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势如破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单日连续成功完成四台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结构性心脏病团队郭晓纲主任、周逸蒋副主任医师、王凯主治医师联合心血管超声中心、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在崔亚薇医师的食道超声引导下,应用国产自研经导管缘对缘修复系统(NeoBlazar®)连续为四位三尖瓣严重反流患者成功完成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手术过程迅速且顺利,器械操作稳定,手术效果优越,四位患者反流均明显改善。手术的连续成功进一步为中国三尖瓣介入治疗新技术的医学循证打下夯实基础,也充分彰显了浙大一院心内科在瓣膜疾病介入治疗领域的强劲实力。

此次手术的四位患者平均年龄超过70岁,均为三尖瓣重度及以上的反流,患者术前合并症多且心功能极差,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活动。考虑患者的年龄及身体状况,团队最终决定实施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为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团队通过与台北荣民总医院(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宋思贤教授进行详细的交流讨论,为患者制定了最优的手术策略。

四台手术在郭晓纲主任、周逸蒋副主任医师、王凯主治医师与各科室通力合作之下连续顺利进行,从穿刺入路到夹合器夹合到最后器械撤出完成手术,每台手术时间均未超过60分钟,即刻超声显示夹合器夹合稳定,患者反流显著下降。目前四位患者恢复良好,症状明显改善,1个月的心超随访显示残余返流均维持在2+及以下。

病例1

65岁男性,半年前反复出现面部和双下肢水肿,伴有腹胀,超声心动图提示三尖瓣关闭不全(5+,巨量);全心增大;二尖瓣对合不良伴关闭不全(中度)。

术前三尖瓣巨量度反流

术前三尖瓣巨量度反流

前隔及后隔分别植入一枚夹合器

术后反流显著减少

病例2

76岁男性,胸闷气急两年,下肢水肿半月,活动耐量下降,超声心动图提示三尖瓣关闭不全(3+,重度);右心增大;左房增大。

术前三尖瓣大量反流

术前三尖瓣大量反流

夹合器分别植入在前隔和后隔

术后微量残余反流

病例3

72岁女性,反复快走时胸闷1年余,超声提示右心增大;三尖瓣反流(5+,巨量);二尖瓣对合欠佳伴反流(轻中度);左房增大。患者右房巨大,达到8.93*11.1cm,且术中有Septal hugger等问题。

术前三尖瓣巨量返流

术前CT重建提示存在septal hugger挑战

植入于前隔的两枚和后隔的一枚夹合器均稳定

术后微量残余反流

病例4

68岁女性,双瓣置换术后14年,反复胸闷伴浮肿10余年,超声检查提示主动脉瓣、二尖瓣机械瓣功能良好、未见明显瓣周漏,三尖瓣关闭不全(4+,极重度);双房增大伴右室增大。患者机械瓣置换术后,声窗不佳,手术采用胃底短轴切面和3D Multiview引导完成。

术前三尖瓣极重度反流

术前三尖瓣极重度反流

夹合器分别植入于前隔与后隔

术后微量残余反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郭晓纲主任、周逸蒋副主任医师团队一直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中持续探索新技术与新产品,并获得显著成就。本次手术应用的国产经导管三尖瓣修复器械功能稳定,易操作,配合术者的精湛技艺连续成功处理了多例复杂病例,郭晓纲主任表示:“随着我国瓣膜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国产原创器械临床的逐渐深入,三尖瓣疾病治疗的新方案正快速被国内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此次应用的国产三尖瓣缘对缘修复器械用微创介入的方式治疗三尖瓣疾病,让病情复杂且无法耐受传统开胸手术的三尖瓣疾病患者看到了希望,我们相信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发展,未来中国原创瓣膜介入器械将为广大瓣膜疾病患者带来获益。”

阅读数: 27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