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40余年,我国先天性心脏病(CHD,简称“先心病”)介入治疗已经历由稚嫩至成熟、由探索至创新的跨越式历程,无论是器械研发,抑或是临床诊疗的发展均已在世界范围内居于前列。值此岁月更迭之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尚小珂教授在CCCP结构性心脏病学组联合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共同举办的年度报告新闻发布会上,就先心病概述、先心封堵年度统计、卵圆孔未闭封堵、复杂先心介入、先心肺动脉高压与3D可视化现代技术等六大方面,对2023年度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最新进展作精彩报告。
先心病概述
关于胎儿先心病检出率,据中国92个产筛中心研究显示,全国胎儿先心病发病率为7.4/1,000,南部、中部、东部、西南部高于北部和西北部;室间隔缺损(VSD)占17.04%、法洛四联症(TOF)占9.72%,76.24%为心内单一缺陷;22.89%胎儿先心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畸形,18三体综合征是胎儿先心病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
先心病封堵年度统计
▼▼▼
介入封堵是当前先心病领域中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案之一。通过对比2020年至2023年4年间十家封堵器厂家的CHD封堵器植入数据(图1)可以发现,CHD封堵器临床植入数量仍呈逐年递增趋势,结合当前呈下降趋势的CHD发病率,无疑提示当前成年人群中存活的先心病患者数量仍然较多。进一步细分先心病类型可以发现,其中2023年VSD封堵器植入量与2022年基本持平;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植入量较2022年略有上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与卵圆孔未闭(PFO)封堵器植入量则均较2023年显著增长。而从整体封堵器占比角度同样可以发现,PFO已由36%上升至42%,再度提示PFO是当前先心病领域较为热门的疾病类型。
图2. 各种类型封堵器植入数据
总体而言,2023年成人先心病比例依旧很高,ASD与PFO封堵器植入量持续上升;儿童先心病诊疗则已向低龄化不断发展;参与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心内及心外科医生逐年增多;与经胸介入比例逐渐下降相对应,超声引导介入比例逐渐上升;整体患儿住院周期和介入路径趋于简化。
而在新型封堵器研发应用方面,我国仍呈稳步发展、百花齐放态势。其中,乐普可降解VSD封堵器上市后应用数量已超160例、可降解PFO封堵器上市后应用数量超140例;乐普可降解ASD封堵器、锦葵可降解PDA/ASD/VSD/PFO封堵器均处临床研究阶段;新一代Amplatzer Piccolo封堵器上市后正逐步开始推广;捍宇医疗可穿刺房间隔封堵器研究患者入组已完成;Konar-MF治疗VSD、PDA已在中东、南亚、东南亚地区开展相关应用。
卵圆孔未闭封堵
▼▼▼
图3. 国内新型PFO封堵器主要类型
闫朝武教授团队,2023年发表于Stroke的最新IMPORT研究,首次揭示了PFO相关卒中的新机制——OCT原位血栓和内膜异常(图3),引起行业内学者的共同关注。研究发现,卒中/TIA组(n=43)、偏头痛组(n=49)和无症状组(n=25)三组中,分别有36例(83.7%)、28例(57.1%)和0例(0%)通过OCT检测到原位血栓(P<0.001),71.9%原位血栓患者合并内膜异常,反之则不存在。
图4. PFO相关卒中新机制:OCT原位血栓与内膜异常
PFO相关偏头痛仍是当前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一大焦点。2023年三项假对照RCT研究——COMPETE-2研究、RELIFE研究、SPRING研究均顺利完成入组。此外,还有多项不同角度探索PFO与偏头痛相关性的研究:如动态大脑自主调节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差异、偏头痛PFO筛查率差异、RLS量与偏头痛程度相关性、PFO患者头痛患病率更高、偏头痛有无PFO的MRI区别等。期待后续研究结果的正式公布能进一步为PFO相关偏头痛的封堵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图5. PFO相关偏头痛的RCT研究
复杂先心介入
▼▼▼
图6. 异常血管栓塞与异常缺损漏口封堵的治疗选择
针对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狭窄、肺静脉狭窄、腔静脉狭窄、人工管道狭窄、体肺侧枝狭窄的血管狭窄支架成形治疗(图7),同样在2023年取得显著进步。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无论是CP支架或是Pulstent肺动脉支架植入量均显著增长。先健IBS Angel铁基可吸收支架系统,也经相关研究证实其良好的再扩张潜能及在新生儿先心病应用中的可行性。该研究(图8)发现,9例新生儿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并存活,仅有1例新生儿于术后1月死于肺炎;6月随访过程中,4例支架通畅、4例出现梗阻事件,其中1例再次行支架手术,4例接受外科RVOT手术,2例有支架部分断裂和栓塞,且外科取出的支架有不同程度的质量丢失。
图8. IBS Angel铁基可吸收支架系统最新研究成果
先心肺动脉高压
▼▼▼
同时,随着联合用药时代的正式到来,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的类型与预后同样发生了改变(图9)。相关数据表明,多种先心病中仅有ASD患者相关肺高压的比例仍在增长,而VSD、PDA等其他类型均呈下降趋势。在预后方面,随着临床联合用药、靶向用药比例的增加,患者长期存活率也较过去显著增长,提示先心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联合靶向用药策略可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图9.联合用药时代先心相关肺高压患者类型与预后均发生显著改变
3D可视化现代技术
▼▼▼
图10. 全球热议创新医疗技术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目前已进入成熟和普及,整体应用量稳步增长。先天性心脏病及肺高压病种比例逐渐发生演变,低龄和复杂化是重要的方向。卵圆孔未闭及其他小型缺损的诊断与治疗仍需进一步合理规范。新型材料与新型器械的突破不断引领着学科进步,可视化技术新模式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本文编者:尚小珂,张长东,董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