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操控 极限操控病例系列一|赵海格教授完成双交界区病变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超级挑战性TEER病例

11月22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马量主任团队,协同心脏超声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个科室,由赵海格教授主刀成功完成上市获批后浙江省首例经心尖二尖瓣夹ValveClamp®手术。本次手术在单纯超声指导下完成,处理双交界区病变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超级挑战性病例,导管操作时间30分钟左右,患者二尖瓣反流由极重度降为轻中度,目前恢复良好。本例手术是ValveClamp®上市获批后浙江省首例,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独立完成。同期,该团队还完成了另外2台独立TEER手术,均取得满意效果。

病例

患者:黄某某,女性,80岁。

主诉:胸闷气促、咳嗽粉红泡沫痰2天。
术前诊断:  二尖瓣关闭不全(重度),心源性休克,心功能NYHA 4级。
心超数据:【二尖瓣相关参数】二尖瓣重度反流。DMR5+, A1脱垂,A2处瓣尖错位,A1:27mm,P1:12mm;A2:28mm,P2:18mm,MVA:6.78cm²,反流位于C1和C2,反流宽度分别为:3.51mm和4.79mm,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3mmHg。

手术过程

术前心超显示二尖瓣重度反流

X-plane及3D模式外科视角下,跨瓣器顺利跨瓣,ValveClamp®夹合器上下夹定位及夹合

(C1,C2双交界各采用一个MVC-IIIF型夹子)

夹合后效果,反流减少至轻中度

难点分析

交界区病变是TEER手术中几乎最具挑战性的病例。该区域腱索多,极易发生夹合器缠绕腱索,夹臂容易被腱索绊住无法调整位置和钟向;同时,瓣叶短,不易捕获瓣叶,夹合后夹合器容易脱落。对于内交界区病变,经股TEER系统的调弯角度需要更大,夹合器往往难以到达理想位置。然而,外科缘对缘修复经验提示,交界区病例做TEER远期效果是最好的,是最能长期获益的一类病变。

ValveClamp®是经心尖操作,入路直而短,能更迅速定位,对于内交界区能轻松到达;同时力学反馈灵敏,如果绊到腱索术者可以感觉到力学反馈,从而更安全。此外,共有三个型号,最小型号夹子夹臂长仅为6mm,在交界区狭小空间操作更安全自如,特别对于心腔较小患者尤为合适。另外,超强夹合力可以避免夹子脱落,以及更多瓣叶对合,效果更好,也更安全。
本例患者病情危重,心功能严重恶化,出现了心源性休克,肝肾功能受损,乳酸水平达到20+mmol/L,传统外科手术风险极高,采用了经心尖TEER手术,心脏不停跳,能极大降低手术风险。虽然双个交界区的病变,需要同期在两个交界区植入夹合器,手术难度极大,但采用ValveClamp®也可以很快完成手术,患者心功能得到迅速改善,身体状态迅速好转康复。本例是ValveClamp®在心源性休克患者中首例运用,也是ValveClamp®在双交界区患者中首例运用,取得满意结果。

术中剪影

背景介绍

目前我国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超过1千万,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尽管接受了规范的抗心衰治疗,仍存在严重的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心衰症状仍存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经导管的二尖瓣夹合手术可以降低患者的近中期死亡风险,二尖瓣夹合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结局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小切口经心尖入路二尖瓣夹合手术,创伤小,避免体外循环及放射线损伤,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在单纯超声引导下就可以完成,是目前针对此类疾病的前沿治疗方法。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是浙江省上市获批后首例经心尖二尖瓣夹手术,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临床治疗选择。

医院介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建院于1947年,是浙江大学创建的首家附属医院,秉持“严谨求实”的精神内核,以综合实力雄厚、医疗质量过硬、学科特色鲜明享誉海内外。医院是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综合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单位、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拥有总部一期(余杭)、庆春院区、之江院区、城站院区、钱塘院区(建设)、大学路科教基地和钱塘创新中心,总占地面积519.3亩,开放床位5000余张,职工10000余人。

阅读数: 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