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Asia是美国心脏病学会(ACC)2021年创办的一个全开放获取的期刊。期刊以亚洲人群为中心的心血管问题、亚洲具有竞争优势的跨学科研究以及亚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比较研究为导向,重点关注临床研究,包括随机临床试验、队列研究等。期刊还鼓励在临床前模型、新假设的概念验证、新机制和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该领域的前沿基础发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脏中心主任王建安教授为JACC: Asia创刊主编。
7月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23)举办期间,特别设置“JACC Asia@CIT2023亚洲心血管科学创新论坛”,汇聚国内顶级心脑血管病专家,聚焦亚洲心血管科学领域的最新突破与挑战,开启了一场前沿创新研讨。
本次论坛邀请王建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赵冬教授担任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鲁向锋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荆志成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涂圣贤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桢玥教授、北京天坛医院王伊龙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静教授共同参与讨论;王建安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建军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陈明龙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甘肃省人民医院曹云山教授分别带来主题讲课。
王建安教授:《JACC:Asia》杂志进展
王建安教授介绍,《JACC:Asia》是JACC家族的第一份区域性期刊,为开放获取的双月刊。期刊的愿景在于发现鼓励亚洲心血管专业医师的贡献、促进亚洲心血管医学的研究发现,并将亚洲研究转化成全人类的普遍福祉。
杂志的审稿流程包括提交、杂志内部审核、同行评审、编辑会议、统计评审和初步决定。据统计,从2021年2月杂志创刊到2023年3月,目前共收到958份稿件,录入率为14.3%,平均评审时间25天。针对原创性研究的分析显示,90%为观察性研究,14%为国际研究,62%为多中心研究,54%为前瞻性研究,62%为注册研究,平均样本量为6312。可见,仍需要更多的实验性和创新性研究,杂志鼓励更广泛的合作,特别是跨大洲的比较研究。
根据PubMed检索,引用率最高的5项研究分别是:
D Zhao: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sia (JACC: Asia. 2021 Jun, 1(1)1-13)
由于目前尚缺乏亚洲CVD流行特征的综合数据,本文就亚洲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作一概述,并阐述了目前和未来在亚洲国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挑战和要求。
O Kwon and DW Park:Antithrombotic Therapy Aft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o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in East Asian Populations (JACC: Asia 2022 Feb, 2 (1)1-18)
最佳的抗血栓策略是ACS或PCI管理的基石,平衡缺血和出血的风险是关键。与高加索种族患者相比,东亚患者在抗血栓治疗期间具有减少的抗缺血益处和增加的出血风险。一刀切的方法不适用于ACS或PCI后东亚人的抗血栓治疗;因此,需要通过定制的、潜在的动态策略以及基于个体风险的治疗计划来仔细评估血栓形成风险与出血风险。评估不同策略或研究药物的积极临床试验可能会改善当前抗血栓策略的风险-效益平衡。
Sangwoo Park, Seung-Jung Park, et al: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JACC: Asia. 2022 Apr, 2 (2))119-138)
随着PCI技术的进步,左主干PCI术后的临床结局逐渐改善。左主干PCI的临床实践和当前证据之间仍然存在未满足的需求。应强调更好地制定血运重建选择和PCI优化的决策,以改善LMCA疾病的结局。进一步的研究将提供证据来解决左主干PCI上的焦点问题。
