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魏毅东教授团队在《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通过4S-AF评分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房颤患者的预后”的研究结果,使用4S-AF评分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新发房颤患者临床危险分层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该研究发表后立即引起业界关注,同期杂志主编特别邀请James Dunlop、Tatjana Potpara和Gregory Y.H. Lip教授为该项研究撰写了述评。
魏毅东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01/
初衷:临床有需求,实践有困惑
为什么要开展这项研究?
因为临床有需求,临床实践中有困惑!
提到开展这项研究的初衷,魏毅东教授这样说道。
临床研究来自于临床实践,医生在临床日常诊疗中经常会发现问题,就会带着这些疑问去研究,了解疾病诊治的内在规律、相关机制和治疗方法,此项研究也不例外。
“我们在临床诊疗中注意到,AMI后尽管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患者阻塞的冠状动脉开通了,但在患者恢复期仍然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心房颤动。”
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而心房颤动属于心电生理范畴,这两个疾病表面看没有必然联系,但据统计AMI后约5%~20%患者出现房颤。
AMI后为什么会出现房颤?
带着这个问题,魏毅东教授开始了探索之路。
研究团队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持续随访中发现,AMI后出现新发房颤人群的预后明显劣于窦性心律的患者,而且AMI后新发房颤不同房颤特征的患者预后也大相径庭。
AMI高危患者一旦出现房颤,治疗就很棘手,在治疗AMI的同时需要积极对房颤的干预,如AMI合并房颤时的药物选择、心力衰竭治疗、抗栓及相关出血事件的处理等,这就要求临床医生能够及时对患者治疗和预后风险有准确的评估,因此AMI后新发房颤危险评估成为了团队研究的重点。
而4S-AF评分作为一种新近被提出的用于系统性评估房颤特征的工具,正是通过评估房颤的4个方面:St,血栓栓塞风险;Sy:症状情况;Sb:负荷特征和Su:房颤的基质(包括危险因素、心房重构等),来综合描述房颤的特征。既往的一些临床研究也证实了4S-AF评分在普通房颤人群危险分层和指导临床治疗方面的价值,但是在AMI后新发房颤患者中是否有相似的作用目前仍未见报道,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数据支持其临床应用范围的拓展。
研究意义
通过此项研究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以4S-AF评分0-3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随着4S-AF评分的升高,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升高。尤其4S-AF 评分5分及以上的患者,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这类患者的预后明显较对照组差,这就提示了需要对这部分患者加强管理和随访。
此外,进一步分析不同4S-AF评分中的各个亚组后,还发现Sb和Su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也体现出控制房颤负荷以及管理房颤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研究亮点
除了将4S-AF评分拓展至AMI后新发房颤人群外,此项研究还有一个关注点就是通过患者在CCU住院期间的持续心电监测,来了解单位时间内房颤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目前国内外针对此类患者一般是通过植入性或长时间可穿戴设备来检测心律失常发生类型、频率和持续时间。谈到这方面的考量,魏毅东教授表示,虽然使用植入式或者长时间可穿戴设备记录心律失常已经成为综合评估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但患者依从性影响了检测结果。AMI患者由于生命体征不稳定,常发生心律失常事件,因此CCU住院期间需要进行24小时持续心电监护,患者依从性也相对较高,这也为本研究评估新发房颤特征,避免漏诊提供了帮助。此外,前期研究分析发现,90%左右的新发房颤发生于AMI发病5天内,而全程心电监护能够保证监测到新发房颤,同时可以计算住院期间房颤负荷,这些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02/
溯源:关于NOAFCAMI-SH研究
追根溯源,探究此次“通过4S-AF评分评估AMI后新发房颤的预后”研究的根基,就不得不提NOAFCAMI-SH研究。据魏毅东教授介绍,此项研究就是基于NOAFCAMI-SH研究的相关亚组分析。
NOAFCAMI-SH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4年2月至2018年3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因AMI住院的无房颤病史患者,对AMI后住院期间新发房颤患者和没有发作房颤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旨在探究AMI后新发房颤的负荷与长期预后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AMI后一旦出现房颤,影响患者预后,五年死亡率相对于没有发生房颤的患者较高,而且卒中、心力衰竭、再次心梗的发生率也较高。
“所以这项研究对我们最重要的提示,就是要重视这类患者,如果AMI后出现房颤应该在积极治疗AMI的同时,积极干预房颤,改善患者的预后。”
AMI后新发房颤的患者,有的表现阵发性房颤,有的表现持续性房颤,尽管房颤出现可以得到及时治疗,但经长期随访发现:与窦性心律患者相比,此类患者临床结局较差。因此,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如何计算房颤负荷和临床危险评估服务于临床?
实际上,国际早已提出房颤负荷的概念,但针对阵发性房颤一直没有得到大家的重视, NOAFCAMI-SH研究发现,患者住院期间房颤负荷高与心血管事件之间存在密切关联,AMI后房颤负荷高的患者远期预后较差。房颤负荷可以有利于识别一些高危患者,通过长期管理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对于房颤负荷的计算是以单位时间内房颤发作时间、频率所占窦性心率的百分比来衡量,NOAFCAMI-SH研究提示临界值为10.87%,大于10.87就属于房颤负荷高的患者,需要早期积极干预。
临床研究源于临床实践,其产生的循证医学证据又反哺临床工作的进步,二者相辅相成,互促成长。
03/
进取:永远在路上
临床研究的道路,永远没有终点。
“前期根植于NOAFCAMI-SH的研究,尽管有一定的创新发现,但是研究证据等级相对较低,我们还要继续探索。”
据了解,除上述研究外,魏毅东教授还在带领团队进行NOAFCAMI-China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和BENEFIT-AMI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旨在明确急性心梗后新发房颤及其特征与预后之间的关系。这两项研究正在进行中,相信相关的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为临床提供证据。
研究团队
另一方面,AMI后新发房颤的发病机制还未明确,一直以来认为AMI后房颤发作与急性心肌缺血相关,近期魏毅东教授团队通过基础研究揭示了TRIM21(三基序蛋白21是一种E3泛素连接酶,可以调控巨噬细胞极化,进而影响巨噬细胞引起的炎症反应进程。)在AMI后心房炎症和重构中的作用及机制,发现AMI后心房TRIM21表达升高可通过NF-κB/Nox2通路促进心房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导致心房炎症和重构发生,引起房颤。为AMI后新发房颤发生机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也为房颤防治提供治疗依据。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Redox Biol》(PMID: 36996623)上。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深入研究AMI后新发房颤的机制,为临床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矢志不渝,走在研究探索的路上
水滴石穿,从来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坚持的力量。
从2014年NOAFCAMI研究启动,到2023年研究成果的不断获得,9年时间,魏毅东教授带领团队,坚定走在这条研究探索的道路上,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相关临床研究成果的出现,期待研究团队在临床研究这条路上,开出更多花、结出更多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