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3年6月30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陈茂教授、冯沅教授、彭勇教授、赵振刚副教授等应邀向正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先天性、结构性和瓣膜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大会(Congenital and Structural Interventions, CSI)开幕式现场成功进行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演示。值得关注的是,术中使用的是由该团队参与研发的全球首款全释放可回收干瓣Venus-PowerX。CSI是国际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从事先天性、结构性和瓣膜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专家和学者的目光。作为CSI开幕式的重磅节目,此次手术演示获得了在现场担任主持的国际介入心脏病学领域顶级专家Martin Leon等的高度认可。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为84岁女性,因“活动后心累气促2月”入院。
入院后诊断为: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狭窄(重度),NYHA心功能II-III级。
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跨瓣峰流速5.8m/s,平均压差88mmHg,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0mm,左室射血分数 66%。
术前CTA提示:三叶式主动脉瓣,瓣叶增厚、退行性钙化病变,瓣环周长64.9mm,升主动脉最大直径28.8mm,法式窦平均直径25.0mm,左冠高度10.2mm,单支冠状动脉畸形(右冠为左回旋支延续),主动脉瓣环成角43°。双侧股动脉直径均在7.0mm以上,双侧股动脉分叉高度均较低。
主动脉根部CT评估
主动脉弓及股动脉入路评估
经多学科心脏团队讨论,综合考虑患者解剖条件、潜在的冠脉开口阻塞风险、治疗意愿等,决定使用23mm Venus-PowerX 全释放可回收自膨干瓣系统进行TAVR手术,以保证安全性及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Venus-PowerX由陈茂教授团队参与研发,是全球首款全释放可回收自膨干瓣TAVR产品,适用于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优势。与第一代、第二代自膨瓣(VenusA-Valve®及VenusA-Plus®)相比,Venus-PowerX拥有线控技术,在瓣膜100%完全释放后,仍可进行回收;人工瓣膜采用启明医疗自主研发的特制干瓣,经过先进的抗钙化处理工艺,可直接在常温中保存,且保存过程中瓣叶不会因脱水导致机械性能受损,具有更长的耐久性;此外,干瓣不含醛残留,可进行预装,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时,便于临床使用和瓣膜储藏运输。
术中采用右侧股动脉为主入路,左侧股动脉为辅助入路,并预留冠脉保护通道。
手术过程
主动脉根部造影
18mm球囊预扩张
瓣膜100%释放后造影(仍可回收)
撤出输送系统后最终造影
瓣膜植入后即刻超声提示:主动脉瓣跨瓣峰值流速2.2m/s,平均跨瓣压差10mmHg,无明显瓣周漏。心电图显示无新发传导阻滞出现。
随着陈茂教授完成最终造影显示完美的植入效果,现场传来了热烈的掌声。精彩的TAVR手术演示及Venus-PowerX系统的创新设计获得了在开幕式现场担任主持的Shakeel Qureshi、Adam Greenbaum、Neil Wilson等国际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介入心脏病学领域顶级专家Martin Leon教授最后总结道,“陈茂教授团队的手术演示及取得的手术效果堪称完美”,“目前美国共有三种自扩张式TAVR瓣膜,Venus-PowerX集此三种瓣膜之优势于一身,具有优异的可控性,有望成为下一代TAVR瓣膜的典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心脏内科瓣膜团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是国内最大的TAVR中心之一,自2012年4月开展我国中西部地区首例TAVR以来,目前单中心TAVR手术量近2000例,在主动脉瓣疾病的介入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外,团队在过去的10余年中充分发挥基于临床的医工结合模式的优势,积极联合企业,主导或参与研发了包括Venus-PowerX在内的10多款经导管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器械及其上市前临床试验,并成功助推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TAVR器械在国内上市应用,打破了国外器械垄断。
此次受邀向国际介入心脏病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CSI 大会进行TAVR技术及自主研发创新器械的演示,再一次证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瓣膜病介入治疗团队的TAVR技术水平已获得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