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ICC 2023 | 候任主席王继光教授:从最新指南视角,谈“夜间高血压”的管理

我国高血压发病人数逐年增加,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尤其是夜间高血压更为明显,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次,GW-ICC 2023大会上,本刊特邀长城会候任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结合最新中、欧高血压指南就夜间高血压的管理和控制、下一届长城会的构思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主席

访谈


访谈

内容

Q1

今年202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版欧洲高血压指南陆续更新,请问两部指南有哪些共性和差异?

王继光教授

202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已到最后定稿阶段,希望能在近期公开发表。在今年欧洲高血压大会上,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发布了2023版欧洲高血压指南。这两部指南有很多共同点,例如都是教育而非处方指南,对高血压所有问题都进行讨论,并对特别重大问题进行相应推荐。ESH指南不是简单的用药指南,更多的是对高血压的各种问题深入讨论,希望通过这一指南能推动高血压的防治和控制,推动高血压学术发展。
这两部指南的异同点包括三方面:
第一,高血压的诊断,两者都重视诊室和诊室外的动态和家庭血压监测,同时也有差异,中国指南希望把这三种血压测量方法放在同一水平用于高血压诊断,观察降压治疗效果。ESH指南虽然也有相似推荐,但它仍坚持以诊室血压测量为主,充分发挥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的作用,在文字描述上有差别。
第二,对于高血压而言,药物治疗是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ESH指南仍推荐原来的5大类降压药物,中国指南在5大类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增加一类,即在我们国家已经有高血压适应证的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这类药物也以比较合理的价格得到了国家医保的支持,同时在中国和东亚地区也已开展大量的临床试验研究,为ARNI在高血压管理和控制中的应用提供非常重要的证据基础。ARNI在欧洲只有心力衰竭适应证,没有高血压适应证,因此ESH未对其进行高血压方面的推荐。
ARNI降压药物的推荐还充分考虑了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独有的高血压病理生理学特征,包括盐的摄入量较大,对盐也较敏感,因此往往夜间血压较高,且难以控制。ARNI类药物在这方面有显著优势,不仅降压作用强,而且它还可以非常有效地控制夜间血压。因此,希望发挥ARNI的降压作用,大幅度提高我们国家的高血压控制率,更加有效预防靶器官损害和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
第三,关于高血压的管理,两部指南都希望在管理方面有更多具体且有效的措施,如何能长期管理好高血压人群?这不完全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还包含大量管理问题,如果单纯以诊断和治疗的思维方式解决高血压的管理和控制可能难以有效管控高血压,所以在当今数字或智慧医学时代,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AI)技术,以及各种先进的测量和管理技术。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管理思维方式,才能有效做好高血压这一重大慢性疾病的管理和控制,这方面两部指南都需要提升和改善。

Q2

近期您执笔的全球首部《夜间高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发布,填补了血压管理的空白,为何您如此重视夜间高血压?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您有哪些建议和经验分享?

王继光教授:

夜间高血压和我们国家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密切相关,我国人群目前盐摄入量远远超出生理需求,例如每天可能只需3 g盐,但实际摄入量平均水平超过10 g,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导致白天血压还未升高时,夜间血压已升高,因为需要排盐。还有一重要特征是我们对盐更敏感,盐敏感的原因要追溯到数千年的历史,一直以来盐都很缺乏,所以造就了摄入的盐总能留在体内的体质,即盐零排泄或很少排泄。在历史上这是优势,但现在变成了问题,因为现在盐供应量巨大,摄入量基本不受控,即便在家里可以控制,但在外面吃饭时可能仍会摄入大量盐。所以,盐摄入量远远超出生理需求,导致夜间血压更早升高,呈现为单纯的夜间高血压,这在十几年前已注意到,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此外,很多高血压患者白天血压已得到控制,但夜间血压仍未控制。鉴于这两种情况,希望大家关注夜间血压的管理和控制问题,这也是制定共识的一个重要原因和背景。

