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沙沥金 创新致远|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尹春琳主任团队完成Peijia HighLife TSMVR中国临床试验分中心首例入组

2023年11月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领导和各级部门领导的鼎力支持下,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主任带领团队,宣武医院尹春琳主任带领心血管内科团队与麻醉科王天龙主任团队及影像、超声、护理等多学科精英力量的通力配合,成功应用Peijia HighLife TSMVR系统为一例功能性二尖瓣返流患者进行了经股静脉房间隔二尖瓣置换术,成功开启宣武医院分中心的首例入组。

病例简介

该例患者为79岁高龄女性,因阵发性呼吸困难反复住院,有持续性房颤和CLBBB,既往存在高血压病、糖尿病、CKD 3期、COPD等慢性病史并长期服药。初期筛查患者为MR3+(EROA 0.36cm2、RV 57ml、VCW 6.8)合并MS 1+(PHT法估测瓣口面积 2.6cm2),LVEDD 59mm,LVEF 44%。冠脉造影未见异常,经充分标准化药物治疗三月后,复查超声仍有 MR 3+(VCW 5.7mm), 且LVEF 降至 31%。诊断考虑为中-重度二尖瓣返流(Carpentier IIIa+I型),外科二尖瓣置换 STS 评分9.9%

术前讨论

手术术前,由心内科尹春琳主任带领王宇彬高敬夏经钢主任医师谭静桑城副主任医师武德崴博士等组成的心内科团队,与阜外医院吴永健主任带领的张洪亮王墨扬副主任医师王建德主治医师陈阳丰德京博士团队进行术前分析,并与麻醉科王天龙主任团队及放射影像科杜翔颖主任团队一道对患者进行了严格充分的多学科评估讨论,判断评估患者术中风险并规划手术策略。介入导管室王珊护士长、手术室刘婷护士长统筹协调手术安排,调集护理部精干力量,结合新手术需要制定术中及围术期支持计划。

基于患者全相CT测量分析,本例患者左心腔室及二尖瓣结构良好,成环通路相对适宜,无明显干扰,虚拟植入测量neo-LVOT充裕,预计植入后流出道梗阻风险低。基于二尖瓣瓣环基准建立多模态投照体系,确认关键体位并引导术中操作。

Peijia Highlife TSMVR系统采用特有的“Valve in Ring”设计理念,利用固定环与瓣膜假体的嵌套对原生瓣叶进行加持完成锚定,具有自适应、自同轴的特点。手术将围绕三大主要步骤依次进行:1.逆主动脉路径完成二尖瓣绕环 2.二尖瓣下固定环放置 3.经房间隔输送瓣膜至二尖瓣下完成释放。

手术影像

本例手术采用左侧股动脉及右侧股静脉作为主要操作入路,先通过动脉路径逆向跨越主动脉瓣口,在多模态影像指引下利用环形放置导管于左室内完成二尖瓣绕环。绕环完成后抓捕绕环导丝远端,并结合超声验证。

术中于多模态影像实时校正与引导下导丝最终顺利成环,牵拉验证二尖瓣环绕良好

成环完成后超声引导下先行房间隔穿刺完成房间隔入路建立,利用二尖瓣环形导丝轨道将固定环输送至二尖瓣下进行释放锁定。

固定环输送至瓣下展开,收紧系统完成固定环自锁

沿股静脉送入HighLife TSMVR瓣膜至二尖瓣下,先释放瓣膜心室端,保持瓣膜牵拉与固定环充分贴合下释放心房端完成脱钩,瓣膜与解剖完成自同轴。

先完成心室端释放,保持牵拉下完成心房端释放脱钩

瓣膜位置形态良好,无瓣周漏

即刻超声评估提示二尖瓣返流消失,无瓣周漏,人工瓣膜植入位置理想,形态良好,MV及LVOT血流频谱良好,瓣膜植入取得成功。

未来展望

经导管二尖瓣置换面临诸多技术难题,例如二尖瓣解剖复杂性与异质性所带来的入路挑战、人工瓣膜锚定和密封困境、左室流出道梗阻风险等。现有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系统大多数是基于经心尖入路设计和/或主要依靠径向支撑力锚定或密封人工瓣膜,但经心尖入路因其创伤程度相对较大可能减少患者获益,径向支撑力锚定或密封机制影响心肌逆重构,并在工程角度必须使得人工瓣膜尺寸设计较大,导致器械输送困难。

HighLife经房间隔二尖瓣膜置换系统运用“Valve-in-Ring”理念,非径向支撑力锚定,尊重原生解剖结构,防止瓣周漏,仅需一个型号适应广泛解剖结构。释放时无需旋转定位或考虑同轴性,释放过程中即可实现自同轴。经股动静脉双入路设计,入路并发症少。可更好地应对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所面临的技术挑战。该系统在PCR London Valves 2022公开的30例1年临床数据展现了鼓舞人心的结果,目前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茂教授牵头开展的中国NMPA上市前多中心临床试验稳步推进,预期可为更多二尖瓣返流患者带来治疗希望。

阅读数: 3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