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刘杰教授应用国产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治疗系统成功完成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一例,让一名三支病变弥漫且钙化的老年患者迎来了二次新生的机会。作为在南宁地区率先开展血管内冲击波技术的医院之一,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冠脉钙化病变的介入治疗上再添“硬核武器”,水平登上新台阶,更充分展示出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团队高超的手术技术和丰富的诊治经验。
病例简介
患者老年女性,以“反复胸闷1年余,再发伴胸痛4小时”入院,初步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冠脉造影显示
LAD开口至远段弥漫性病变,狭窄约70-85%,局部可见明显钙化影;LCX中段管状狭窄80%,远段弥漫性狭窄95%;RCA开口处局限性狭窄75%,中段局限性狭窄80%,远段局限性狭窄80%。
手术策略
患者冠脉造影提示三支病变,LAD病变范围弥漫且钙化负荷重,根据造影结果测算的LAD-QFR为0.26,提示LAD病变已经严重影响心肌血流灌注。考虑到患者慢性基础性疾病较多,术中可能产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经充分讨论后,决定先干预左冠病变,择期行右冠介入治疗。
缜密操作 高效配合
▼▼▼
6F EBU 3.5指引导管置于左冠口,沿指引导管将导引导丝送至LAD远段。考虑到LAD病变狭窄程度重、钙化影明显,因此首先使用2.0*20mm半顺应性球囊以8-12atm多次扩张LAD近中段病变处,从而为IVUS成像导管顺利通过提供条件。随后对LAD病变段进行IVUS回撤成像,可见LM末段至LAD中段弥漫性病变,局部可见270˚钙化斑块,狭窄最重处斑块负荷73%,最大直径1.84mm,最小直径1.42mm,最小管腔面积仅2.19mm²。
于是选择2.75*26mm、3.5*18mm药物支架由远及近串联植入LM-LAD病变处,支架完全覆盖病变段,并先后使用2.75*12mm、3.5*12mm非顺应性球囊行支架内后扩张,复查造影可见LAD管腔狭窄解除,远段TIMI血流3级,复查LAD-QFR为0.98,复查IVUS可见支架膨胀、贴壁良好,无边缘夹层,最狭窄处支架内管腔面积为5.32mm²,冠脉造影、功能学、腔内影像学评价均提示手术效果良好。
一位主刀术者,一位助手,安全高效地完成了手术。术后患者症状即刻得到了改善,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首先,要基于临床经验,其次,要借助腔内影像学手段。这样才能让我们在临床诊断与操作过程中,用眼睛观察、用手体验,并用IVUS、OCT等检查手段验证。如果验证的结果准确,就证明了临床目的有效地实现了,冲击波治疗已达到终点,”刘杰教授在术后分享道。
以柔克刚 敲山震虎
▼▼▼
除了本例老年患者,还有哪种类型的冠脉钙化病变患者适合开展血管内冲击波技术?
刘杰教授表示,针对钙化病变特别严重,或是通过IVUS或OCT等腔内影像学手段能够观察到明显、严重钙化影的患者,可以为其开展血管内冲击波治疗技术。“除此之外,术者应在术前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充分评估,密切关注患者主诉以及心率、血压和其他临床指标,并在术中对球囊完成充分排气。同时,可以使用较小的球囊来逐步扩张病变,让球囊准确顺利地达到预期的病变位置,也可以联合其他钙化病变处理技术,如:旋磨治疗,以高效的团队配合和组合拳式的治疗方案,实现理想的手术效果,为患者带来远期预后。”
振波球囊治疗,是处理冠脉钙化的技术革新及创新解决方案,随着“振波球囊技术”的应用,标志着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又多了一把利剑,也代表着该项新技术有望惠及更多患者,为长期以来冠脉钙化的临床介入难题,开拓了新的治疗思路。
最后,刘杰教授补充道,“血管内冲击波治疗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场景十分广阔,其学习曲线短,能够克服较多高阻力病所带来的困难。希望未来能在全国各级中心、基层医院尽快推广。”
汇聚团队力量 守护患者健康。
近年来,为满足广大患者的不同需求,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结合自身特色,紧跟学科前沿,持续推出治疗新方案、新思路,进一步提升临床诊疗能力。相信,随着本例手术的成功,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将汇聚多学科团队力量,持续打造优势学科群,以患者需求为责任,加速点亮“健康中国2030”的奋进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