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6日、8月27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上,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医学部陈韵岱教授团队的冠心病科张颖倩副主任医师和马明睿博士分别进行了题为“Neovascularization restructuring patterns i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coronary in stent restenosis: an in-vivo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tudy(糖尿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组织新生血管三维重建:一项在体OCT研究)”和“MPI/FLI/CTA multi-modality imaging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with PlexinD1-targeted nanoparticles(靶向PlexinD1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PI/FLI/CTA多模态成像)”的现场发言。
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冠脉支架植入后再狭窄发生率更高。新生血管与再狭窄相关,但再狭窄组织中新生血管三维形态及其在不同人群中,特别是在糖尿病人群的分布特点尚不明确。Neovascularization restructuring patterns i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coronary in stent restenosis: an in-vivo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tudy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该研究纳入了136例造影随访时行OCT成像的再狭窄患者,糖尿病组70例,非糖尿病组66例。记录患者的临床基线、PCI手术数据、随访OCT数据等,分割OCT图像中的新生血管后进行三维重建。研究发现,珊瑚状新生血管在糖尿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组织中的发生率、条数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而条装新生血管在两组患者间分布类似。归一化的支架内再狭窄组织体积在糖尿病患者中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及较大的归一化新生血管体积是再狭窄组织中珊瑚状新生血管发生的危险因素。
该研究在既往二维水平研究新生血管与支架内再狭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再狭窄组织中不同三维形态新生血管分布。支架内在狭窄组织中新生血管在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患者中存在不同的三维形态,包括条状及珊瑚状、其中珊瑚状新生血管更多分布于糖尿病患者再狭窄组织中,有助于寻找抑制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新的机制及治疗靶点。
MPI/FLI/CTA multi-modality imaging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with PlexinD1-targeted nanoparticles研究通过注射靶向PlexinD1的纳米探针可以实现对小鼠颈动脉分叉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多模态在体成像监测,有助于探索新型分子成像模式在分叉病变中的应用,并为动物在体研究提供成像手段。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具有空间异质性,与平直血管相比,更易发生于血管的分叉部位,且分叉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高。团队前期研究发现,PlexinD1在小鼠颈动脉分叉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高表达,且随着病变进展表达增多。该研究设计制备了能够靶向PlexinD1的特定纳米探针,并对其进行一系列的表征和体内外评估。对注射探针后的不同病变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及对照小鼠进行颈动脉的在体离体成像。取成像后的小鼠颈动脉进行组织切片染色。结果显示探针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靶向性、生物相容性及低细胞毒性。注射了靶向探针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颈动脉部位呈现出在体的MPI及FLI高信号,且随着病变进展信号增强,离体显示增强信号定位于颈动脉分叉部位,3D MPI/FLI与CTA融合图像可对信号定位进行更为立体的展示。病理切片证实了病变的进展及靶向探针在目标区域的聚集。该新型纳米探针可以作为一种在体监测PlexinD1分子及分叉病变斑块进展的成像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