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丨锦江电子PFA系统上市后全国首批房颤脉冲消融治疗手术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成功开展

3月29日,锦江电子脉冲消融系统上市后,全国首批三维介导下房颤脉冲消融治疗手术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成功开展,标志着脉冲电场消融正式应用于我国房颤导管治疗领域,同时这也是我国心律失常导管治疗领域中的又一重大突破。


手术概况

此次房颤脉冲手术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主任傅国胜教授的领导与支持下,由蒋晨阳教授领衔,与程晖教授、丁华永教授、瞿小龙教授共同完成,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患者为男性,74岁,阵发性房颤,手术全程在LEAD-Mapping®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采用局麻的方式进行,手术总体时长约100分钟,左房内导管操作时间约40分钟,消融后观察30分钟,X射线曝光总时长约330秒,且左房内导管操作未再使用X射线。

术者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进行了左房建模并同步进行基质标测,随后在三维标测系统的指导下,术者调整好Pulsed FA®环形脉冲消融导管位置至右侧肺静脉口部后,发放脉冲进行消融。初始位置消融后再旋转消融导管数次并发放脉冲消融,完成全部右侧肺静脉口部的电隔离工作,共计放电17次,耗时约5分钟。完成全部右肺静脉口部的电隔离工作后,再在右肺静脉前庭处施以大环隔离,并在右侧肺静脉内外起搏下验证成功实现双向阻滞。

完成右侧肺静脉隔离后,进行左侧肺静脉隔离,顺利完成左肺口部电隔离后,再行左肺肺静脉前庭大环隔离,并在左侧肺静脉内外起搏下验证成功实现双向阻滞。

患者在局麻下进行手术,全程清醒,和术者始终保持清晰、及时、有效的交流,使术者全程掌握患者的实时感受,提高了手术安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导管室运转效率,降低了科室间的沟通成本及患者的经济负担。



术后访谈

安全、高效、简单,助力我国房颤导管介入治疗未来发展

此次锦江电子脉冲电场消融系统房颤临床应用得到了专家高度肯定,同时专家也对脉冲电场消融在中国的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蒋晨阳教授表示:“我们试用锦江电子环形PFA导管消融房颤,初步感受是该设备操作方便,三维模型稳定,消融速度快,急性期终点明确,术中病人的膈肌刺激和干咳等不良反应小,能满足目前清醒镇静条件下的临床需求。期待上市后中长期的临床结果。房颤进入节律控制时代,衷心祝愿国产企业锦江电子茁壮成长,为更多的房颤病人提供维持窦律的安全、高效、舒适和有效的工具。”



程晖教授表示:“非常荣幸成为锦江电子PFA系统上市后全国首批房颤脉冲消融治疗手术的术者。对于今天的手术,个人感受手术流程流畅,锦江电子PFA系统结合了三维标测系统,导管操作全程可视,同时在ICE助力下定口精准。患者在局麻下进行手术,全程清醒可耐受,没有明显的咳嗽等不良反应。脉冲电场消融技术相较于目前主流消融技术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传统消融技术相比门槛更低,更容易被更多术者掌握,必将造福更多的中国房颤病人。”


锦江电子脉冲电场消融系统

房颤治疗“心”选择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患者基数大,可能导致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何安全、有效的开展房颤导管消融手术一直是困扰临床的痛点之一,而脉冲电场消融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通过瞬时的高电压脉冲电场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有效地阻断异常激动的传导路径,从而恢复正常心律。与传统的射频消融或冷冻球囊消融相比,脉冲电场消融具有手术更加安全,消融效率更高,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

锦江电子脉冲电场消融系统由LEAD-PFA心脏脉冲电场消融仪及Pulsed FA一次性使用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组成,是国内首个获得NMPA上市批准的PFA产品,同时也是首款全磁定位三维介导下的脉冲消融产品。锦江电子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在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具有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不改变现有麻醉方式、病人感受好等优势,为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手术提供了新的选择。
  • 锦江电子脉冲电场消融系统高度集成同平台三维标测系统,实现一根导管完成整个手术的建模、标测、消融、验证等步骤。导管操作全程可视、可追溯,X射线曝光量少,手术流程更加简单和顺畅,为进一步提高房颤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Pulsed FA脉冲电场消融导管采用环形头端设计,符合现在大多数医生的操作习惯,医生能快速掌握操作要领,几乎没有学习曲线。

  • 特有的专利脉冲波形,使得房颤手术可在局麻下开展,几乎没有肌颤反应,患者体验良好。


阅读数: 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