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是一段发生在202211月到2023年6月的故事。而对于文中的主人公来说,故事的开始,或者可以追溯到更早。
严道医声网有幸倾听、见证并参与其中,希望用文字记录下一段旅程。能够看到这一段生命春寒料峭中重新绽放出希望我们由衷欣喜。

望这篇文章,被更多需要的人看到。


/ 一面锦旗 /


或许陈先生的爱人自己也没想到,她还能恢复正常生活。甚至在家人的陪伴下站在主治医生面前,亲手为他递上一面锦旗。


2023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董念国教授团队又收到了一面来自患者的锦旗,红丝绒布面上,“医德高尚医术精,救命之恩永不忘”的烫金大字熠熠生辉。

锦旗之下,是陈先生的爱人正式宣告结束了两年的卧床生活,从一名终末期心衰患者变成了一个正常人。

这14个字,不仅是对董念国教授团队高超医术最真诚的赞许,更是他们一家人对董念国教授团队救命之恩的浓缩。

故事要从去年11月前说起。

/ 她应该去做心肺移植 /

“你爱人这个我们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还是抓紧转院去上海的医院做心肺联合移植吧。”
——这是2022年11月9日陈先生去看专家门诊时,医生给陈先生下的最后通牒。


他以为这家医院能给予他和爱人最后一线生机,可事与愿违。一时间,绝望和无助主导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陈先生不由得站在专家门诊办公室门口,久久不愿离去。


他不知道怎么办,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病房里等待消息的妻子,只能站在那里,默默地看着专家接待下一位求医心切的心脏病人。

好在医院里一位好心人注意到了陈先生的无助,主动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了他。


彼时,他的爱人就躺在不远处的病房内,靠吸氧和输液维系着日益衰弱的生胸闷、气喘、心慌、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下肢水肿……心衰末期与肺动脉高压的症状叠加,无一不在叫嚣着向身体发出最后的警告。
可是,心肺移植何其艰难。

抛开手术费用的顾虑,等待供心供肺的时间、超高的手术难度及心脏和肺两大器官的排斥反应可能不同步发生,带来监测和对症治疗困难,尤其是肺部手术后极易发生感染,大大地影响着术后的长期生存率……


这些陈先生不是没有了解过,想到这些,再看看病床上的妻子,他默默的躲在旁边不知道大哭过多少次,他绝望、痛苦、伤心、无助……他最后还是强装镇定的回到爱人身边,鼓励她会没事的,他会想尽一切办法救治她,不管付出什么代价。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是农历新年。


病情不能继续耽误,但爱人的身体明显已经无法负担得起任何劳苦的奔波了。


难道真的就只有这一条路了吗?
去上海,又该找哪位专家呢?


过完春节,陈先生决定要继续为妻子的病找到合适的医生进行救治,所以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情,联系了留给他电话的好心人,希望帮忙联系可以做心肺联合移植的专家。好心人本以为他妻子可以接受人工心脏。因此就把陈先生妻子的病历发送给所有她认为有希望解决陈先生面对的问题的心血管专家。


一通咨询下来,各位专家给出了两个方向:
1.从检查报告上来看,的确需要心肺联合移植,不能做人工心脏。
2.患者肺动脉高压还在可控范围内,或可行心脏移植手术解决问题。
不过,无论是心脏移植还是心肺联合移植,都需要陈先生带着爱人到专家所在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治疗方案。

与此同时,陈先生也在按照主治医师的建议,将妻子的检查报告带往上海,打听其它可行方案。

综合所有信息之后,摆在陈先生面前的选择同样有两个:
第一,转院至上海先进行肺部治疗,但并不确定上海的医院能否做心肺联合移植?如若不行需再次转院。如此,对妻子的身心又是一次巨大的折磨。
第二,前往武汉协和医院寻求董念国教授进行心肺联合移植,但路途较远,导致危险系数可能加大。

去上海?还是去武汉?
先治疗肺动脉高压?还是去武汉进行心肺联合移植?

作为一家之主,最终的抉择要由陈先生来下。

/ 她在等心脏移植 /

毋庸置疑,陈先生选择了后者。

做出决定之后,陈先生当即为妻子办理好出院手续,联系120救护车马不停蹄赶往武汉。抉择难分福祸,这无疑又是一次“押宝”,只不过这次,陈先生和他的家人更坦然了。

因为无论成败,陈先生和他的家人都做好了接受结果的准备。


出发前,陈先生通过微信,向给予他帮助的好心人发送了一张他们一家人在医院电梯间的合影,并配上了这样一段文字:

我们家及我老丈人一家全家已达成一致,不管我爱人这次成功与否,至此我们已无怨无悔,做好了全部的心理准备!因为我们已经得到全国最权威医生的救治,得到您这样的贵人的鼎力帮助,即使不成功,我们全家都很宽慰。如果成功了,我想这也是个成功的典范,最起码让我们这些普通百姓感受到了爱在人间!!

