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C 2024|携手共庆意大利科学节,助力中意两国心血管疾病科学教育与研究交流行稳致远


中国与意大利,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70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沿着“丝绸之路”到访中国,这一历史性的旅程,打开了中意两国互相了解的窗口。进入当代,中国和意大利两国之间的合作交流更是遍布各个领域,成果丰硕。

2024年4月11日,一场中意携手的合作庆典——意大利科学节暨中国-意大利心血管疾病科学教育与研究合作庆典在第25届南方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成功举办,为中意友好交流的故事,再次书写了属于心血管疾病领域崭新的篇章。



共同庆祝,源于彼此认同



意大利共和国驻广州总领事馆Valerio De Parolis先生介绍了“意大利科学节”的由来和背景。“意大利科学节”设立于2017年4月15日,是意大利天才和创造力的象征,而中国和意大利一样,也是天才和科学家的故乡,两国之间的对话和合作是取得更大成果的关键。相信此次活动的举办将加深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和意大利在医学培训和科研等领域的交流,促进中意两国医疗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合作进步。



其实,早在2017年,广州与意大利帕多瓦就缔结了国际友好合作交流城市的关系,自此,两市的交流合作不断加强。

2023年,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签署了《备忘录》,全方位开展心血管疾病领域临床、科学研究、国际交流、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此次庆典活动的举办,是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与帕多瓦大学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友谊的进一步升华,更是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的一次“同频共振”。

正如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陈寄梅教授所说,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与意大利的合作是源于对彼此的信任和认同,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市的交流合作更加闪闪发光,友好情谊更加紧密相连。而此次活动的举办,再一次搭建起双方互相了解的桥梁,必将为进一步加深两国关系铺平道路。



中意医学互通,文明互耀


作为东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中国与意大利都是伟大的国家,同样拥有璀璨的历史和文明,意大利有家喻户晓的达芬奇和伽利略等科学家和艺术家,中国也拥有孔子这样享誉全球的教育家。

“所以两国之间需要共同努力,互相学习,在医学交流上,也应交相辉映,互相闪耀。”

荆志成教授通过同一张张照片的展示,带领大家回顾了20年来他和意大利心血管领域合作的历史,并以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壁画《雅典学院》作为演讲最后的展示页。

《雅典学院》描绘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举办雅典学院的逸事,画作中,哲学、数学、音乐、天文等不同学科领域的文化名人汇聚一堂,正如今天这样,外科医生、心脏病专家、药理学科学家齐聚一堂,为科学研究开展合作。


“我相信,我们都是理想主义者,我们应该为科学研究、为我们的友谊、为我们的病人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荆志成教授最后呼吁道。



此外,帕多瓦大学Sabino Iliceto教授也在活动中介绍了中国和意大利合作医学教育的十五年历程,李氏大药厂Benjamin Li药学博士则分享了中国与意大利医药领域的合作交流,呈现了一场中意两国文化、医学、教育相互交织的思想盛宴。



活动的最后,在现场所有专家见证下,帕多瓦大学Sabino Iliceto教授向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赠送了图书,为此次盛典画下了圆满句号。


文化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当前,国内外医学机构之间的对话,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成为医学交流的核心。下一步,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将紧抓中意两国友好交流的发展机遇,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搭建更多交流平台,探寻更多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向,为两国心血管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携手续写中意交流新篇章。

阅读数: 21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