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开幕式上吸引了大批知名心血管病专家,他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和分享脑卒中防治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创新方法和技术进展。这次会议不仅突显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在我国的重要性,更对心血管内科医师队伍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领导致辞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开幕式上,由大会执行主席、上海卒中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毅刚教授担任主持,大会主席、上海卒中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院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徐亚伟教授,上海卒中学会会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董强教授分别发表了精彩致辞。
葛均波院士:以疾病为中心构建综合治疗新模式,共同推进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
葛均波院士在致辞中首先回顾了上海卒中学会的创立初衷,并强调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性。他明确指出,传统的内科外科界限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疗的需求,必须以疾病为中心,整合各方资源,形成综合治疗的新模式。这种模式需要各学科的医生共同参与,打破学科壁垒,形成合力,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治疗方案。
同时,葛均波院士还大力倡导跨学科合作,他强调心血管内科与神经科应携手并进,在预防卒中的上游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在控制血压和预防房颤并发症方面需付出更多努力,共同为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注入新的动力。
王建安院士:跨学科合作在推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
王建安院士在致辞中积极肯定了“泛血管治疗”理念,并分享了他个人对卒中认知的演变。他指出,通过TAVR手术的经验,他对卒中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认识到卒中是一个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的复杂疾病。王建安院士强调,卒中与心血管领域的交叉研究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探索未知领域,还能推动科学研究、解决临床问题。最后,他呼吁与会专家紧密合作,共同努力将“泛血管治疗”理念付诸实践。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一理念将引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革命性进步。
霍勇教授:以多学科合作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霍勇教授在线上致辞中,着重强调了心血管疾病和卒中防治的重大意义,并提倡实施多学科协同合作,以构建高效优质的医疗体系。他对葛均波院士在推动心血管疾病各个中心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期待本次上海卒中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的深入探讨,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助力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最后,霍勇教授期望本次会议能够为学科发展和疾病防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为建设健康上海、健康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徐亚伟教授:加强多学科合作,推进卒中预防工作,助力“健康中国行动”
徐亚伟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心源性卒中作为一种重大心脑血管疾病,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为预防和治疗心源性卒中做出更大贡献。他特别提到了通过心脑血管领域的合作来实施防治行动,支持“健康中国行动”,改善上海市乃至全国的脑卒中预防和救治服务,提高脑血管病的控制水平和卒中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实现心脑同治、预防卒中的目标。
董强教授:倡导心脑共治理念,期待各学科在卒中防治上发挥更大作用
董强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上海卒中学会作为一个新兴学会在卒中防治领域的重要作用,以及心血管、神经科等多学科携手合作的不可或缺性。他进一步阐释,卒中防治并非仅限于神经科的职责,而是一项需要多学科共同担当的系统工程。董强教授积极倡导心脑共治的理念,并对上海心血管领域的同仁表示衷心感谢,以及肯定上海卒中学会在公众宣教方面的投入和努力。展望未来,董强教授殷切期望各学科能够在卒中宣教及医疗流程优化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共同为防治卒中贡献更多力量。
授证仪式
聚势赋能,引领新篇
▼▼▼
在开幕式上,一个备受瞩目的环节是WATCHMAN FLX左心耳封堵术全球带教专家授证仪式。仪式由上海卒中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卜军教授主持,葛均波院士、王建安院士、李毅刚教授以及徐亚伟教授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张俊峰教授,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陈维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威教授、张澎湃教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陈发东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张旭敏教授、余金波教授授予了荣誉证书,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授证专家们在房颤卒中预防事业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们个人专业成就的肯定,也是对整个卒中预防领域发展的一种鼓励和激励。
高峰论坛
名家云集,论道领域前沿热点
▼▼▼
开幕式致辞之后,大会进入高峰论坛环节。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上半场主题讲座汇聚了国内顶级医学专家,共同探讨脑卒中防治领域的最新进展。首先,王建安院士为我们深入解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与脑卒中”的前沿研究,分析了TAVR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率与多种因素的关系,指出尽管脑保护装置对TAVR术后显性卒中无显著影响,但在高危患者中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接下来,霍勇教授带来“H型高血压与中国脑卒中防治”的专题分享,探讨高血压与脑卒中之间的紧密联系及其防治策略。此外,董强教授为我们展现“新角度认识隐源性脑卒中的抗凝”的独到见解,提供全新的视角来认识和处理隐源性脑卒中。徐亚伟教授聚焦“房颤合并心衰治疗新进展”,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最后,李毅刚教授带来“房颤导管消融及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治疗的现状与进展”的精彩报告,为我们展示房颤治疗的创新技术和发展方向。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下半场主题讲座多位专家演讲涵盖了心血管领域的多个方面,为听众提供全面的学术视野和深入的思考空间。首先,卜军教授带来了一场题为“CTA/DSA-CBCT 影像融合在心脏病介入术中的应用”的讲座,深入探讨了这种影像融合技术在心脏病介入手术中的实际应用、优势、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接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宿燕岗教授分享“无导线起搏器中国专家共识”,详细介绍了无导线起搏器的最新进展和中国专家共识,为与会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参考。随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文志教授解读“PAR 经股动脉TAVR中国专家共识2023”,围绕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临床应用与专家共识展开讲解,为与会者提供宝贵的学术资源。此外,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秦永文教授介绍“可降解封堵器的前世今生”,全面梳理可降解封堵器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为与会者呈现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最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车文良教授带来“DCB在ACS患者中应用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的讲座,围绕DCB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展开深入探讨,分享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