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西安,不仅有雪后美景,更有学术盛宴。
2023年12月15日,由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和西安医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共同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第七届心源性卒中现代预防大会暨2023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年会,伴随着飘飘扬扬的飞雪,于西安正式开幕!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日的PFO规范化诊疗研讨会上,全球首个《卵圆孔未闭相关非卒中性疾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正式发布,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标志着我国PFO介入诊疗,迈上了规范化、健康化发展的新台阶!
开幕!
共商共享,推进心源性卒中防治发展
▼▼▼
12月15日上午8:30整,开幕式正式开始。
大会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玉顺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朱鲜阳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蒋世良教授分别进行开幕致辞。
张玉顺教授:形式创新,加强交流沟通
张玉顺教授表示,此次会议在继续秉承“规范、合作、创新、发展”的宗旨上,进行了创新性的改革,将更多时间让给与会者进行互动交流,由专家提出问题,与会者针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同时,要求每个人的话题讨论不超过五分钟,让尽可能多的参会者参与讨论。希望这种会议的尝试,能够促进我国心源性卒中的预防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朱鲜阳教授:持续探索,还需再接再厉
朱鲜阳教授回顾了卵圆孔未闭漫长的研究进展,感触道,现在卵圆孔未闭在我国得到普及应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这些长足进步和在座专家们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但其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通过此次会议的召开,大家能进一步讨论关于卵圆孔未闭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助力心源性卒中预防再上一层楼。
蒋世良教授:形成共识,推动技术健康发展
蒋世良教授说道,此次会议内容丰富,聚焦近几年卵圆孔未闭和左心耳封堵临床中存在的问题和争议,希望大家在会上能够充分讨论,形成初步共识,目的是为了帮助更多临床医生筛选合适的病人,不过度医疗,让心源性卒中预防诊疗更加规范化,使技术健康持续发展。
高朋满座,共贺共识发布
▼▼▼
户外雪花落满城,户内高朋聚满堂。
12月15日中午11:00,在《卵圆孔未闭相关非卒中性疾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发布会现场,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珠海市人民医院姜小飞教授和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姚青教授共同主持发布会,并介绍出席此次发布会的嘉宾有,《心脏杂志》樊荣主任、张玉顺教授、蒋世良教授、朱鲜阳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曾智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秦永文教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宋治远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徐仲英教授和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胡浩教授等众多参与共识撰写的专家同道,共同见证此次共识发布。
樊荣主任、张玉顺教授和董钊教授分别发表致辞,在祝贺共识正式发布的同时,也分享了共识背后的故事。
樊荣主任:发布共识,有力推动PFO诊疗水平不断前进
樊荣主任表示,为更好指导我国医师的临床实践,在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以及张玉顺教授、于生元教授、董钊教授、朱航教授、白元教授等核心专家及单位的牵头组织下,在国内结构性心脏病、神经科和超声影像科等相关学科专家及多家单位的支持下,历经20多年的努力,在积累了大量临床上发病率偏低、患者群体较小的相关病例和诊疗实践,以及PFO多个建议共识、指南、专利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了首个《卵圆孔未闭相关非卒中性疾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很高兴本共识能够优先出版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心脏杂志》上。这次共识发布会也是一次极为宝贵的学习机会,为循证医学证据有限的卵圆孔未闭相关非卒中性疾病的诊治提供了介入治疗的依据,将卵圆孔未闭相关非卒中性疾病诊治的学术水平不断推向前进。
张玉顺教授:感谢、感恩,携手、同行
张玉顺教授详尽介绍了共识撰写的初衷,以及成稿的经历,并对为共识付出的所有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为什么要编这个指南?而且这么紧迫?
张玉顺教提到,今年6月,《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发布,其中提到,因为RCT研究阴性和并发症高的原因,不推荐做卵圆孔未闭,让国内很多专家产生了困惑:“现在做卵圆孔未闭治疗偏头痛是不是不合理?”所以,虽然这个指南过去大家一直都在筹划,但在这种形势下,加快了指南推进的速度。
怎么让指南具有说服力?
