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经开医院黄浪静教授团队:Shockwave处理CTO合并钙化介入治疗一例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治疗被视为难度极高的一类病变,是目前介入领域的难点,也是介入治疗技术中最具有挑战的部分,被喻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最后堡垒”。尤其是当CTO伴随钙化病变时,治疗难度将进一步加剧。应对此类高难度病变,除了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外,器械的进步也对提高CTO合并钙化介入治疗的成功率起到了关键作用。

近日,长沙经开医院黄浪静教授团队应用Shockwave血管内冲击波技术,成功治疗了一例CTO合并钙化患者,引领经开医院心内科钙化病变介入治疗进入新阶段。

手术团队照片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72岁。

主诉:反复胸闷、气促18年余,再发加重4天。

于18余年前出现胸闷、气促,位于胸骨中下段闷胀感伴心悸,于当地医院治疗,回旋支植入支架1枚,于钝缘支近中段病变处植入药物球囊1枚,前降支病变钙化严重,有旋磨治疗指征,患者无法耐受手术,待症状好转出院。4天前劳累后胸闷、气促再发并较前加重,转至我院进一步治疗。

完善检查

肌钙蛋白I 5.3ug/L,NT-proBNP 12200ng/L。

心电图:1.窦性心律 2.ST-T改变:II III AVP V4-V6下移≥0.05mv,伴II III AVF V2-V6 T波低平 3.QT间期延长。

入院诊断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Killip II级,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心律失常;肺结节;糖尿病。

CAG

冠脉造影提示:右冠、前降支、回旋支及钝缘支严重狹窄。

手术策略

患者为LAD CTO,且LAD近中段钙化伪影重;黄浪静教授与陈海夫医师讨论后认为:高压球囊、切割球囊等常规手段无法打开血管;冠状动脉旋磨术可开通血管,但容易引起冠脉穿孔,风险较高;综合考虑之下,Shockwave冲击波球囊技术更加安全可靠,建议使用此项技术对患者进行救治。

PCI过程

6F指引导管至左冠开口,交换采用SION导丝、XT导丝、XT-R导丝、PILOT150导丝经130微导管、双腔微导管至前降支远端。而后使用2.0*20mm预扩球囊、2.5*15mm高压球囊于前降支近中段钙化病变处,以16-22atm扩张血管,造影示钙化斑块处残留狭窄明显。

高压后“狗骨头症”

此时黄浪静教授选择采用2.5*12mm Shockwave IVL导管于钙化狭窄处精准治疗。IVL导管充分排气后,送至钙化病变部位,扩张至4atm触发脉冲,每组10个脉冲,一组血管内冲击波治疗后,导管扩张至6atm低压检验冲击波作用效果。过程中可见IVL球囊充盈缺损逐渐消失,直观展现了斑块重塑、血管松解。共进行4组血管内冲击波治疗后,造影示血管扩张成功。

Shockwave IVL治疗过程

最终顺序植入2.5× 33mm支架、3.0× 29mm支架于前降支近中段,造影结果满意,支架贴壁良好,血管无残余狭窄,远端血流正常。

术后造影

术者点评

对于钙化病变,常规的介入技术往往无法取得满意的预处理效果,容易发生血管夹层、穿孔、破裂、无复流等并发症,且成功率低。上述患者不仅存在钙化病变,还合并了CTO病变,精准充分预处理极为重要。本次Shockwave的使用保证了患者安全,并成功完成手术,获得满意效果,让复杂病变简单治疗成为可能。Shockwave血管内冲击波技术对钙化病变针对性强,对正常血管组织无损伤,“刚柔并济”的作用原理也避免了斑块脱落导致的慢血流、无血流,避免增加患者心功能负担;特别在分叉病变处,可以兼容保护导丝,避免边支闭塞,为复杂病变的治疗又添安全保障。


阅读数: 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