Cheol Hyun Lee, Taku Inohara, et al: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in Asia: 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JACC: Asia. 2021 Dec, 1(3))279-293)
鉴于亚太地区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TAVR领域正在迅速扩大。TAVR患者在临床、解剖和手术特征方面存在显著的种族间差异。在亚洲,TAVR的使用存在特定的人口和医疗保健系统的相关挑战。未来对种族/民族差异的研究可以帮助优化亚太国家的TAVR手术。
Yutao Guo, Hao Wang, et al:Photoplethysmography-Based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es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Prediction: A Report From the Huawei Heart Study (JAGC: Asia. 2021 Dec, 1(3)399-408)
当前的可穿戴设备使得能够检测心房纤颤(AF),但是基于机器学习(ML)的方法可以促进AF发作的准确预测。本研究旨在开发、优化和验证一种基于ML的模型,用于实时预测AF高风险人群的AF发作。Huawei Heart研究是一项使用基于光电容积描记(PPG)的智能设备进行的一般人群AF筛查研究,作者基于此开发了基于ML的AF发作的主要预测模型,并发现基于PPG的ML模型可表现出良好的AF提前预测能力。
CH Lee, CW Nam,YK Cho.et al:5-Year Outcome of Simple Crossover Stenting in Coronary Bifurcation Lesions Compared With Side Branch Opening (JACC: Asia. 2021 Jun. 1(1)53-64)
分叉病变简单交叉支架置入术后的最佳侧分支(SB)治疗策略仍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单支架策略与单纯交叉与附加SB开放手术在左主干(LM)和非LM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中的长期结局。研究从COBIS(冠状动脉分叉支架植入术)III登记研究中选择接受分叉病变(包括LM)单支架策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并将其分为单纯交叉组和SB开放组。研究发现,与额外的SB开放手术相比,单支架策略与单纯交叉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长期临床结局是可接受的。
王建安教授表示杂志还进行了数次征稿,其中一次为今年6月推出心血管疾病中的种族差异。杂志积极寻找具有亚洲特色、新颖、高质量且符合伦理的稿件,以及亚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比较研究,临床前模型、新假设的概念验证和前沿基础发现也将受到欢迎,杂志期望所发表的研究是能够影响临床实践的。最后,王建安教授预告了杂志今年的训练计划,以及即将发表的亚太地区冠脉生理学实践的专家共识,并对各位主编的长期支持表示了衷心感谢。
陈韵岱教授:生理学与影像学引导下的血运重建——2023年最新进展
陈韵岱教授表示,冠脉生理学发展到今天,目前在CVD的诊治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冠脉生理学检查可以筛选高危患者、精确评估PCI指征并且评估PCI的疗效。对于狭窄病变,CT-QFR可以作为导管室的守门员作用。
TARGET是我国一项在稳定性CAD中开展的CT-FFR多中心研究,于今年5月在《Circulation》发表,研究发现:与标准治疗相比,CT-FFR治疗组接受有创冠状动脉造影术而无阻塞性CAD或有阻塞性疾病而未接受干预的患者比例显著降低(28.3% [119/421] vs 46.2% [223/4831; P <0.001);CT-FFR组接受血运重建的患者多于标准治疗组(49.7% [302/608] vs 42.8%[260/608];P=0.02);1年时MACE无差异(风险比,0.88 [95% CI,0.59-1.301)。
另一项中国研究FAVOR III China则证实,QFR引导下的PCI可改善预后,其中,QFR组1年MACE发生率风险降低35%,2年MACE风险下降34%。ISR-RESTORE-ISR CHINA研究则探索了QFR引导下药物球囊的使用,其发现,DCB血管成形术后QFR值与IS复发独立相关。最佳QFR临界值为0.90,预测IS复发的敏感性为0.94,特异性为0.56,准确性为0.79。
