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应用国产首个冠脉冲击波治疗系统成功打通严重钙化病变患者生命通道

近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孙英贤主任团队的张海山教授应用深圳市赛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禾医疗”)自主研发的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治疗系统,成功开展一例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狭窄病变PCI手术。手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术后患者的不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手术的圆满成功,不仅充分展示出我国国产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治疗系统在应对复杂、严重钙化病变的硬核实力,更标志着我国广大临床介入医生将以更安全、更高效的国产品牌创新器械,护航冠脉钙化病变患者生命健康,守护患者新希望。

病例简介

患者为58岁男性,以冠心病收入院。

冠脉造影显示

LM远段管状狭窄50%,LAD近中段弥漫性管腔狭窄,最重处狭窄80%,可见明显钙化影;LCX近段狭窄70%,OM1弥漫性狭窄80%;RCA原支架通畅。

考虑到患者病变严重且复杂,发生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增高,经IVUS综合评估,左主干钙化严重,且钙化环最小直径达到2毫米以上,旋磨治疗预期难以充分处理。手术团队反复研判,与患者本人充分沟通后,决定拟行血管内冲击波治疗术进行预处理,震碎患者血管里的“硬骨头”。

手术过程

7F指引导管置于左冠口,将一根工作导丝送至LAD远段,另外两根工作导丝送至LCX及D1远段从而保护边支,使用IVUS对LAD病变段进行腔内影像学评价,可见LM-LAD中段弥漫性钙化斑块形成,局部钙化环弧度超过270˚,LAD最小管腔面积为3.11mm²


选择2.5*20mm半顺应性球囊、3.0*15mm半顺应性球囊、3.5*15mm非顺应性球囊及依次扩张LAD近中段病变,X线透视下可见3.5*15mm球囊膨胀不良,提示钙化负荷重,半顺应性及非顺应性球囊高压预扩张不能使钙化病变松解。

于是术者选择了赛禾3.5*12mm冲击波球囊,以4atm释放脉冲、8atm扩张病变,10个周期后可以看到球囊膨胀完全,提示预处理效果满意。

基于IVUS的测量参数,术者选择了2.5*33mm、3.5*22mm两枚药物支架由远及近串联植入LM-LAD近中段病变,并使用2.0*15mm半顺应性球囊拘禁保护LCX及D1,支架精确定位后以8atm释放,并使用3.5*9mm、2.5*8mm、3.0*12mm非顺应球囊对支架膨胀不良处进行局部后扩张,同时使用2.0*15mm半顺应性球囊对LCX及D1行对吻扩张,复查造影未见残余狭窄及内膜撕裂,远端血流TIMI 3级。

术后总结

张海山教授

本例手术我们采用了赛禾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治疗系统,冲击波球囊通过性良好,顺利达到病变位置并取得了预期的手术效果。术后结果来看,对于管腔获得和支架膨胀效果非常满意。该球囊有7种型号可供术者依据患者血管直径进行更加精准化的选择,同时能够支持100次脉冲释放,满足更多病变的治疗效果。”

破解钙化难题 迎来健康“心”曙光

▼▼▼

冠脉钙化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中非常棘手的病变,也是介入医生最具挑战的疾病之一。血管内冲击波技术的出现,为广大术者拓宽了复杂、严重钙化病变诊治的新思路,是目前唯一有效处理深层钙化的治疗技术。

2023年10月,赛禾医疗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治疗系统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该系统由LiqMagic®C14一次性使用冠脉冲击波导管和ISL100 Pro血管内冲击波治疗设备组成,通过向其冲击波导管提供脉冲式驱动电能,使其能够向外360°全周向、间歇性地输出发散式、低强度冲击波能量,进而对钙化斑块产生压裂作用,改善血管顺应性,并为后续治疗做好准备,同时对管腔内膜和正常血管组织不造成损伤。此外,该系统操作简易,单根冲击波球囊导管脉冲释放次数达100次,球囊具备7个规格型号,覆盖2.5-4.0mm,堪称国产原研产品在严重钙化病变处理领域的“佼佼者”。

相信随着赛禾医疗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治疗系统越发广泛的临床应用,能有更多冠脉钙化病变的患者因此获益,健康生活。也衷心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中心、更多术者应用创新器械,在冠脉钙化病变治疗上高歌猛进,共创我国心血管疾病精准诊治和安全诊疗高质量发展的新辉煌。


阅读数: 3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