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抗律”到“调律”的心律失常药物干预新策略
编者按 

       当前,心律失常的西药治疗面临着疗效和安全性差强人意的困境,而一系列循证医学临床研究表明,基于“整合调节”理论的参松养心胶囊等中医药在心律失常的防治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今日召开的第十四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期间,我国著名心血管中医药学家吴以岭院士结合脉络学理论、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等介绍了中医药由“抗律”到“调律”的心律失常药物干预新策略,严道医声网小编总结如下: 

吴以岭院士报告中

 

1从心血管事件链思考心律失常的防治

       吴以岭院士从“冠心病-心梗-心律失常-心衰-死亡”的心血管链思考心律失常的防治,结合传统中医理论,提出了“心之气络”为自主神经心脏起搏与传导和“心之脉络”为冠脉血液循环,系统构建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理论机制。从气血经络的角度,以全面整体的思维来思考人体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指导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

2络脉的核心理论

       脉络学说的核心是“营卫理论”——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卫不同,血凝不流。气络学说的核心理论是“承制调平”,这四个字分别从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预后观的角度揭示了人体作为复杂巨系统,在生理、病理、治疗及转归不同阶段的内在规律。调营卫,疏气血,提出了整合调节的防治心血管疾病新思路,从“抗律”到“调律”,注重整体协调,内外和谐,使人体自我产生“自适应、自调节、自修复、自稳态”的系统效应,对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和防治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3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新进展

       结合中医的整体思维,基于“承制调平”的理论,祖国中医学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思路,中药也为世界贡献了绮丽的瑰宝。大量循证医学数据表明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能有效抑制了心梗后心室重构、神经重构并改善电重构、改善心肌微循环,达到了标本兼治,快慢兼治的效果,所产生的“系统效应”为攻克心衰伴心律失常、窦缓伴早搏等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复杂、缺乏有效治疗药物的医学界难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专家点评

       黄从新教授:吴以岭院士的报告,以中医的络病理论来指导中药的研发。多个中心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具有整合调节抗心律失常的特点,具备多离子通道阻滞与非离子通道调节的优势,成为其临床快慢兼治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对冠脉、微循环、细胞内皮重构等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阅读数: 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