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首例 | 江苏省人民医院成功完成上市获批后江苏省首例经心尖二尖瓣夹(ValveClamp®)手术

11月26日,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邵永丰主任团队,协同心脏超声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个科室,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魏来教授帮助下,倪布清主任主刀成功完成上市获批后江苏省首例经心尖二尖瓣夹ValveClamp®手术。本次手术在单纯超声指导下完成,导管操作时间25分钟左右,患者二尖瓣反流基本消除,术后即拔除气管插管,次日即转回病房,当天下午即可下地走动,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病例

患者吴某某,女性,77岁。

主诉:胸闷气喘,加重1+月。
术前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超数据:【二尖瓣相关参数】二尖瓣重度反流;DMR,P2处脱垂,A2:25mm,P2:17mm,MVA:6.34cm²,反流宽度:14mm,平均跨瓣压差:2mmHg。

手术过程

术前2腔MR

术前3腔MR

术前心超显示二尖瓣重度反流(反流宽度:14mm,位于P2区)。

跨瓣球于心室暴露

上下夹于心房打开

下夹托举瓣叶

夹合瓣叶

X-plane视角下,跨瓣器顺利跨瓣,ValveClamp®夹合器上下夹定位及夹合。

夹合后消除反流并解离上下夹

夹合后心房观3D双孔图

夹合后3D左房观,反流基本消除。

难点分析

该患者为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本例患者2区反流范围大,手术存在一定挑战。国际经验即使能行TEER也常需要多个夹子。而我国自主原创的ValveClamp®相对其他类型夹子,无论是夹合深度还是夹合范围都更大,能产生更强的瓣叶对合。本例患者即使术前反流宽度达到14.3mm,采用一个夹子术后反流基本消除,导管操作仅25分钟,一次夹合即到位,无需调整,显示了器械操作的便利性。

术中剪影

背景介绍

目前我国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超过1千万,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尽管接受了规范的抗心衰治疗,仍存在严重的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心衰症状仍存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经导管的二尖瓣夹合手术可以降低患者的近中期死亡风险,二尖瓣夹合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结局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小切口经心尖入路二尖瓣夹合手术,创伤小,避免体外循环及放射线损伤,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在单纯超声引导下就可以完成,是目前针对此类疾病的前沿治疗方法。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是江苏省上市获批后首例经心尖二尖瓣夹手术,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临床治疗选择。

科室简介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始建于1956年,原为心胸外科,后因学科发展需要,于2015年分为心脏大血管外科和胸外科两个专业。科室现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器官移植科),江苏省135工程重点学科,江苏省心胸外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单位,国家“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卫生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国家教育部最早批准的硕士点,博士后流动站进站科室。心脏大血管外科人才梯队建设合理,现有医、技师40名,护士109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5名、博导4名、硕导5名、主任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10名、博士学位以上人员17名。分别担任各级学会的委员、副主委等学术任职,并有全国学会委员1名、全国学会青年委员2名、省级专业学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2名、委员2名、江苏省333工程人才培养对象3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4名等。

该科室是国内开展心脏外科手术最早的单位之一,目前开展的心脏手术数量多、手术范围广、手术种类全、手术效果好、患者年龄跨度大。在科主任邵永丰教授的带领下,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心脏大血管外科目前年手术量2000余例,并逐年递增,手术成功率在98%以上,手术数量和质量省内领先。收治疾病种类有终末期心脏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新生儿及婴幼儿复杂性胸心外科疾病、重症心脏瓣膜病、大血管疾病、心房纤颤等所有心脏外科领域的疾病,在许多方面已经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

阅读数: 21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