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CC 2023专访丨姜文兵、程震锋:人工智能论坛、创新论坛亮点前瞻

【QICC 2023】

大会论坛前瞻·亮点一览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当前,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医疗创新已成为业界普遍认可的发展方向。创新要来源于临床,更要回归于临床。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互动,不断推动医疗水平的发展与进步。


星霜荏苒,岁末将至,又到一年回首时。2023年12月7日至10日第十七届钱江心血管病会议(QICC 2023)将于杭州举行。大会即将召开之际,人工智能论坛坛主、温州市中心医院姜文兵教授,创新论坛坛主、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程震锋教授接受了严道医声网专访,诚挚邀请国内外心血管同道相聚一堂,全力以赴打造一个服务和学习的平台。


人工智能论坛:

让AI赋能心血管诊疗


“QICC为我的学术成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引导。通过这个平台,我不仅能够获取最新的学术信息,还能够建立广泛的学术联系。我也希望QICC在未来能够继续蓬勃发展,为医学界提供更多学术交流和创新的机会。”

姜文兵教授

温州市中心医院


随着算法和算力的飞速发展以及医学数据的不断积累,人工智能(AI)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领域均有重要突破。

“通过人工智能与现有心血管诊疗技术的高度融合,必然会对心血管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发展。”

姜文兵教授表示,本届QICC人工智能论坛将涵盖基础背景研究、临床应用、技术创新等多个领域,不仅注重技术层面的介绍,还强调交流、分享和探讨,以确保与会者能够全面了解人工智能在心血管领域的进展和未来趋势。
  1. 跨学科、跨领域交流合作

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斯坦福大学、浙江大学等心血管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产业代表,这种结合有助于将丰富的学科背景和经验汇聚在一起,让技术更贴近临床,提高诊疗水平。

2.前沿技术展示

此外,论坛也将重点放在了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的联结上,通过展示模型学习、图像识别、领先算法等前沿技术和应用案例,为心血管病的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新思路,为医学影像的发展提供稳健的技术支持。

3.专题探讨,鼓励互动

论坛在日程设计上采用了专题探讨的形式,聚焦泛血管领域、微循环领域等临床热点、难点。通过积极的参与讨论和提问,为与会者提供更全面的学术视角和实践经验,加深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和认识。

总的而言,人工智能技术为心血管医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先进的工具。

“我一直在关注和使用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器械和技术,特别是无创FFR技术。我希望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为更多患者带来实际的临床益处。我也期待今年大家可以在杭州收获美景美食,在QICC收获知识和经验。”


创新论坛: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


“从一位参会者成为其中的一位组织者,我和QICC一起成长。这三年担任QICC创新论坛的坛主让我收获颇多,我也很高兴有机会能邀请并组织全国专家,共同为中国心血管创新事业添注活力。”

程震锋教授

浙江省湖州市

中心医院


创新,成为整个社会的发展主旋律。
砥砺耕耘十六载,QICC大会始终秉持如一的核心价值观——“质量(Quality)、创新(Innov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培育(Cultivation)”。“创新”作为核心价值观之一,根植于QICC的每个细节之中。
程震锋教授表示,近些年来,浙江省取得了众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心血管创新成果,比如王建安院士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杭州方案”,黄伟剑教授的“左束支起搏”等等。
因此本届QICC创新论坛将包括“技术与理念的创新”“器械与工具的创新”两大板块。
技术与理念的创新
本次论坛邀请了省内外积极参与创新的医生和工程师,重点聚焦结构性心脏病、生理性起搏、人工智能、国产替代等心血管前沿问题,分享《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之三明治法》、《极简TAVR的探索之路》、《左束支起搏发明6年记》等主题汇报。希望通过医工双方的畅通交流,寻求临床诊疗的新突破。
程震锋教授特别强调,中国心血管创新正进入一个新阶段,而医生在未来心血管创新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器械与工具的创新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催生的医疗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心血管领域在临床使用中的医疗器械种类繁多,这些跨领域复杂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医工交叉,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本次论坛也将集中呈现国产旋磨器械、冠脉刻痕球囊、智能听诊器等研究进展,致力于创造一个平台,搭建一个桥梁,黏合各方面人才,为不同领域的专家创造更多可能性,加速从临床需求到临床应用的转化,加速提升未来心血管病防治水平。

程震锋教授提出,“中国心血管疾病人群大,疾病谱与欧美人群有显著差异。面对心血管疾病防治带来的巨大压力,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直面挑战抓住机遇,以临床需求为基础,利用医工结合促进产品创新。”

阅读数: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