FLAVOUR研究是一项研究者发起的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的国际研究,其比较了FFR引导的PCI策略与IVUS引导的PCI策略在中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的有效性,该研究中,IVUS组在主要终点上不劣于FFR组,且无论是药物还是PCI治疗组,IVUS组和FFR组的主要结局均无差异。FORZA是一项单中心、前瞻性、1:1的随机试验,旨在比较OCT引导和FF引导在血管造影中间型冠状动脉病变(AIL)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发现OCT引导与MACE或显著心绞痛复合发生率较低相关。FFR引导与更高的医疗管理率和更低的成本相关。展望未来,多模态影像下的冠脉生理学检查有望进一步精准评估心肌存活参数、指导CVD的介入治疗,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进步。
李建军教授:脂蛋白(a)与心血管疾病
李建军教授指出,由于心血管疾病在全球及中国仍高发、LDL-C的理想管理仍存残余风险、心血管残余风险机制不完全清楚,而Lp(a)与CVD发病相关证据增加,且目前对Lp(a)认知有限且欠系统,Lp(a)是近年来血脂领域乃至心血管学界的关注热点。
2021年《JACC:Asia》发表了Lp(a)与CVD关系的中国专家声明,其综合中国证据推荐30mg/dL为中国人群Lp(a)风险增加切点。2022 ESA共识阐述了Lp(a)与CVD关系现状与七大要点;《2020英国心脏学会专家共识》则提出了三种Lp(a)水平危险分层。近年来多个CV学会发布Lp(a)的专家共识提高了在该领域的认知。
Lp(a)与CVD风险高度相关的最新临床证据不断涌现。无论是否接受他汀,Lp(a)>50mg/dL均增加事件风险,Lp(a)水平与MACE风险独立相关。低LDL-C和低炎症减弱Lp(a)升高带来卒中复发风险。中位4.4年随访期基线和随访Lp(a)测量值无显著变化,提示单次测量即可预测CVD风险。Lp(a)在FH患者中预测MI风险价值与LDL-C相当,血Lp(a)水平>180mg/dl者CVD风险与HeFH相当,《2019 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首次将Lp(a)列为风险评估因子。
Lp(a)与血管及心脏瓣膜钙化相关亦出现新证据。最新研究发现Lp(a)具有促动脉血管钙化作用及可能的机制,中国人群研究提示Lp(a)升高显著增加冠状动脉钙化严重程度,美国研究证实Lp(a)升高和冠脉钙化与ASCVD风险独立相关。欧洲研究则发现Lp(a)水平与新发主动脉瓣钙化相关但与其进展无关。
降Lp(a)水平现尚无特异性的干预方法,但相关的药物和技术研发正在进行。2022 EAS共识病因学治疗罗列了非遗传因素对血Lp(a)水平的影响,提倡对Lp(a)升高者进行早期与整体干预。对于Lp(a)升高,美国共识建议使用他汀、依折麦布和PCSK9抑制剂。强化降LDL-C有助于抵消Lp(a)水平升高所带来的CV风险。对于其他的干预措施,荟萃分析显示烟酸降Lp(a)水平约23%但不减少CV事件,依洛尤单抗剂量依赖性降低Lp(a)最高降幅达30%,2022 EAS共识指出如果Lp(a)水平特別高,其他危险因素都控制良好但ASCVD持续进展,可以考虑脂蛋白置换术。RNA靶向药物疗法作为高Lp(a)血症患者临床干预的新希望,最新的干预研究结果鼓舞人心,但仍需要更大规模的进一步研究确认。
曹云山教授:纤维性纵隔炎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曹云山教授介绍,纤维化纵隔炎(PH-FM)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属于世界卫生组织PH分类第5组,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最终可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根据其病理生理,致密纤维组织异常增生,可压迫支气管、食道、腔静脉和肺血管等邻近结构,导致肺不张、上腔静脉综合征、肺高血压和胸腔积液等发生。
纤维纵隔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呼吸困难和咯血。但由于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和漏诊。团队为提高该病的诊断率,首次提出了基于胸片的二联征/三联征,即将肺高血压征象和肺不张称为二联征,将肺高血压征象、肺不张和胸腔积液称为纤维纵隔炎三联征。PH-FM的治疗包括包括抗真菌、激素治疗、肺高压靶向治疗、利妥昔单抗在内的药物治疗;旨在解除压迫、缓解症状的外科治疗;以及用于缓解肺静脉和肺动脉阻塞的肺血管狭窄介入治疗。术前应充分评估,强化围术期管理并密切随访是否再狭窄,以确保患者获益。
