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心知著 | 利用组织学、OCT和显微CT评估血管内碎石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

健心知著

2023.11.15

第321期

640 (9).png

利用组织学、OCT和显微CT评估血管内碎石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

640 (10).png

刘健、彭欣、郭萌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健心荐语

随着冠脉介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微创治疗冠脉疾病已成为可能。而严重的冠脉钙化病变通常与围术期严重并发症相关,同时也是评估接受血运重建治疗患者不良预后的因素之一。血管内碎石术(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IVL)是一种针对钙化病变的新型血管内治疗方法,但其对组织学的具体影响尚未得到系统的研究。

文章介绍

本研究旨在使用不同的方法评估IVL对于冠脉钙化病变的影响。本文于2023年6月发表于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杂志。

研究方法

本研究最终纳入了15例病例,其中8例冠状动脉病变接受IVL治疗,7例病变接受无脉冲导管球囊治疗(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OBA])。治疗前后分别进行OCT和显微CT成像,评估有无钙化断裂的存在并测量钙化的大小和深度,与相应的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

640 (11).png

图1:病变特征

本研究发现:IVL组和POBA组在钙化的最大深度(中位数1.1 [IQR:1.1-1.3] mm vs 1.1 [IQR:1.1-1.6] mm;P=0.46)或最大弧度(145.2 [IQR:83.4-270.6]度vs 121.0 [IQR:91.3-123.9]度;P=0.31)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

640 (12).png

图2:治疗前后钙化形态的对比

本研究发现:通过组织学比较两组有治疗效果与无治疗效果的病变数量,钙化断裂组显微CT测量的最大钙化角度更大。(中位数为145.6 [IQR:134.4-300.4]度vs 107.0 [IQR: 88.9-129.1]度;P=0.01)。

640 (13).png

图3:显微CT和OCT可检测到的钙化断裂的总数

本研究发现:共有14例病变出现钙化断裂,显微CT图像中对应的钙化断裂数为13例(92.9%),而OCT对应的钙化断裂数为8例(57%)。

640 (14).png

图4:组织学与其他成像方式测量钙化断裂深度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OCT测量的钙化断裂深度与组织学测量的相关性较低(R²=0.37;P=0.11),相比之下,显微CT测量的深度与相应的组织学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表明显微CT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R²=0.83;P < 0.0001)。

640 (15).png

图5:不同方法测量钙化断裂的深度

本研究发现:OCT的测量值明显低于组织学的测量值(中位数0.49 [IQR:0.29-0.77] mm vs 0.88 [IQR:0.64- 1.07] mm;P=0.008),而显微CT与组织学的测量值间无显著性差异(0.91 [IQR:0.54-1.0] mm vs 0.83 [IQR:0.54-1.06] mm;P=0.75)。

结  论

与POBA相比,IVL对冠脉钙化病变的组织学断裂效果更好。与显微CT相比,OCT未能识别部分钙化断裂的存在,并低估了断裂的深度。

点评

该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病变,IVL对钙化病变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该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该研究使用的是尸体样本,因此不能完全除外IVL在体内对钙化的治疗效果可能存在差异。其次,两组纳入的样本数均较小,需要更大的样本量来进一步验证该研究结论。

阅读数: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