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尹春琳主任带领的心血管内科团队,在北京阜外医院吴永健主任团队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魏来教授的指导和宣武医院各科室部门全力配合下,再次使用杰成医疗(健适医疗成员企业)的经血管介入生物主动脉瓣膜系统,成功为三位高危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手术。
手术由心内科尹春琳主任带领、吴永健主任、魏来主任共同指导,在王宇彬、高敬、夏经钢主任医师、谭静、桑城副主任医师、武德崴和陈阳博士等组成的心内科团队,以及心内科病房、超声、重症监护室、麻醉手术室、导管室、放射影像科、护理团队等扎实功底的多学科医护团队共同协作下完成。本次手术展现了新一代健适杰成瓣膜系统独有的操控技术和优秀的临床表现,利用充足的术前判断,将瓣膜轻松放在了最佳的位置,术后反流即刻消失、无瓣周漏。随着该系统临床研究的稳步进行,越来越多的患者将从中获益,能够得到最优的TAVR治疗。
病例介绍一
患者1情况:男性75岁,主诉因“间歇性胸闷、气短5年,加重6月”入院。患者5年前快走后出现活动后气短,伴胸前区疼痛,休息数分钟后缓解,于外院检查考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未予治疗。患者平素胸闷、气短,静息状态下仍呼吸困难。6月前症状加重,活动耐量较前下降,余症状同前。
术前动脉CT评估:
1.患者主动脉瓣三叶式,瓣叶基本等大,瓣叶增厚,左无瓣瓣叶游离缘轻微钙化。
2.患者主动脉瓣环周长折算直径约27.3mm。
3.患者双侧冠脉开口高度可LCA:15.7.mm,RCA:12.5mm;右侧冠脉、左侧冠脉及分支中度钙化。
4.患者术中建议造影角度RAO:6°,CAU:11°(其它参考角度如下图)。
5.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散在钙化;降主动脉及双侧髂总髂外动脉重度钙化;双侧髂总髂外动脉走行稍迂曲。
术后心电图:房性早搏,电轴左偏,QRS低电压,无特殊。
术前CT评估
瓣环
升主动脉
角度
外周入路
手术策略
患者为老年男性,诊断为主动脉瓣中重度反流。术前CT提示主动脉瓣瓣环直径27.3mm,选择杰成28mm瓣膜,该患者手术难度在于:1.患者有冠心病史,已放置5个支架,术中易心脏缺血2.患者双侧髂总髂外动脉重度钙化,双侧髂总髂外动脉走行稍迂曲,入路不易。患者为单纯反流,无需球囊预扩张,术中建立轨道后实现定位件的正确入窦,精准释放瓣膜,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球囊后扩张,主动脉反流患者,一旦纠正后,其血压可能会上升明显,术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
手术过程和结果
术中采用全身麻醉,经股动脉穿刺建立血管通路,患者为单纯反流患者,无明显钙化,无需球囊预扩张,术中建立轨道后直接将输送器送入主动脉瓣目标位置,轻松实现定位件的正确入窦,后成功释放28mm瓣膜。经DSA造影和超声等综合评估显示瓣膜释放位置完美,瓣膜工作稳定,人工主动脉瓣瓣环内无反流,少量瓣周漏,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
手术过程
主动脉根部造影
定位件入窦
瓣膜释放
最后造影
病例介绍二
患者2情况:男性73岁,主诉因“彩超发现主动脉瓣大量反流5月”入院。患者5月前因新冠肺炎于ICU行床旁心脏彩超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新冠感染康复后,于阜外医院复查,常规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右冠瓣脱垂,主动脉瓣大量反流。
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扩大、左室壁肥厚、主动脉瓣钙化、二尖瓣后叶钙化、主动脉瓣反流(重度)、二尖瓣反流(轻度)、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术前心电图: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诊断: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反流(重度)、高血压3级极高危、甲状腺功能异常、高血脂症。
术前动脉CT评估:
1.患者主动脉瓣三叶式,瓣叶基本等大,瓣叶不厚,瓣叶未见明显钙化。
2.患者主动脉瓣环周长折算直径约27.5mm。
3.患者左侧冠脉开口高度低LCA:4.6mm,左冠瓣瓣叶长度约11.9mm;右侧冠脉开口高度可RCA:15.1mm。
4.患者术中建议造影角度RAO:4°,CAU:20°(其它参考角度如下图)。
5.左室流出道稍凸出。
6.降主动脉及双侧髂外动脉走行稍迂曲;主动脉弓、腹主动脉及左髂总动脉轻微钙化;双侧髂总动脉局部增宽。
术后心电图: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
术前CT评估
瓣环
升主动脉
角度
STJ
LCA
手术入路
手术策略
患者为老年男性,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反流。术前CT提示主动脉瓣瓣环直径27.5mm,选择杰成J-Valve 31mm瓣膜,该患者手术难度在于:患者左侧冠脉开口高度低,LCA仅4.6mm,冠脉阻塞风险高。患者为单纯反流患者,无需球囊预扩张,术中建立轨道后实现定位件的正确入窦,精准释放瓣膜,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球囊后扩张,主动脉反流患者,一旦纠正后,其血压可能会上升明显,术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
手术过程和结果
术中采用全身麻醉,经股动脉穿刺建立血管通路,患者为单纯反流患者,无明显钙化,无需球囊预扩张,术中建立轨道后直接将输送器送入主动脉瓣目标位置,轻松实现定位件的正确入窦,后成功释放31mm瓣膜。经DSA造影和超声等综合评估显示瓣膜释放位置完美,瓣膜工作稳定,人工主动脉瓣瓣环内无反流,无瓣周漏,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
手术过程
主动脉根部造影
定位件入窦
末次造影
病例介绍三
患者3情况:男性76岁,主诉因“活动后胸闷,喘憋10月余”入院。患者10月余前活动后出现胸闷、喘憋,表现为约步行200-300米或者爬楼2-3层即会出现上述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完善心脏超声示:主动脉瓣反流。既往:高血压病史15年、阵发性房颤1年,2次行左肾囊肿切除术。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扩大、左室壁肥厚伴节段性运动异常、主动脉瓣钙化、二尖瓣后叶钙化、主动脉瓣反流(重度)、二、三尖瓣反流(轻度)、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主动脉窦及升主动脉扩张。
术前CT评估:
术前CT评估
瓣环
升主动脉
角度
STJ
手术入路
手术策略
患者为老年男性,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反流。术前CT提示主动脉瓣瓣环直径27.5mm,选择杰成28mm瓣膜,该患者手术难度在于:瓣环尺寸大,横位心,导致瓣膜定位困难,容易移动,患者为单纯反流患者,无需球囊预扩张,术中建立轨道后实现定位件的正确入窦,精准释放瓣膜,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球囊后扩张,主动脉反流患者,一旦纠正后,其血压可能会上升明显,术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
手术过程和结果
术中采用全身麻醉,经股动脉穿刺建立血管通路,患者为单纯反流患者,无明显钙化,无需球囊预扩张,术中建立轨道后直接将输送器送入主动脉瓣目标位置,轻松实现定位件的正确入窦,后成功释放29mm瓣膜。经DSA造影和超声等综合评估显示瓣膜释放位置完美,瓣膜工作稳定,人工主动脉瓣瓣环内无反流,少量瓣周漏,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
手术过程
主动脉根部造影
定位件入窦
瓣膜释放
释放后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