都要让大家学会并推广这项技术。93年,我在朝阳医院,那时候培训都住在居民楼的地下室,我们也不收费,来三天的也欢迎,学一个月走的都可以,就是尽量让进修医生有机会进入手术室能够观摩学习这个技术,我觉得这比我一个人学习技术更有成就感,更有价值。我们国家的各项技术就是要彻底打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陋习。”


“我本人也从事临床工作已经超过二十年了,如果回头看,我会劝我的学生,你应该先读学术型的,具备一定科研能力之后,再回归临床,我们成长不要太着急,给自己多元的训练。那么您面对学生时,觉得他们应该怎样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的选择跟你恰恰相反,我带了这么多学生,知道他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认为一个合格的临床医生是童子功,未来的发展要结合个人的兴趣,如果你适合做科研,那么可以选择走向科研学术的道路;如果你要做临床医生,可以从专业硕士做起,聚焦临床和实践经历。”


“最后,您对青年医生有什么期望或者是经验建议是可以分享的?”


锲而不舍,这四个字就足够了”。


一场两代医者的生动对话,回答了广大中青年术者对于医学、成长的诘问,映照出了中国心血管病防治之路。这条前行的路上,有前辈泰斗的谆谆教诲,有中青年专家的勇往直前;也有翘楚新秀的初心不变,中国医者的精神在言传身教中传承,在合作交流中奋进。

跋山涉水,步履不停;

山高水长,映照初心。


相信,伴随着胡大一教授与魏薇教授的精彩对话,会为更多临床术者、科研专家提供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积累更多经验,注入更坚定的医者精神与信念


阅读数: 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