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葛均波院士:论医学创新的正确打开方式



点此亲启


亲爱的心血管同道们:

新年好!

新春岁首,无处不新。

新春与创新,有着微妙而有趣的联系,同样都代表着生机、活力和新的开始。

创新之道,惟在得人。创新,是每名医生的夙愿,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实现这个愿望。

基于此,在渴盼新年胜旧年中,严道医声网以CCI创新学院第八期首站课程内容为主,特别推出《创新》系列文章,为所有敢想敢干,对创新有意愿的医生们,捎去一封封“春日来信,以创新,贺新春。

回望创新简史,讲述创新之源,介绍创新范式,展望创新路径……

字字珠玑,见字如面,希望让创新不再是神秘行为,把创新的种子播撒到更多人心中,等待生根发芽,期待叶茂根深。

且前行,莫踟蹰,因为山高有行路,水深有渡舟。

2024,让我们满怀热爱,奔赴下一年的创新山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葛均波院士





作为一名“身兼数职”的医生,你是否曾经有过从事医疗器械创新的念头?


万众创新的年代,医生作为临床问题的发现者、临床需求的提出者和临床器械的使用者,以及日常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培养出来的科学思维,理应是天然的创新者。不仅如此,医生从事医疗创新,一方面能在解决临床痛点的同时为患者带来性价比更优的产品,另一方面,也能开拓职业生涯的另一种可能。


加之近些年国内医工融合创新发展新生态逐步建成,今天的医生开展器械创新似乎已并非难事。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葛均波院士以《心血管创新简史和心血管创新展望》为题,为广大学员揭晓了医生从事医疗创新的正确打开方式。





医工结合

不仅仅是医与工的结合


诚如上文所言,医生想要做创新,很难不通过医工结合。


近年以来, 医生和医疗机构相关的医学创新转化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以临床为导向的医学创新转化和医工融合逐步成为大家的共识,政产学研资等创新要素正在形成合力,医学领域的创新生态链初步构建。

然而,人们构建创新生态链的意识却是由一例例发人深省的现实事件而来。
以众所周知的浙江大学原副校长褚健和清华大学教授付林的“事件”为例,在为所有创新者敲响警钟的同时,也再次表明,没有法律法规做保障,创新是搞不起来的。


葛均波院士强调,创新不仅仅是创新者的事情,所谓医工结合,并非是字面意义上单纯的“医”与“工”结合,而是与相关的高校(医院)、企业、政府、法律政策等多方平台相互结合。医生做创新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医学创新转化之路道阻且长。每一个参与者对医学创新转化相关问题、痛点和局限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清晰的判断,不能单方面的想当然。



我国心血管创新背景


褚健与付林的事件说明了医生从事创新并非想当然,应该从长远出发,看到医工结合创新背后政产学研资法等点点因素在其中占据的作用与影响。所谓三分天注定,看清这些事物运行的本质之后,创新者更应该知道创新同样与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趋势有关,在恰到好处的时间做恰到好处的事情,往往也能让创新事半功倍。


那么放到现实世界中,我国心血管创新现状如何?



从宏观来看,我国市场增速是高于全球水平的。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医疗销售规模为5304亿元,复合增速为20 %左右,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可见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产品普及与升级换代需求并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器械与药品市场份额比约为1:3~4,而发达国家则约为1:1;医疗器械产业全球市场份额发达国家约占72%,而中国约为14%,这也体现出国内医疗器械产业仍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另外,近些年国家也在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并重视医疗器械创新,促使我国医疗器械国产替代率逐步提升,尤其在心脏封堵器、脑膜、监护仪等领域国产替代程度较大。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各地结合区域内人力资源和产业实力,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环渤海湾产业带,为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赋予了重要能量,并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医疗器械注册。2007年~2016年期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总量大体呈稳步增长趋势,只有2015年受新法规实施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明显下降。

“所以说,只要我们有完整的体系和健康的生态,就会实现创新增长。”


然而,尽管国内创新在数量上有所增长,但在质量上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距离,特别是具有产业战略高度的持续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差距巨大。


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医疗创新整体能力较低,中低端产品多,仿制及改进产品多,原创产品较少。另一方面,则是国内医疗创新研发投入不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整体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占比位1-2%(医疗器械位3%);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则在15-18%(医疗器械为15%以上)。同时,国内还一直缺乏相应的创新体系及配套政策,大多为企业独自完成从创新到产业化的全部过程,且成功率低;并且缺少创新中介服务,社会资本与产业也难以高效对接。


