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 30年|致敬中国电生理发展三十载峥嵘岁月的每一位前行者

高山不语,静水流深。

智者无言,心有日月。

是怎样的信念,穿越三十载依然声震长空?

又是怎样的力量,风雨兼程却仍然历久弥新?

谨以此文,致敬30年心律路上的每一位先行者。

在对话中追溯起搏电生理的蜿蜒成长之路,

在交流中描绘中国心律学锦绣蓝图。



7月21-23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承办的第23届心律学大会(CHRS 2023)在广州圆满召开。22日,电生理30周年特别节目——《心声》在大会开幕式后带着我们回顾了电生理发展的30载悠悠岁月。在蒋晨阳教授的主持下,方祖祥教授、马长生教授、吴书林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在现场娓娓道来当年的时光。


随着一段段尘封的记忆被唤起,有这样一种信念穿越时空扑面而来:我们为什么而奋斗?

“是前辈们殚精竭虑的学术启蒙,是后辈们前仆后继的技术创新,亦是吾辈不忘初心的砥砺前行,更是无数心律学医者始终肩负的伟大使命。”

/ 创新突围,从无到有 /

如香烟盒般的小仪器

竟能让心脏重新跳动


1972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蒋文平教授焦急地找到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方祖祥教授,提出用最快速度赶制一台小巧,并由电池供电的起搏脉冲发生器,以供一名存活时间不到两周的危急患者之需。然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心脏起搏技术尚处于实验研发阶段,且不论研制一款心脏起搏器,大多数中国医生甚至从未见过真正的心脏起搏器,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资料中了解心脏起搏器的工作原理。



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为了给病人生的希望,方祖祥教授团队接下重任,历经近三天的不懈努力,成功研制出了首部半埋植型的射频调制感应式起搏器,即在皮下埋置一个硅橡胶包封的小线圈用来接收体外发送的脉冲调制的2 兆赫射频能量,将接收到的射频调制的起搏脉冲解调后引至心肌进行起搏;体外线圈外径6 厘米,由体外脉冲发生器驱动。脉冲发生器由晶体管组成,仅香烟盒大小,内置一颗干电池供电。


“那个时候起搏器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我在三天之内做了一个简单的起搏器,通过动物实验之后,马上用于病人的治疗,现在这位病人还健在,也成为了中国应用起搏治疗年限最长的病人。”方祖祥教授讲道。


自此,我国埋藏式心脏起搏器以及各种类型的起搏产品研发工作迅速发展,并陆续为数百名患者带来福音。正逢改革开放,蒋文平教授再次找到方祖祥教授,提出了研制“食道调搏仪器”的医学构想,并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食道心房调搏术。


之后的岁月里,蒋文平教授方祖祥教授一道,精心筹办了诸多形式的培训,致力于普及多通道电生理技术,并先后完成了国内首例置入式除颤器应用、首例直流电消融治疗,开创了无创性电生理技术先河。


蒋文平教授方祖祥教授为代表的心律学前辈,怀揣着对电生理事业的一腔热情,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迎难而上,创新突围,让中国心律学在百废待兴中悄然萌芽,迸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 薪火相传,从有到优 /

教学相长规范诊疗

开启中国心律学发展新篇章


迎着新世纪磅礴的日出,心血管介入治疗也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曙光。


这期间,如何推动中国心电图诊断标准出台?怎样才能增长医师们的临床技能?也成为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胡大一教授郭继鸿教授脑海中挥之不去的问题。


在此契机下,秉承着医生救死扶伤的使命与责任,行业初创义不容辞的担当,以及对新技术的核心理念的深入剖析、字斟句酌,2008年,胡大一教授、郭继鸿教授携手诸多业内专家共同执笔,呕心创作出我国首部《中国心律学》系列著作,并于其中收录了近百篇有关心律学重大问题的文章,观点精辟,求实与求新并重,基础与临床兼顾,堪称为我国心血管和心律学专科医生案头必备的“心律学百科全书”,为我国心律学知识的普及、更新和提高奠定了基础。


随着首部《中国心律学》的问世,规范化培训和互通有无的学术交流,也成为了心律学学科能否获得认可和普及的关键因素。于是,胡大一教授投身于健康教育讲座、各地讲学等公益学术活动,并结合家人、老师在自己从医之路上给予的启发与熏陶,以及自身的美国求学经历,向众多青年医者分享自己对于医学的思考。


“从治疗到预防,从技术到人文,需要医生们不断探索、传承、发展,回归到为患者服务。”这是胡大一教授数十载从医路上始终未变的初心。


未曾止步,郭继鸿教授也相继开展了恶性心律失常治疗与猝死预防等诸多内容的讲学,主译了高教部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诊断学》等在内的40余部专著,助力这颗名为“中国心律学”的新星冉冉升起。

