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跻身科技量值全国百强!

新突破  新起点

近日,2022年度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暨2018-2022五年总科技量值结果发布。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跻身科技量值百强榜,位列全国第64位、全省第3位,2018-2022五年ASTEM全国排名第86位。


2022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研究对象覆盖全国1644家三级医院,此次发布综合及31个学科前100位医院。据介绍,中国医学科学院于2018年首次创立科技量值(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Metrics, STEM)概念,迄今已历经六年研究发展历程,由医院评价、学科评价拓展至院校、人才、团队、平台、项目评价,形成STEM品系。评选排名结果,是对学科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反映。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张震主任介绍,自建科以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坚持“创新驱动”理念,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大力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科研积极性,学科科研氛围不断增强,科研立项水平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论文数量增长迅速。


寻找疾病特点创新设计计算公式,实现房颤消融个体化、精准化,将慢性房颤患者的一次性射频消融成功率提高至80%~90%;启动区域性胸痛救治研究,“破解”心梗高效救治“密码”;开拓“智慧诊疗”路径,打破植入型电子器械与冠脉支架术后随访时间、空间“屏障”……近年来,心血管内科团队在研究层次的深度、学术影响的力度上,实现“零的突破”到“质的飞跃”,打破了诸多临床诊治“瓶颈”。 




在成都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指引下,心血管内科学科发展聚焦严重危害健康的心血管重大疾病、多发病作为主攻的科研方向,不断优化顶层设计,持续集中优势资源,建立起专职科研人员与兼职科研项结合的管理制度,在保持临床与基础深度沟通的同时,与西南交通大学强强携手开启“医工结合”新篇章。

近三年来:

  • 获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立项2项 

  • 承担其他省、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

  • 参与指南共识9次。

  • 累计发表SCI论文90篇,累计因子299.9分。

  • 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试验基地,承担药物GCP项目7项,器械GCP项目3项,牵头多中心临床研究6项。




以科研力破技术“瓶颈”


心衰病人到终末期,能拯救心脏的方法不多,而心脏移植的难度更大。虽然“再同步化治疗”(CR)能够改善心衰,但它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因为局限性,对30%的患者没有用。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徐俊波,也是心血管内科领域的一名专家。“之前左心辅助装置几乎被国外垄断,国内可用产品非常少。”他认为,如果能够打破这个困扰国内同仁已久的“瓶颈”,对心衰患者来说将看到新的希望。通过医工结合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高难的问题,是一条能够走得通的路。”


由此,医工结合项目——“心室外机械辅助的生物力学及血流动力原理”于2021年诞生。该项目由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和西南交大合作申报,最终目标是要研究出一款安置在胸腔内的心脏辅助装置,用以改善心衰问题并最大限度避免出现脑梗等并发症。


为实现科研突破,院校双方派出了实力强劲的专家组建研究团队,涉及临床医学、材料学、电磁学和工程学多个领域。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和密切配合,目前已申报17项国家专利,授权4项发明专利和7项实用新型专利。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也是向“卡脖子工程”发起的一项挑战。尽管距离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这丝毫不会影响研发团队的信心和决心。因为他们相信,在科研工作上抱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最终定能实现治疗瓶颈的全线突破。


以科研找到“解题”思路

心肌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急危重症,致死、致残率高,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报道,我国心肌梗死死亡率总体仍呈上升态势,现有心肌梗死救治体系和救治技术下,心肌梗死死亡率尚未出现下降的拐点。


作为区域心血管疾病诊治“排头兵”,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启了一项长达八年的研究——《心肌梗死生命周期关键节点的干预措施研究》项目。希望从临床和基础两个方面入手,完成心肌梗死生命周期关键节点的干预策略的系统性研究,从而破解困扰心肌梗死救治所面临的难点,以全面提升救治成功率。


在这期间,作为成都市心血管质控中心挂靠单位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牵头对成都地区96家各级医疗机构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并统计分析救治现况,而这也是国内首个针对该类疾病的区域性调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首席专家蔡琳表示,通过这种区域覆盖性的调查,帮助找出了本地心肌梗死救治的一些“症结”,“归根结底,首先是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胸痛救治体系,保障各级各类医院同质化提升,才能为患者高质量救治托底。”


作为云贵川首个获得认证的“国字号”胸痛中心,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首先是致力于建立完善、规范的胸痛救治流程。发展至今,急性心梗平均入院至导丝通过时间(D-to-W)时间的国际标准为90分钟以内,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平均时长为69.2分钟。自身发展,只是其中一环。在市卫健委等主管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不断完善的“三院经验”升级为可复制的“成都经验”,成为了构建急性胸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重要基石。


急性胸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成都模式高效运行之下,心梗患者救治带来显著改变:成都地区STEMI再灌注治疗率达85%,急诊PCI治疗的平均D-to—W时间约为72.4分钟,成都地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院内死亡率从2019年的6.1%降低至2021年的4.8%……


以科研改变未来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与冠脉支架、左心耳封堵伞等其术后需要定期进行参数测试及调整,每4-10年还需予电池更换。术后规范化的随访管理,是患者获得最优临床救治效益的保障。


但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型三甲医院行CIED植入术后1年内门诊随访率仅为55.7%,四川地区术后规律随访率为60.6%。随访率有限和随访方式有着密切关联:当前最主要的随访模式是诊室随访——患者遵循医生建议的随访日期前往医院,由具备CIED程控能力的专科医生进行面对面诊疗。


不过,目前CIED随访门诊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型三甲医院,大多数县域医院未设置CIED随访门诊,而这主要是由于具备CIED程控能力的专科医生数量就较少,且主要集中于三甲医院。


如何突破CIED患者术后管理面临的种种问题?


一方面,致力于自身突破——由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刘汉雄主任研发的一套用于心脏起搏器尤其是CRT个体化参数优化的方法,能使患者从起搏器的治疗中更多获益,已成为医院独具特色和亮点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随访管理方式。


另一方面,是着力于打破屏障——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与电信运营商及主要生产CIED设备的厂商联合组队探索,计划建立一种普适性高、覆盖面广、依从性佳、个体化强、安全有保障的CIED术后随访管理的新体系。两年前,三方联合开发的5G远程程控技术正式面世——即通过通信网络,实现对患者CIED的远程测试及参数调整。



2020年9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相关研究课题组在全球首先应用该技术实现了CIED的远程程控,并在业内最权威的国际大会上报道了这项应用。其后的近2年时间内,课题组完成了CIED远程程控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初步印证,建立了远程程控流程的初步框架,并对四川省13个点位的325名CIED患者展开现状调查和远程随访管理。


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心血管外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达到7篇,其中SCI论文6篇。近期,团队关于心脏起搏远程程控的相关学术论文被《2023 HRS/EHRA/APHRS/LAHRS专家共识声明:远程设备诊所的实践管理》正面引用。此类由多国心律协会联合发布的共识,为目前国际业界公认的最具影响力、影响范围最广的专家共识。


本次研究成果的引用,标志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远程管理得到广泛认可,有望就此开启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随访工作“新纪元”。


科研,仍将以人为本

“医学科研的根本目的是高质量满足患者需求,这也将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徐俊波表示,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成都市高水平临床重点、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主干”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将继续以推动医学科技发展为己任,响应国家科技评价改革要求,尊重医学科技发展规律,遵循基本原理原则,围绕打造集“预防—治疗—康复—随访”为全链条结构的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深入实践,全心全意守护患者全生命周期健康。




图/文:心血管内科  

审核:心血管内科  张震

编辑制作:宣传统战部


阅读数: 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