总而言之,对于纤维性纵隔炎引起的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疗效有限,而外科治疗风险较高,介入治疗为首选策略。目前,PH-FM为长期被忽略的一种疾病,目前对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仍知之甚少,未来尚需要更多的机制和干预研究加深理解,以提高心血管医生对该病的诊治率。
王继光教授:亚洲地区高血压防治和控制
王继光教授指出,高血压在亚洲各国的发病率均较高,处于25%左右的水平,但各国控制率相差较大,其中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控制较好,但大部分国家仍有着较大的控制需求。根据在我国开展的统计,过去20年中,各个年龄组的高血压发病率均稳步上升,其中,中年组和青年组幅度最大,我国高血压的控制情况亟需进一步提升。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内部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和外部的生活方式、应激、盐摄入等均起到重要作用。亚洲人群的高血压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特色,如亚洲人群的Na摄入水平较欧美人群高,而K摄入水平较低;且亚洲人群的夜间血压水平较高,这导致部分高血压人群易被漏诊。未来,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生活化检测和筛查或进一步提高高血压的筛查率。
对于发现高血压后的控制,在亚洲人群开展的研究显示,ARNI有显著的降压作用,Aprocitenta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亦有一定疗效,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Baxdrostat的全球III期临床研究即将进行;正在开展的GSR DEFINE则探索了射频消融RDN在高血压患者人群中的长期降压效果。展望健康中国2030,中国的知晓治疗率应达到70%,治疗达标率达70%,高血压控制率需达到50%,以降低高血压在亚洲乃至全国人口中的疾病负担。
陈明龙教授:房颤个体化消融策略(STABLR-SR)前世今生与临床实践
陈明龙教授介绍,环肺静脉隔离术已成为房颤消融的标准术式,但其对持续性房颤的有效率仍十分有效。根据团队早期研究发现,环肺静脉隔离术的有效性与心房健康程度相关。为了回答如何甄别只需要做肺静脉隔离的患者,以及探讨肺静脉隔离以外的干预措施,团队发起了STABLR-SR试点研究。
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STABLR-SR方法”,即窦性心律时消融左心房基质,探讨了在肺静脉隔离的基础上,基质消融可明显提高程控率。同时该研究还发现,低电压与房速和房颤的诱发相关,而该研究也被评为房颤治疗的重要进步。
在此基础上,STABLR-SR的第一个RCT研究,STABLR-SR组在缩短半小时手术时间的基础上仍提升了成功率,并且在各亚组分析中一致,取得了鼓舞人心的结果,该研究的结果还被2020年的ESC指南引用,作为导管消融的策略之一。STABLR-SR的第二个RCT研究旨在比较环形肺静脉隔离术联合低电压区消融与单用环形肺静脉隔离术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发现,在18个月后,STABLE-SR组与单纯CPVI组无房性心律失常生存率无显著差异(67.2% vs 67.4%;HR:0.89;95% CI:0.55-1.36;P = 0.52)。仅约一半患者(50.2%)的左心房基质异常,中等低电压负荷为4.6%。然而,左心房基质正常和异常患者的成功率有显著差异。其提示,在持续性心房颤动中,额外的低电压消融并未提高CPVI的成功率,其中一半患者的LA基质正常。电压图可以识别左心房基质正常的持续房颤患者,并且单独使用CPVI可以实现良好的心律控制。
综合前两次RCT的经验,团队进行了STABLE-SR-III的老年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的全国多中心RCT研究,通过合适的患者筛选,此次RCT获得了阳性结果,充分证明在合适人群中环形肺静脉隔离术联合低电压区消融的有效性,并作为《JAMA Cardiology》的封面文章发表。综上,STABLR-SR是一项精准化、个体化的消融策略,结合心房的健康程度,联合低电压消融在合适人群中可进一步提高持续性房颤的消融成功率。
本次论坛在全体专家的热情参与下圆满落幕。JACC:Asia@CIT2023成功携手,围绕亚洲地区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实践,以及疾病预防和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分享最新科学研究突破和面临的挑战,传播亚洲心血管科学领域的进展新声,呈现了一场宽视角、多维度的创新学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