不过心血管领域的投资交易金额及数量仍然是行业热门。不仅如此,从论文发表和专利的申请情况来看,心血管介入领域的研究热度快速上升,各类型支架中,可降解支架的增长趋势明显,除企业之外,医学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等,是介入器械创新发展的另外一股重要力量。



当你只有一个创新产品的时候

尽量不要去开公司


尽管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整体呈向上趋势,医工结合的环境大好,但对于那些想要从事医疗器械创新的医生们仍然需要警醒一个道理:优秀的临床医生常有,但优秀企业家却难得。


所谓隔行如隔山,从一名医生跨越到企业家同样并非易事。不仅如此,医生成立科创公司前应该考虑清楚,自己所研发的创新产品是否足以支撑起一家公司或者一个商业模式;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自己和团队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为其中的时间和资金成本买单。


葛均波院士在讲课中则以自己耗时15年研发xin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的故事,告诫在场学员:“当你只有一个创新产品的时候,我劝你还是尽量不要去开公司。”


众所周知,PCI手术植入金属支架后,由于金属材质不可降解,长期异物会对血管慢性炎症产生刺激,导致每年有3-5%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或支架内血栓形成。2010年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就曾在JACC上在线发表的个案:有位56岁的心脏病患者在过去十年间曾接受28次介入治疗,累计植入了67个支架。


“为什么会这样?唯一的原因就是支架研发的过程中材料问题一直没被解决。”


带着自己从回国之初就已酝酿的“可降解支架”的创新想法,及对传统药物支架设计缺陷导致内部化不全和致死性血栓形成主要原因的分析结果,2005年,葛均波院士决心带领团队投入到可降解支架的研发当中。从申报专利、动物试验、通过OCT随访对比可降解支架与传统支架疗效上的差别,到2013年9月完成首例人体植入,产品的研发才告一段落。


可是xinsorb作为国内首款可降解支架,其临床随访方案没有先例可言。通过之前在动物试验中观察到,可降解支架一般会在3-4年完全降解,于是葛均波院士与伦理委员会沟通,希望能延长的随访时间和给抗血小板药物时间,确保客观公正的观察可降解支架的疗效。而在这一期间,伦理委员会就曾就临床试验延长过程中所超出的药物应由谁来负责的问题进行过商讨。


此后,又是一段漫长的随访时间,直到 2020年3月4日,xin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上市。


“团队里面有的人刚开始和我进行研发工作时还是个研究生,产品上市之后都是博士生导师了。”葛均波院士感慨道。整个产品从研发到获批上市用了15年,人生有多少个十五年,可见,一个创新产品研发过程中个人需要承受的精神压力和团队所要耗费的时间成本、物力成本。


当然,每个人在不同阶段所具备的能力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各有不同,葛均波院士的建议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但他也希望每位医生在想做创新、想成立初创公司之前应该充分的考虑清楚,也可以发挥平台作用,多交流、多采纳前人建议,理清风险再去好好做创新。



趁年轻

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前面说了这么多,不是让大家害怕创新,不去创新,而是在认清现实后仍然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


由此,葛均波院士在讲课中强调了CCI成立的重要性,并指出,经过八年的探索与完善,CCI已然形成以“医工结合”为核心,创新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为基础,器械创新、体系创新和文化创新为支撑的医疗器械创新生态圈,逐步探索出一条以临床需求为出发点的中国医生自主创新之路。


不经如此,还有过往七期已经从CCI毕业的学员们,也都在CCI的熏陶和培养下,成为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医工交叉创新型人才,如今犹如火种,分布在北京、西安、杭州、广州乃至贵州等全国各个地区,学科覆盖各行各业,星星点点,不断点燃着心血管乃至整个泛血管医疗创新的燎原之势。



有句话说,人生出彩的机会,源自全面的发展保障和有力的政策支持。


在葛均波院士看来,中国泛血管医学创新的“人生”已然迎来了这样的时刻,他指出现阶段中国医疗创新不仅有着充满潜力的市场,而且还有足够的能力来开发属于我们自己的原创产品,来为患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而在这样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机会干事业、能干成事业的时代,年轻人是最有潜力的那群人。



“我一直觉得,年轻人是最适合做创新的,因为你们比前辈们更有想法、有激情和专注力,今天时代和社会赋予了你们最好的机遇,所以年轻人们,趁年轻,想做什么就去做吧!CCI愿做助力你们腾飞的翅膀。”


——葛均波

阅读数: 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