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一场手术、几代医者。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里有这样一句话:“人生的岁月里,我们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人和事,但只有那些能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孤独的人和事,才能让我们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1923年5月20日前夜的Elliot Cutler教授或许领会到了这样的“孤独时刻”,就在第二天,他将为一位12岁的女孩实施心外科历史上的首个二尖瓣狭窄交界切开术。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手术结果显而易见,他成功了。也正是这台手术的成功开展,由此拉开了瓣膜外科百年发展历史的序幕。
一块瓣膜,一把柳叶刀、几经风云。
1923~2023,恰是百年风华,从最初的闭式手术到后来的开胸直视,再到如今的体外循环,技术的革新与术式的探索在此期间不断推动瓣膜外科走向成熟,到了今天聪明的医生们不再满足于“开膛破肚”,用一根微导管游走于心腔之间,引领瓣膜介入走向新的时代。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历史的维度里,不断上演有哪些脍炙人口的故事?
时间的面纱之下,代代相传着怎样的医学精神?
跳出病房,在历史的维度里,穿越时间的长河:
观看微短片《百年“瓣膜”》或能给我们某些启示。
三大权威机构重磅打造
50余位专业人员倾情参与
▼▼▼
《百年“瓣膜”》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脏瓣膜病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吴英恺医学发展基金会与心外时空联合推出,栏目共三集,每集30分钟左右,邀请到5位业内著名专家、47位业内及业界相关行业代表发表重要观点,以访谈等形式录制而成,多层次展现行业发展及未来发展,以让更多有志于心外科的医学生、广大社会患者群体、以及关心帮助行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了解行业、认知行业并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第一集:瓣膜百年的发展简史
瓣膜手术一百年,在这一百年间,勇于挑战的先驱们不断尝试新方法、发明新设备、精进手术方案,使得这一领域在百年间发生了若干次重大的跨越,挽救了无数瓣膜疾病患者的生命。本集在各个历史阶段选取了多个有意思的故事、人物,以讲述的方式展现了瓣膜百年的发展,体现出了极为深刻的人文意义:医学发展是人类挑战不可能的过程,也是人类超越极限的精神的体现。
第二集:修复还是置换?瓣膜手术的选择
瓣膜手术以修复与置换为主,而这两种方式存在了几十年,有大量的拥簇,可以说各有利弊、不尽相同。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定论。本集主要从理念和现状两条线展开,全面阐述了瓣膜置换和瓣膜修复手术的发展过程和应用特点。从培训、价格、观念、环境等几个维度,邀请嘉宾同时展开讨论。不求得出结论,但求厘清现状,对未来行业发展提供了许多有意思的建言。
第三集:介入时代的到来——瓣膜手术前景展望
从2002年,法国医生 Cribier 首次成功开始TAVR 手术到如今,短短 20 几年,介人瓣膜领域发展迅猛,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瓣膜百年史的最后二十年,瓣膜手术重新回到“关闭”状态,这是一个轮回,又是个新的起始。本集以介入手术的发展为导线,邀请行业嘉宾共同探讨目前中国心脏瓣膜手术现状,为瓣膜领域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思考。
医学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人类对医学的探索源于对生的渴求,尽管这必将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但好在总有那么一群人愿意直面失败、向着医学的尖端一次又一次发起挑战,共同造就了今天医学科技百花齐放的图景。与此同时,在现代科学与理性的引导下,柳叶刀和尖端的科技会向更加未知的领域探索,今天的我们已经站在了正确的道路上,并且将继续奋斗。
最后,看完视频,别忘了致敬这些为瓣膜病诊疗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医生们,感恩一路走来敢于尝试的病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