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交流会|第六届北京阜外LVAD学术讨论日·术后管理要点提炼

什么是人工心脏?

人工心脏是一种使用机械手段部分或完全替代自然心脏给人体供血的辅助装置。确切来说,人工心脏指的不是全人工心脏,而是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LVAD),通过搭建起患者心脏血液的辅助流道,达到辅助心脏泵血并维持全身血液有效循环的作用。

第六届阜外LVAD学术讨论日

▼▼▼

2023年7月25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办,深圳核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orheart 6)协办的第六届《阜外交流会》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学术讨论日·术后管理专场在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中,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学术讨论会特别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现强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刘涛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陈铁男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同时,北部战区总医院刘涛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陈铁男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车京津教授富华颖教授、闫英群教授作为讨论嘉宾,一同参与探讨。学术讨论会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杜娟教授的主持下正式开启,会上,中国科学医学院阜外医院邹亮教授作为主讲者分享了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右心衰竭的预防和诊治。

Section One

何种病人会出现术后的右心衰竭?

▼▼▼

首先,邹亮教授以病人会出现术后右心衰竭的因素入手进行阐述。他介绍,早期右心衰竭(RHF)是LVAD植入术后不良临床结局的重要原因。
据数据显示,RHF仍然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在第二代设备(HeartMate II 和HeartWare)中的发病率高达40%,在第三代设备中占34%。RHF仍然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导致灌注不足、终末器官功能障碍、ICU和住院时间延长以及死亡率增加。
邹亮教授提到,引起RHF血流动力学的机制为:前负荷增加,后负荷增加,收缩力减弱,舒张功能降低。
基于上述血流动力学机制的分型,目前很多病人都存在两到三种类型,甚至是四种类型的情况。

随后,邹亮教授阐释了LVAD术后出现右心衰竭的定义:

他指出,MCS-ARC定义,RVF是在出现RVF体征和症状以及增加利尿剂或正性肌力药物需求至少72 小时的情况下诊断的。早期急性的右心衰竭是在术中发生,左室流量低,但是左室相对来说较小,术中体外循环撤不掉。

早期的右心衰竭发生在30天以内,出现腹水,颈静脉充盈状态,右房压包括静脉压>16mmHg,三项中满足两项。实验室指标,胆红素>2 mg/dR, AST/ALT, 肌酐大于正常上限的2倍, Svo2 <50% ,CI <2.2 Vmin/m2 ,乳酸>3 mmol/L,流量相比之前下降大于30%,至少满足一项。

晚期则是指LVAD植入术后30天以上出现的右心衰竭。

同时,邹亮教授围绕右心衰竭病例生理的改变,讲解了LVAD植入对于右心的影响。

LVAD本身的影响:RV处理更高前负荷的能力受到原本RV功能储备的限制,RV压力/容量超载,RV必须匹配来自LVAD产生的压力及容量,室间隔向左移动,LV减压导致的室间隔左移进一步限制了室间隔对RV功能的贡献。

围手术期的影响因素:正中开胸,低血压,低灌注,搭桥手术移植物可能会损伤,体外循环时间,液体复苏,血管麻痹。

Section Two

LVAD植入后可能发生右心衰竭的预测指标

▼▼▼

那么,术前我们通过什么来判断病人风险的高低呢?

邹亮教授提到,以下相对最稳健的变量可提供参考:高CVP、低RVSW1、低MAP、高INR、WBC、NT-PrOBNP、RV功能定性评估、RV/LV、RVFWLS.术前机械通气或RRT。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但也有研究表明已发布的预测因子均未成为独立的黄金标准,需要采用综合方法。提倡结合从超声心动图和肺动脉导管中获得的患者特异性指标和以RV为中心的指标来预测。

邹亮教授介绍了一项比较常用的LVAD植入术前的风险评分——Heartmate3™评分(如下图):

Section Three

LVAD植入后右心衰竭的诊治

▼▼▼

邹亮教授还通过分享文献、资料,向大家分享了LVAD植入不同阶段对于右心衰竭的优化策略。

术前的注意事项:

减轻前负荷,增加收缩力,降低后负荷。术前静脉压小于15mmHg,但实际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术前调整的数值一般小于5mmHg。术前前负荷的管理是最重要的,小剂量血管活性药物为主。目前的指南不推荐术前应用降肺压的药物,并不能降低术后右心衰竭的发生。

术中的注意事项:

应关注减少体外循环时间,减少术中输血的风险,减少血液制品的输送,优化泵速,既要满足左室的卸负荷,又要减少室间隔过渡向左偏移对右心的损害。

术后的注意事项:

整体和术前类似,应注意优化前负荷,增加收缩力,降低肺阻力,从而维持灌注的基本指标。

随后,邹亮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维持生命体征参数以及监测的基准值。

  • 泵流量:满足CI>2.2L/min/m²;Target pump flow index: 2.0-2.6 L/min/m²。(目前国内使用的几款泵都具有流量校准的功能)

  • 功耗和流量成线性关系,趋势更重要。(根据功率估测的流量与超声估测流量在4-6/min流量下存在15%-20%的差异)

  • 心率/律则为80-100次/分 窦性心律、AF和传导阻滞不能耐受 (尽早复律)、心房起搏。

  • MAP为75-90mmHg(个体化差异取决于灌注水平),早期渗血较多情况下也不能<60mmHg。

  • CVP为早期<5mmHg,尤其是拔管前,后期可根据右心情况评估原则上<8mmHg。

另外,邹亮教授细致地讲述了泵速的调整原则,他指出原则早期应优化血流动力学,满足灌注低转速为初始转数;中期应清醒拔管、活动量增加可根据减负荷以及右心状态增加转数;后期出院后,应根据活动强度增加可考虑增加转数,同时心脏恢复情况可以考虑减转数。

而后,邹亮教授结合指南思路图,根据Cardiac Index的数值,提供了一个早期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判断的标准,分析低血压、高血压的相关情况。

最后,邹亮教授通过文献列举病例细节,详尽地介绍了LVAD植入后早期右心衰竭管理流程,分析了引起室颤可能性的常见原因,提出了根据心脏节律性,纠正代谢紊乱,评估后负荷,前负荷及MAP等来做出判断及相应处理的诊治建议。

学术讨论

共话左室辅助植入热点话题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讨论环节诸位专家围绕LVAD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关策略和因素展开了细致地探讨,共同呈现了一场内容详实、观点鲜明的学术讨论会。

刘涛教授结合北部战区总医院LVAD手术病例情况,表示LVAD术前风险因素的考虑工作,对于术前患者评估有很大意义;

陈铁男教授以血压偏低的患者情况入手,提出了如何降低前负荷过程、生命维持、术后肺动脉压及心排量的监测、均动脉压的标准适用LVAD设备、抗凝策略等相关问题;

杜娟教授则在深入了解病人情况之后,围绕治疗用药、病症分析、抗凝策略,就陈铁男教授团队提出的问题予以回答。杜娟教授指出,心衰病人,如果灌注压不能满足基本灌注,还是要应用一些小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包括多巴胺,去甲等,尽可能优化前负荷,包括IABP。

本次学术讨论会聚焦术后管理,内容丰富、观点层层递进,集专家之见解,通过充实的临床经验分享,多元的理论、数据交流,亦为多学科的同道提供了相应的手术策略与预后指导。

每期一主题,共享阜外经验,共探LVAD热点话题。

阅读数: 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