要让指南有说服力的关键,首先就是要选国内外神经内科偏头痛方面研究领域最有权威性的专家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个重担就落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于生元教授和董钊教授身上,他们是我国偏头痛领域最为顶尖的专家,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基于此,编写偏头痛的部分就委托给了他们。写完后,也征求了国内神经内科等众多专家的意见,其中30多家医院反馈的意见基本都是指南很中肯,值得肯定。所以在此,要特别感谢神经内科医生的支持。同时,也要感谢朱航教授、秦永文教授和白元教授等众多专家的付出,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后,呈现出了这版指南。
为什么选择《心脏杂志》刊发?
“20多年前,我与贾国良教授写的一篇综述《卵圆孔未闭与心脑血管疾病》,就刊登在《心脏杂志》上,这也是国内第一篇介绍卵圆孔的文章,自此就与《心脏杂志》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张玉顺教授回顾了和《心脏杂志》20多年的渊源,特别提到,从20多年前第一篇介绍卵圆孔的文章发表,到现在共识的发布,《心脏杂志》的绿色通道始终为我们开放,所以特别感谢《心脏杂志》的长期支持。
最后,也要衷心感谢在座的前辈专家们,正是有了你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才能保证PFO事业得到快速良好的发展。
董钊教授:加强学科合作,造福更多患者
董钊教授线上发来祝贺,庆祝《卵圆孔未闭相关非卒中性疾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正式全国发布。并提到,偏头痛和卵圆孔未闭的共病关系一直受到众多同行关注,门诊也经常碰到偏头痛的患者没有得到规范化诊治,就进行了卵圆孔封堵,以及一些病人以前从来没有头痛,封堵后出现了先兆偏头痛的表现等问题,现状严峻,规范化诊疗势在必行。所以,相信此次专家共识的发布,一定能够为临床医生对卵圆孔未闭相关问题的处理提供非常好的指南和建议,也希望今后神经内科医生和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专家能够加强合作,使更多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得到更合理、更专业、更有效的诊治。
正式发布!
▼▼▼
5、4、3、2、1!
伴随着倒计时声,张玉顺教授、蒋世良教授、朱鲜阳教授、曾智教授、秦永文教授、宋治远教授、徐仲英教授和胡浩教授共同上台进行启动仪式,也正式宣告《卵圆孔未闭相关非正式发布卒中性疾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面向全国发布!
应需而生,引领PFO诊疗新规范
▼▼▼
众所周知,卒中严重影响国人健康,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而卒中有1/3是与心脏有关的心源性卒中,其中主要分为心房纤颤和卵圆孔未闭,这两种疾病都可以通过介入治疗达到预防卒中的目的。
近年来,卵圆孔未闭介入诊疗蓬勃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之一,2022年手术量超过4万例!但由于认识和发展的不平衡,随之而来的一些“乱象”以及不规范现象也逐渐凸显,急需一份共识或指南来对大家的诊疗行为进行指导和规范。
此次《卵圆孔未闭相关非卒中性疾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的诞生正是应需而生,恰逢其时!
希望通过《卵圆孔未闭相关非卒中性疾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的正式发布,能够让全球的心脑血管领域的专家们,认识PFO,认知PFO,也同时更加认真对待PFO,相信这也将进一步规范PFO相关非卒中疾病的诊疗,引领PFO临床诊疗新规范。
此次会议为期4天(12月13日-16日),聚焦心源性卒中的规范化诊疗和预防,既有创新改革的全新交流方式,也有传统栏目手术演示和专家培训,汇聚全国各地相关领域的专家,分享进展,交流经验,切磋技艺,共同探讨PFO以及左心耳封堵等心源性卒中相关的现状和未来,相信会议的召开,一定能够为我国心源性卒中的现代预防再添新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