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瓣·全生命周期管理|邵逸夫医院钱希明教授团队完成一例VIV经心尖TAVR:主瓣置换术后5年+外周入路困难,免受二次开胸风险
#全生命周期管理 #独家瓣法 #杰出妙计 #其他精彩内容

从高风险到中风险,再到低风险患者,随着TAVR适应证不断拓宽,对于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的治疗决策不再仅考虑单次住院的结果,而是应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

“全生命周期管理”(Lifetime management)理念——以患者最大获益为基点,术者需要综合考虑手术风险、瓣膜耐久性、患者解剖结构、冠脉通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终生管理策略。而杰成J-VALVE作为NMPA 获批,拥有主动脉瓣反流和狭窄双适应证的介入瓣膜,其短瓣架设计、可活动定位件设计所实现的自动交界对齐、经心尖路径与该理念相契合,在患者各阶段的瓣膜管理策略中发挥着独特优势。


本例术者:钱希明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病例关键词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5年,

人工瓣膜衰败伴明显狭窄

多重合并症

外周入路通过性较差

病例介绍

患者为72岁男性。

主诉:“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术后5年余”入院。既往冠心病病史6年,阿尔兹海默症病史3年,糖尿病病史1年,脑梗死病史1年,消化道出血10余天(怀疑直肠CA)。

心脏超声提示:主动脉瓣位生物瓣轻度瓣周漏,流速增快,压差增高,考虑人工瓣狭窄;Vmax 4.24m/s,Pmean 45.2mmHg,LVEF 75.8%;双房稍大,三尖瓣反流(轻度),二尖瓣反流(轻度)。

术前CT评估

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术后,原生物瓣金属环周长折算内径20.5mm,外径23.3mm,瓣架高度13.4mm;组织稍增厚,未见明显钙化。

流出道平均径为25.1mm,窦部43.1×24.0mm。
窦管结合部38.1×36.4mm,升主动脉34.7×36.9mm。
心尖入路夹角:129°,主动脉-二尖瓣环角度41°。

LV舒张期86.6×38.2mm,侧壁厚度10.5mm,心尖部厚度9.9mm。

左冠高度LCA 14.8mm,右冠高度RCA 19.5mm。

术中投照角度。

主动脉弓部直径及钙化情况。外周入路通过性较差,可能无法通过。

穿刺点选择,推荐第六肋上缘。

全生命周期管理手术策略

从手术风险考虑,该患者为人工瓣膜术后衰败,同时有多重合并症,若行二次开胸手术风险较高,选择进行TAVR。瓣膜选择方面,患者原植入瓣膜,内径测量为20.5mm,选择J-VALVE 21#瓣膜植入VIV,23mm球囊进行前后扩。
手术的主要难点在于对人工瓣膜位置的确定,通过术前CT及术中食道超声影像对人工瓣膜位置进行了精确定位;此外,患者心尖入路夹角为129°,保持输送系统的同轴性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对于主动脉瓣中瓣的患者,瓣膜位置释放深度可同通常处理反流时释放的深度保持一致,此类患者的造影角度可参考Type 0型的患者角度,应注意瓣角的分布。

手术过程

术中食道超声确认原瓣膜植入位置。

食道超声可见主动脉瓣瓣叶活动度差,测量原瓣膜直径22.2mm。

短轴、长轴方向。

食道超声测量,Vmax 406m/s,Pmax 66mmHg,Pmean 34.5mmHg。

术中DSA影像

以原植入瓣膜瓣角的位置,中间瓣角在后的位置做造影。

进行23mm球囊前扩,将球囊两端标记点的中间位置置于原植入瓣膜的中间位置。

造影确认定位件已入人工瓣。

食道超声测量植入位置。

瓣膜贴合良好,无明显瓣周漏,流速压差显著改善,Vmax 324m/s,Pmax 41.9mmHg,Pmean 21.3mmHg。


本例患者为主瓣置换术后瓣膜衰败,高龄并且有多重合并症,二次开胸手术的风险高,同时存在外周入路通过性较差的挑战;在此情况下,经心尖途径的J-VALVE瓣膜为此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不仅成功避免了二次开胸的风险,而且在患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稳固地守护了他们的“心门”。

阅读数: 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