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生命罹患
恶性心律失常
凋谢随时发生
北京专家
心系患者
创新手术方式
让青春重新绽放
“21岁,家住邯郸,多次突发性晕厥,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希望能解除病症……”在北大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诊室里,心律失常科主任李学斌正在细致询问这名年轻女患者小戚的情况。
经多方了解,小戚与家人得知北大人民医院李学斌教授擅长心律失常诊疗,是国内知名专家,现在还定期在石家庄出诊。在“家门口”就能看北京名医,不用再远途奔波,小戚一家开心不已,立刻预约前来北大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
细致问诊后,李学斌主任认为小戚可能是患上了一种少见的恶性心律失常疾病——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LQTS)。这种疾病的患者在运动或情绪波动较大时,易出现心律不齐,导致心脏供血功能异常而引发晕厥等情况。完善相关检查后,结果证实了李学斌主任的判断。
但传统的ICD植入是将导线通过静脉血管植入心脏内,发生静脉通路并发症风险较大,还可能影响患者心功能等。同时,受脉冲发生器本身寿命影响,随着时间推移,故障率也会增加。年轻的患者在电池耗竭或者电极出现故障时,还得重新接受植入手术。手术次数的增加也增大了发生囊袋感染、血管并发症甚至死亡的风险。
为了让整个手术过程更加“舒适化”,李学斌主任邀请麻醉科团队一起制定针对性手术方案。麻醉是保障手术安全实施的关键环节,并直接关联着患者舒适化体验,选择何种麻醉方式非常重要。选择局部麻醉,则麻醉区域有限,疼痛感明显,体验感不佳。通常是选择全麻,但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呢?如何更有益于患者呢?麻醉科杨艳超副主任、马朋羽副主任医师等迎难而上,仔细研探各种可行的麻醉方案,最终借鉴北大人民医院麻醉科冯艺主任团队的胸外科手术麻醉方式,创新性提出胸椎旁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的麻醉方案,以保障患者安全及舒适度。
手术当天,在创新性麻醉方式的保障下,小戚S-ICD植入顺利,术中诱颤后低能量转复成功,整个手术仅花了30分钟。小戚围术期全程没有感到明显疼痛不适,安返病房,经过精心护理,已回家休养。
此次以创新麻醉方式实施S-ICD植入术填补省内空白,更是两家“人民”医院携手的成果。同名“人民”,两家医院始终践行“人民医院为人民”的理念,不断创新医疗技术,积极提升百姓就医体验。经过一年多的合作共建,北大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已开展新技术、新项目96项,其中国内领先3项,省内领先34项,在学科建设、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等方面迈上了新台阶。患者“在家门口看北京名医”已成为常态。
心律失常科李学斌专家团队
心血管内一科(建华)吴志红专家团队
吴志红:心血管内一科(建华)主任,主任医师。石家庄市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委员,河北省老年医学会心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团队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肺血管疾病等的诊治,心血管内科危重病、严重钙化病变、左主干病变以及慢性闭塞病变等复杂冠脉病变的诊治,开展心脏支架置入术,起搏器/ICD置入术、射频消融术、冠状动脉旋磨术、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手术、左心耳封堵术等。
心血管内二科(建华)陈浩专家团队
陈 浩:心血管内二科(建华)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复杂冠脉介入俱乐部(CHIP)成员,河北省心律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团队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肺血管疾病等以及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全系列起搏器/ICD置入术、应用三维技术完成射频消融术等。
心血管内二科(范西路)陈素欣专家团队
心血管内科(方北)陈勤聪专家团队
陈勤聪:心血管内科(方北)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河北省胸痛中心联盟预检专家,河北省健康学会心血管病管理分会常务委员。
团队擅长: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各种复杂心律失常的临床和介入诊疗,熟练掌握室上速、房速、特发性室速、频发室早、房颤射频消融术、单双腔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ICD、CRT-D植入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