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第一例受试者完成10年随访

2023年9月26日,Xinsorb FIM研究第一例受试者,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成术后10年造影和临床随访。冠脉造影和腔内影像学检查由葛均波院士完成。冠脉造影显示,患者右冠远段原Xin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处管腔仍然通畅,无支架内再狭窄。IVUS和OCT均显示支架梁已完全吸收,血管内无植入物,血管生理性舒缩活动完全恢复。


Xinsorb 10年影像学复查


该患者是一位40岁男性,10年前(2013年9月5日)因亚急性下壁心梗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右冠远段后三叉前局限性狭窄95%。患者成功入选Xinsorb FIM研究,成为该研究第一例受试者。术中于右冠远段病变处植入一枚Xin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3.0*18mm)。在此后的10年中,患者始终无缺血相关症状,并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患者分别于术后6月、2年、3年、5年时接受了造影和腔内影像随访,结果显示原支架植入部位始终保持通畅,支架于术后第5年完全吸收。此次完成的术后10年随访结果,显示了Xin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卓越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标志着以Xin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为代表的国产创新型医疗器械,具有完全进口替代的巨大潜力,时刻准备为国内更多的患者服务。


Xinsorb 5年影像学随访资料


Xin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是医工合作的典范。葛均波院士带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和山东华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团队,自2005年开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生物可吸收支架。历经15年,团队成员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反复进行概念验证,总结了近百次动物实验结果,确定了支架的最佳结构。自2013年9月入选第一例受试者,整个临床研究共入选1223例受试者。用长达5年的时间证明了Xin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优异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终于2020年3月4日,Xin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于国内获批上市。在刚刚结束的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Xin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一举斩获CIIF大奖,展示了以葛均波院士为首的研发团队在服务国家战略及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中的担当作为。


CIIF大奖


生物可吸收支架作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第四次革命性进展”,在冠心病人群日益年轻化的大背景下,必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成为“介入无植入”和“血管修复治疗”理念的主要载体。葛均波院士在2015年首创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强调医工合作,以“From the doctors, by the engineers, for the patients”为理念,未来将继续聚焦临床问题,打破思维局限,在原创医疗器械上寻求更多新的突破。



转自: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阅读数: 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