/ 齐心协力,从优到精 /

以科技创新触碰心律学前沿

用团队力量谱写新希望


我国每年的房颤患者超千万。


上世纪80年代,房颤手术还只能通过外科开胸的方式治疗。这种治疗方式耗时长,成功率低。为此,时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医师的马长生教授开始于1994年学习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尝试放置导管经股静脉进入心脏特定部位,通过释放射频电流有效治疗房颤。随着手术入路、病灶寻找、操作要点等难题被逐个攻破,马长生教授终于在1998年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例房颤导管消融术,开启了我国房颤射频消融术一步步追赶全球的探索之路。



在谈及探索新技术的动力时,马长生教授在《心声》节目中坦言:


“从治疗到预防,从技术到人文,需要医生们不断探索、传承、发展,回归到为患者服务。”这是胡大一教授数十载从医路上始终未变的初心。


此后,马长生教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陆续为患者进行导管消融手术治疗,截至2015年突破了10,000例导管消融手术,创造了患者技术操作死亡率为零记录。2017年至2022年间,马长生教授再次完成了9700例零死亡的房颤导管消融术,让中国房颤导管消融在技术操作、安全系数、技术培训等多个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从开胸到微创,从穿着沉重的铅衣到实现“绿色”电生理,马长生教授团队如今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提出安贞射频手术10,000例/年、全国1,000,000例/年的目标。


马长生教授表示,“我们希望从万例零死亡,到万例零并发症。零并发症或许不可能,但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目标,虽然很难达到,但我们努力向零并发症去努力。”



齐头并进,1999年,吴书林教授亦率先在国内应用心电三维电解剖标测技术,开展复杂心律失常(如房速、房扑、房颤和室速)电生理标测定位和指导射频消融临床研究及起搏器领域的相关研究。2015年,吴书林教授团队创新性提出“倒U”形导管标测消融新技术,该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国内专家学者对RVOT-IVAs的认识,为中国原创心脏电生理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


然而,心电生理创新技术的探索之路并不平坦,除了研究瓶颈亟待解决外,吴书林教授发现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出现了问题。


吴书林教授首次在《心声》节目中坦言,“我1993年到1997年淋巴细胞数值最高到45%,这让我意识到一定要多带人,把团队培养出来。” 


独行者快,众行者远。


从标测、消融到基础理论研究,吴书林教授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治愈了4万多例心律失常患者。多年来,培养的心律失常团队包含近30人,其中有14位医生能够独立完成心房颤动相关的手术治疗。同时,吴书林教授还前往各地进行讲课,致力于为中国心律失常领域培养更多的新生力量,造就更多的行业精英,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勇往直前。

/ 接续力量,从精到新 /

不负医者使命

托起患者健康“心”希望



过去漫长的岁月中,中国电生理学者敢为人先,薪火相传,历经三十年,使我国心律学发展水平跻身于世界发展前列。置身这样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能见证着中国心律学的崛起,我国莘莘青年医者倍感荣耀,也深知责任重大。


他们步履不停,接续力量,为中国心律学的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蒋晨阳教授聚焦PFA研究,与全国多位电生理专家们一同躬身入局,笃行实干,共同开启了加速国内PFA技术临床验证的征途。目前,蒋晨阳教授团队成功为20位患者开展了PFA治疗,并具有100%术中成功率。广东省人民医院薛玉梅教授则深耕心房颤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经导管射频消融及起搏器植入治疗等各类心律失常病例……


一位又一位青年电生理医者,正继往开来,托起患者健康的新希望。


正如蒋晨阳教授在节目中所说,“我们,永远不能停留在舒适区”。


成就等身,探索不止。
使命重大,责任如山。

蒋文平教授和方祖祥教授,在耄耋之年仍然发挥余热,致力于AED的普及与推广,让更多的生命之花在科技力量的护佑下熠熠绽放。


马长生教授依然以“手术匠”自谦,并立志以科技创新为底色,着手打造智能化的心血管学术平台。


吴书林教授坚信团队的力量,表示退休之后,还会继续带团队,为祖国心律失常领域培育更多杰出人才。


一代又一代的电生理医者在黑暗中不断摸索,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磨自己,谱写了中国电生理三十载的华美乐章。

厚积薄发,生生不息。


电生理30周年特别节目《心声》的呈现别有一番深意,以榜样引领前行,以奋斗书写时代,奏响了一曲中国心律学发展的青春之歌。

不负青云之志,永存赤子之心。


期待下一个三十年,我国电生理学者们再启新征程,继续书写中国电生理发展的新篇章!

以上部分截图出自《心声》短片

阅读数: 1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