满载着爱意与期望,陈先生一家人来到了武汉协和医院。

入院后,董念国教授团队随即为陈先生妻子完善了相关辅助检查。陈先生的妻子被明确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扩张期,心功能IV级,终末期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左室血栓形成,二尖瓣轻至中度关闭不全,三尖瓣轻至中度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肺水肿,节段性肺不张,肺部慢性炎症,肝淤血,肝静脉增宽,肾结石。

经过全科讨论后,董念国教授团队认为患者肺的氧合功能良好,属于动脉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力升高和左心功能显著相关,但患者左心功能极差,且近期心衰症状频繁发作,肺水肿严重,病情危重,维持艰难,随时可能发生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甚至猝死等风险。


心脏移植手术指征已经非常明确,且未见明显手术绝对禁忌,董念国教授团队遂决定为其开展心脏移植手术。

终末期心衰患者匹配的供心极其不易。


即使确定了手术方案,陈先生和妻子不可避免的需要进入漫长的等待过程中。不过,这也为董念国教授和团队预留了充足的调整时间。

等待供心的过程中,董念国教授和团队也在积极的使用药物帮助陈先生妻子改善心功能和肺高压状况,将养身体状态,以更好地应对心脏移植手术。

“我老婆这几天在这边情况蛮好的,能吃能喝,也不吐了,体重也上来了。”


“经过这一段时间在这边的治疗和调理,她肺动脉高压力没问题了,可以单独做心脏移植。目前就是等待心源。”


“之前已经匹配了3个心源,但质量不好,遇到质量好的,她又真菌感染了,安排给别的患者了。后面等她感染好了,估计很快就能手术了……”

从陈先生与好心人的聊天信息中不难看出,事情在向好的态势发展,希望越来越大。

时间来到2023年4月26日。

经CORT系统分配,陈先生妻子幸运地等来了一颗供心,董念国教授团队随即成功为其实施了原位心脏移植手术。

术后一天即拔出气管,随即进食,肺动脉压力亦和预期一样迅速下降。术后常规抗排斥、预防感染等治疗也一切恢复顺利。

经过观察治疗和康复,陈先生妻子顺利出院。

1个月后,陈先生带着他的妻子再次回到了武汉协和医院复查。


不同于初见时的虚弱不堪,只能卧床吸氧,这一次,陈先生的妻子已经回归正常,并亲手为董念国教授递上了一面写满感恩与认可的锦旗。

/ 生命与希望终将相逢 /

陈先生一家出发去武汉的时间在今年2月。

2月,一切尽是春寒料峭。
依旧刺骨的冷风让发生在这个世间的许多事情都附着上了一层刻骨寒意,但乍暖还寒的气温却又预示着春天带着暖意稳步走来,寒意之下孕育着新生。


如同这则故事一般,一位满身落寞的患者家属毫无保留地将希望托付给一家尽职尽责的团队,在料峭的春天里开出一朵生命之花。



前文未曾提到的是,陈先生和他的爱人都是34岁,有一个可爱的孩子。


一次性命相交,挽救的不仅是一个人,更是一个家庭。

资料显示,国内心脏移植患者最长生活年限已达23年,且患者至今状态良好。在今天,无论是心脏技术还是我国整体的医疗水平,较过去都有了巨大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很难不让人去设想,陈先生的爱人也能延续这样的奇迹。而她的孩子、丈夫、以及父母也将在此期间与她共度美好生活。


如今医学诊疗水平飞速发展,左心室辅助装置、全人工心脏陆续进入临床,AI在各个领域飞速发展,其中就包括心脏病学。

未来心衰治疗将会步入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我们未可知。
但患者势必将获得更多有效的、先进的、前沿的诊疗方法,这一点是确定的。

信息透明的时代,董念国教授团队在心脏移植领域的“知名度”已然无需赘述,无论是成人心脏移植还是小儿心脏移植,董念国教授和他的团队都排在了国内乃至国际前列。

作为领域内的权威专家,董念国教授自然深知创新对心衰治疗发展的重要性,他也在积极地投身于医学创新的怀抱,希望让心衰患者得到更多元的诊疗选择。

温血转运系统、
体外心室辅助装置、
经皮心室辅助装置、
可控性定量心房分流器
……


一项项与心脏移植、心室辅助装置相关的创新器械,在董念国教授牵头开展的医工合作中陆续问世,补充或填补着国内心衰治疗领域的空白栏。

除了培养更多能从事心脏移植手术的人才,董念国教授正在深耕着一个创新愿景:希望从心血管外科临床诊疗中发现为题,以临床医生为中心提出创新概念,再通过医工结合由临床医生主导产学研合作,进行设计研发,最终形成系列临床转化产品,将他的经验上升的可普及的技术,从而能福泽更多的患者。

但这只是医生的角度。

这个世界很大。

也许在无人注意的角落,也许在我们的很多专业医生触及不到的地方,也许很多处于信息“盲区”的患者和他们的家属,同样在面临着与之前的陈先生类似的困境与选择。

如何让每一位像陈先生爱人一样的患者都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救助?

就当下而言,即使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医生与患者之间、患者与最及时的治疗之间,依然存在着一定的信息差。

站在患者的立场,如何才能找到那座桥梁,通往真正得到救治的通道?

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愿更多患者,得到及时救助;愿更多有需要的生命和家庭,能够被挽救。希望以下信息,能够帮助到您:

董念国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心研所所长。

门诊时间:

董念国教授:周二全天
      周四上午

张 菁教授:周一全天

协和医院主院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

邮编:430022

电话:

027-85726114

027-85351611

阅读数: 6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