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6日-8日,2024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在美国亚特兰大举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陈晓平教授带领团队参与本次会议,并有四项研究被大会接收进行现场交流。
陈晓平教授团队在ACC会议现场
研究一
陈晓平教授团队于国内牵头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比较清晨和睡前服用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天舒平)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控制的影响》
The effects of Olmesartan/amlodipine administered in the Morning or At Night on nocturnal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in patients with mild-moderate essential hypertension(OMAN Trial)
夜间血压升高与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密切相关,然而,有效控制夜间血压、恢复血压昼夜节律是高血压治疗中的难点。高血压时间治疗学或是一种优化血压控制的有效策略,但既往研究清晨或睡前服药对夜间血压控制是否存在差异的研究结论不一,导致临床实践存在困惑。
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开放标签、平行设计,纳入未接受降压治疗或停用降压药2周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基线时,所有患者均接受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ABPM)和诊室血压测量(OBPM),并随机分为清晨服药组(06:00-10:00 AM)和睡前服药组(6:00-10:00 PM),患者每天服用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1片(天舒平,20/5 mg),持续4周。每4周随访一次,直至12周。期间根据ABPM和OBPM结果调整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的剂量。第一次随访时,血压未控制的患者用药剂量增加到1.5片,若4周后血压仍未控制则剂量增加到2片。
OMAN试验共纳入720名患者,平均年龄55.59±10.72岁,45.2%为女性;截止本次会议召开,555人完成了12周随访并被纳入分析(随访仍在继续)。第12周时,与清晨服药组相比,睡前服药组患者的夜间收缩压(组间差异-4.09mmHg,95% CI -6.90 to -1.27)和舒张压(组间差异-2.51mmHg,95% CI -4.29 to -0.73);以及清晨收缩压(组间差异-5.02mmHg, 95% CI -8.56 to -1.48)和舒张压(组间差异-5.21mmHg, 95% CI -7.71 to -2.72)较基线降低更显著;夜间血压负荷降低。清晨服药组患者中非杓型血压或反杓型血压比例从54.7%下降到50.6%(P=0.33),睡前服药组患者非杓型血压或反杓型血压比例从61.9%下降到44.6%(P<0.001)。两组夜间低血压(<100/60 mmHg)的发生率没有差异。
该项研究发现,相较于清晨服药,夜间服药可以更好地控制夜间血压及清晨血压,纠正非杓型及反杓型血压节律并且不增加夜间低血压及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是一种优化血压控制,尤其是夜间血压控制的合理策略。该研究为高血压时间治疗学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时间治疗学的应用和夜间高血压管理,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研究二
《世居高原地区的未经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表型及其与血红蛋白浓度的相关性》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phenotypes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in untreated hypertensive individuals permanently living in high-altitude areas
陈晓平教授团队在POSTER会场进行交流
迄今高原地区高血压研究多侧重于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或急性高原暴露后血压变化特征。极少针对世居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诊室外血压监测研究,且尚未见血红蛋白浓度与动态血压参数的关联性报道。该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纳入342例世居高原3000米以上,动态血压确诊且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排除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度以上贫血及明诊断为继发性高血压者。研究发现世居高原高血压患者夜间高血压占比达90%以上。与血红蛋白≥160 g/L的患者相比,血红蛋白<160 g/L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收缩压负荷较高,昼夜收缩压下降率<10%的比例更高;平滑曲线拟合及两分段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与上述夜间收缩压参数的关系存在阈值效应,其拐点值为160g/L。最后在血红蛋白<160 g/L的世居高原高血压患者中,利用多因素逐步回归证实血红蛋白与夜间平均收缩压和昼夜收缩压下降率显著相关。
该研究提示,世居高原高血压患者中夜间高血压十分常见,接近90%的患者合并夜间高血压,应重视、积极推广诊室外血压监测在高原地区应用。为了适应高原低压低氧环境,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在一定范围内代偿性增生可增强机体的携氧能力,然而较低的血红蛋白浓度可能削弱机体对夜间缺氧耐受,导致交感神经激活,从而介导夜间血压水平升高。因此在血红蛋白相对较低的世居高原高血压患者中夜间血压的评估更为重要。
研究三
《世居高原地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精氨酸代谢与动脉硬化》
ARGININE METABOLISM AND ARTERIALSTIFFNESS IN HIGHLANDERS WITH HIGHALTITUDE POLYCYTHEMIA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常见的由于长期暴露于高原环境引起的慢性高原病,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红细胞大量增殖、血红蛋白浓度明显升高、血液粘滞度增加、血流淤滞及微循环功能障碍,进而可损害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对于长期居住在高海拔的个体,男性HGB≥210g/L,女性HGB≥190g/L即可诊断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动脉硬化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主要表现之一,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加速将导致机体过早的出现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目前,在世居藏族高血压人群中,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否会加速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进展尚无报道。
本研究招募世居生活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藏族高血压人群,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高血压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者作为病例组,高血压合并血红蛋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匹配分析后探讨世居藏族高血压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对动脉硬化的影响,并通过代谢组学手段探究世居藏族高血压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与高血压合并血红蛋白正常患者的代谢途径改变及血浆差异代谢物与动脉硬化的关联性。研究发现,高血压合并高红患者的精氨酸/脯氨酸代谢和精氨酸生物合成通路发生改变,精氨酸代谢紊乱是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加速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代谢机制。本研究为高原地区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考与方向。
研究四
《血管平滑肌细胞中C/EBPβ激活促进高脂血症诱导的表型转变和动脉硬化》
Activation of C/EBPβ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promotes hyperlipidemia-induced phenotypic transition and arterial stiffness
陈晓平教授团队与会场专家交流中
动脉硬化是一种以动脉弹性丧失,血管收缩/舒张能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血管病变。既往研究表明,动脉硬化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可独立预测心血管风险,作为潜在干预靶点,动脉硬化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的主要诱因之一,但高脂血症引起动脉硬化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是一种在巨噬细胞中高表达的转录因子。先前的研究表明C/EBPβ表达水平上调会增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吞噬和炎症释放功能,这提示C/EBPβ可能是调控收缩型VSMCs向类巨噬样表型转化的关键分子。为了进一步探究C/EBPβ在VSMCs的表型转换及在高脂诱导动脉硬化中的作用和机制,并进一步寻找动脉硬化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团队开展了此研究。
该项研究从细胞、分子、动物、人群多层面开展了相关工作,主要结论如下:1.C/EBPβ是介导高脂刺激VSMCs由收缩表型转为类巨噬细胞表型的重要调控因子;2.C/EBPβ是促进高脂诱导动脉硬化的重要分子,该作用可能与C/EBPβ调控VSMCs的表型转换相关;3.C/EBPβ调控的下游分泌因子PDGF-CC与自然人群中的动脉硬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此项研究发现了高脂血症引起动脉硬化新的分子机制,为动脉硬化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可能用于动脉硬化的临床治疗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