虽然夜间高血压问题很严重,但管理和控制的方法也越来越多,首先,现在我们拥有非常有效的测量方法,例如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可及时发现夜间高血压,然后进行管理。其次,有很多有效的治疗药物,例如ARNI类药物。此外,最近刚刚发表了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的III期临床试验,在该试验中同样观察到夜间血压的下降幅度大于白天,即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使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后,夜间血压的下降幅度较白天更显著。同时,还有其他治疗方法,例如器械治疗,肾脏去神经治疗,降低夜间血压的作用也较强,甚至高于白天。

总之,对于夜间高血压的管理和控制,希望能发挥指南的作用,显著提升我国高血压的管理和控制水平,尤其是夜间高血压的管理和控制水平,把夜间高血压的管理和控制作为一种手段,以有效改善高血压防治和控制。

Q3

亚洲人和欧美人的高血压特征不同,您认为亚洲人在高血压防治方面需要特别关注哪些问题?您认为高血压研究未来还需要关注哪些方向?

王继光教授:

高血压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也与遗传和文化背景有关,这导致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欧洲人和美国人的高血压有很大差异。药物治疗方面也有显著差异,在我们国家,钙离子拮抗剂的降压作用非常强,同时踝部水肿和牙龈增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可长期使用钙离子拮抗剂管理高血压。ARNI类药物对亚洲人的降压作用也很强,而且可非常有效地控制夜间血压,这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靶器官损害和临床并发症也有突出特点,例如在中国人群中,脑卒中是一个非常突出的临床问题,但随着高血压管理和控制能力的提升,这一问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此外,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诊断高血压,就会有更严重的心脑和肾靶器官损害。

截止到目前,高血压知晓率仅50%左右,治疗率不足50%,即有一半患者还未得到管理和控制。很多高血压患者已存在靶器官损害,可能是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心脏结构的问题,肾脏的蛋白尿问题,或血管壁增厚,或斑块问题,这些都构成了高血压管理和控制中的突出问题,因此亚临床靶器官损害需要进行筛查,包括系统性筛查。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各种各样的继发性高血压,不同人种间也有显著差异。在继发性高血压的管理和控制方面,要更加充分考虑我们国家各个方面的特征,希望能把大部分继发性高血压管理和控制好。

总之,高血压是一种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复杂疾病,其可能病因有数十种,因此强烈建议,要对每一位高血压患者进行病因学分型,然后进行更有效的治疗和控制。

Q4

作为下一届长城会候任主席,请问您计划如何推动长城会下一步发展?

王继光教授:

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是我们国家最大规模的一个心血管学术活动,可与全球大规模的学术会议,例如ESC、AHA和ACC会议比肩。本人非常有幸能担任2024年长城会主席,在会议准备过程中,重要的是要依靠大家的努力和密切合作,要以创新为旗帜,把这个会议办成高水平的学术活动。

创新是医学科学进步与发展的主旋律,通过学术交流和学术讨论,推动创新是长城会的使命和责任。因此,需要与欧洲、美国发达地区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更要在我们国家的专业领域内部进行深入交流。同时,长城会在推动创新的过程中,希望能推动预防,运用好所有的预防手段,尤其是新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大幅度降低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把所有疾病控制在未到达并发症阶段,控制在没有靶器官损害或控制在亚临床靶器官损害阶段,显著提升心血管健康水平。

日本和部分发达国家提出建设一个没有心血管事件的健康社会,听起来好像遥不可及,但实际上可能近在咫尺,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可以充分发挥大数据基础上的AI技术,显著提高高血压的管理和控制水平。

所以,2024年的长城心脏病学大会要以创新为旗帜,以预防为目标,充分利用所有新技术、新手段,把长城会办成一个创新、预防,最终能消灭心血管疾病的大会。

转载自公众号:GWICC

阅读数: 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