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何胜虎主任,纪军主任,徐冰主任,联合导管室,麻醉科,放射科,超声科,护理部等多学科团队应用TaurusElite为一79岁重度主动脉瓣反流老年女性患者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为老年重症瓣膜病患者带来福音。
病人患重度主动脉瓣返流,肾动脉平面以下腹主动脉瘤,瘤颈段迂曲,心脏的横位角度为66度,并且心脏大幅度转位。患者胸闷气喘加重一周,力求诊治,慕名来苏北人民医院。该患者由于病情危重,传统的开胸手术创伤及风险较大,多学科专家团队会诊讨论后,最终决定为其行TAVR手术。患者术后即刻超声显示无明显瓣周漏,瓣膜形态良好,血流动力学得到明显改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周达新教授寄语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与国外不同,中国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多于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国内外专家共识一致建议主动脉瓣反流患者需要尽早治疗,传统的SAVR手术并不能满足所有中国AR患者的治疗需求,针对SAVR高风险的患者,心内科临床医生缺乏有效的介入治疗手段。最近的一到两年,国内多家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针对单纯主动脉瓣反流患者的TAVR治疗做了很多尝试,随着经验的总结,共同探讨整理了《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经股动脉主动脉瓣置换中国专家共识2023》。专家共识中对于经股动脉入路TAVR治疗主动脉瓣反流患者选择形成了专家意见。随着共识的发布,越来越多医院团队尝试使用自膨瓣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反流,解决患者临床治疗的需求。针对TAVR的手术,目前临床医生的使用经验更多是在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例中积累的,而在AR TAVR的手术治疗中,有很多需要术者提高关注度的经验技巧,成功的病例展示是相互借鉴学习积累经验的有效途径,也希望更多临床工作者展示个人成功经验!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79岁,胸闷气喘加重一周,既往“脑梗死”病史,外院CT示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脏增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前分支阻带,Ⅰ度AVB,左心室肥大;NT-ProBNP 11068pg/ml,D-二聚体1.67ug/ml,吸氧、利尿等治疗,症状无缓解。我院急诊拟“心功能不全“收住心内科
入院查体:神志清,血压:146/75mmHg,听诊两肺呼吸音低,心前区未见异常隆起,无震颤,心浊音界扩大,心率78次/分,主动脉瓣听诊区闻及舒张期杂音,双下肢无浮肿
超声心动图:LVd 67mm,LA43mm,LVEF 39%;主动脉瓣重度返流;二瓣中度返流;三尖瓣轻-中度返流;中度肺动脉高压(51mmHg)
患者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诊断明确,心力衰竭,结合患者病情及自身意愿拒绝外科手术,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告知相关风险及注意事项后,决定为患者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术前CT评估
收缩期主动脉瓣环、LVOT结构测量;
收缩期瓣环周长径25.5mm,左室流出道整体呈敞口型,左室流出道小于28mm的长度为4mm;
舒张期主动脉瓣环、LVOT结构测量;
舒张期瓣环周长径25.0mm,左室流出道整体呈敞口型,左室流出道小于28mm长度3mm;
瓣上结构测量;
瓦氏窦、窦管交界内径可,升主动脉扩张;
冠脉测量;
左心室与横位心角度测量;
左室内径较大,由于心脏转位严重导致心尖部位无法查看;
66°极重度横位心;
主动脉弓测量;
主动脉弓距、弓角可,
肾动脉平面以下腹主动脉瘤,瘤颈段迂曲,瘤样膨出最大处直径32mm折角处直径16mm;
双侧入路血管走形良好,肾动脉平面以下腹主动脉瘤,瘤颈段迂曲,腹主动脉内径可。
病例难点
1、相对迂曲的入路条件,增加输送器操控难度和并发症风险,需要轻柔缓慢操作,必要时配合Snare的使用。
2、PAR病例锚定力相对不足,临时起搏器放置稳定确保起搏节奏与瓣膜释放相协调。
3、重度横位心需要注意导丝的塑形与Snare的使用。
4、快速释放:在开花锚定前可以缓慢释放给瓣膜深度调整留下时间,一旦开花锚定后要快速释放直到可回收限制位置,缩短辨膜受力下移的时间。
5、回收调整:完全回收优点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缺点是重头再来;而部分回收优点是容易调整,缺点是对血流影响较大。
手术策略
不进行球囊预扩,预装沛嘉TaurusElite AV31瓣膜,释放高度零位左右释放。
手术影像
主动脉根部造影
输送器过弓
初始定位
释放至工作位
释放至工作位并回收
第二次释放至工作位
最终释放
输送器撤出
血管造影
术者点评
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何胜虎主任表示:
TAVR手术已经在苏北人民医院已经开展七年了,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术式。关于TAVR治疗纯AR的临床课题,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心血管医生所困扰的难题。尽管来说目前我们临床上唯一所拥有on-label的TAVR瓣膜是采用经心尖路径的,但在实际的临床实践中经心尖入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患者心功能有要求,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对于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病例而言,在选择好解剖结构的前提下,还是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自膨胀瓣膜去精准地治疗纯AR病例。
对于这个病例,患者入路非常迂曲对输送器的柔顺性和推送性有着非常大的考验,同时PAR的病例对于瓣膜整体径向力的分布和设计,原生瓣环可提供的Oversize率以及术者操控系统时释放的节奏都有着非常大的考验。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每一步都非常不容易,分享下在难度较高的操作的个人体会:
对于PAR来说,我们可以采用STABLE原则作为指导原则
System considerations 系统考量
PAR的病例瓣膜的锚定一直是一个难题,所以在释放时尽可能快速锚定,利用Taurus瓣膜小锥角形态小锥角形态可快速稳定贴靠,快速形成桶状结构贴壁锚定优化力学设计兼顾顺应性、径向支撑力,工作位瓣膜基本已经展开,供锚定区的有效支撑。同时输送器要操作性要好,方便去调同轴性,进而稳定的释放,选择更柔软的花冠保持瓣膜稳定,无张力脱钩。
Tube-管状解剖结构(主动脉瓣纤维骨架)
这个病例就充分利用主动脉瓣环的纤维环与纤维三角结构,其次利用患者瓣叶的增厚,作为第二锚定点,增加锚定力。由于该患者LVOT是敞口型,如果能结合LVOT形成一定的管状解剖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加PAR瓣膜的锚定力。
Axial & Anchor-调整同轴,稳定锚定
由于本例患者存在横位心的情况,保证同轴性是释放稳定的关键,术中保证瓣膜系统“输送状态”,及缓慢跨瓣,提前进行定位,优化同轴性释放过程,配合起搏,控制瓣膜系统与导丝间张力,达到稳定锚定的效果
Blood pressure-血压控制
AR患者TAVR术中,起搏策略十分重要:术中可根据监护仪上波形明确1:1起搏。
起搏策略:初始定位释放起搏至180bpm左右,血压控制在~60mmHg,工作位可根据血压,选择是否进行低频起搏(避免血压过高,影响瓣膜稳定)
若满足Taurus-形态学评估,重新起搏,降低血压,缓慢脱钩释放,释放后逐级降低起搏频率,控制血压在120mmHg左右,临时起搏器保留24h以上
Landing Zone-着陆区形态
本例患者前两次释放至工作位后,瓣膜形态没有被压缩至桶形,锚定力不足,在第三次释放后能明显看到瓣架底端微内收,受力均衡,锚定力良好。所以在PAR的病例中要精准评估瓣膜着陆区形态
Esophagus-食道辅助
最终利用超声辅助定位、评估,多模态影像协同,评估瓣膜的位置与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