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思妙手,彰显匠心仁心。
2023年5月23日,由爱德华主办的“心随爱动·妙手匠心—2023第二期心脏外科瓣膜手术直播周”走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带领大家直面感受外科微创原创技术的魅力和技巧。
本期活动特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魏翔教授担任主刀术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方静教授与方泽民教授介绍患者情况及手术策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来永强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钟凯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罗凡砚教授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杨苏民教授进行了精彩的手术讨论与点评。
手术演示一:微创经心尖不停跳室间隔心肌切除术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传统手术需要在心脏停跳、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创伤大、难度高、风险大、恢复慢。由魏翔教授团队首创的微创室间隔心肌旋切手术,实现了不开刀、不停跳、零输血,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魏氏手术”。此次活动的第一场手术,魏翔教授带领团队联合超声影像科、麻醉科、护理等多学科,为大家展示了这项全球原创技术的独特魅力。
患者基本情况
第一例手术患者为一名42岁男性患者,主诉因“心悸胸闷5年余”入院。查体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较粗糙4/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超声提示,左室非对称性肥厚,左室中部至流出道梗阻(考虑肥厚性梗阳型心肌病),左室心尖部稍膨出,二尖辦重度关闭不全,肺动脉压力增高心脏。MRI显示,左室基底段(前壁、室间隔)及中间段室间隔心肌增厚,考虑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
术前诊断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二尖辦重度关闭不全,肺动脉压力增高。EuroSCORE评分:0.67%,SCD指数:4.24%。
手术方案
经左前胸大概第5肋间4cm左右的小切口进胸,在心尖做一个荷包,使用不停跳心肌切除器,即魏氏刀,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完成室间隔的定量和定位的切除,从而使得左室流出道梗阻完全缓解,使二尖瓣反流得到极大程度上的缓解。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此病例的二尖瓣重度反流,术前已经明确是由左室肥厚二尖瓣SAM征所导致的二尖瓣反流,根据目前的研究结论这种反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96%以上可以通过充分的室间隔切除达到完全缓解。
手术过程
术中采用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小切口进胸,悬吊心包并暴露心尖后,在心尖无血管区缝制双层荷包作为手术入路;
从荷包中央插入测压导管至左室心尖处,压力阶差大约50mmHg,提示左室流出道梗阻严重,随即在术中经食道彩超的导航定位引导下,切除的第一刀位于后室间隔右冠中点下方。
之后,进一步对前室间隔及室间隔基底部,中部进行切除,总共切除8刀,切下的心肌重量达到9.2克。
切除完毕后,食道超声显示左室流出道峰值压差降至10mmHg,二尖瓣微量反流,SAM征基本消失。
术后食道彩超
手术演示二:微创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
▼▼▼
心脏瓣膜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如何更微创,并安全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成为手术发展的最主要目标。现阶段,主动脉瓣介入治疗已经趋于成熟,对于二尖瓣和三尖瓣的探索,越来越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成为下一个领域热点。本期活动的第二例手术演示,聚焦二尖瓣狭窄伴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
患者基本情况
第二例手术患者为一名58岁女性患者,因“活动后胸闷、呼吸困难半个月”入院。心脏彩超提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轻度狭窄并中-重度关闭不全、三尖辦中-重度关闭不全,同时双房扩大、心律失常,有少量心包积液。心电图显示心房颤动伴快心室率。
术前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轻度狭窄并中-重度关闭不全、三尖辦中-重度关闭不全,持续性心房颤动,心功能II级 (NYHA分级)。
手术方案
右侧第四肋间小切口胸腔镜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
手术过程
首先分离心包,开始CPB,缝合升主动脉灌注荷包,升主动脉插灌注针,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心脏停搏液使心脏停跳。
随后,切开房间沟,悬吊房壁,充分显露二尖瓣,见二尖瓣后瓣增厚钙化,重度关闭不全,清除后瓣钙化组织,切除病变二尖瓣。
根据体表面积及测瓣器测量瓣环大小,决定选用25#瓣膜,遂使用带垫瓣膜线,垫片置于左室面缝合,间断褥式缝合13针,缝过瓣环后再缝在生物瓣缝合圈上,将所有缝线埋好拉直后,将生物瓣推入瓣环下,着床到位后,一一打结。
通过生理盐水灌注左心室,达到一定压力来测试瓣膜的开闭。
因患者同时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因此将左心耳内口进行缝合,缝合房间沟切口暂不打结,通过房间沟切口留置左心房引流管。
之后,行三尖瓣成形术,切开右房,悬吊心房壁,充分显露三尖瓣,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经测量选择28号三尖瓣环予成形,缝合右心房切口,手术完成。
讨论和复盘: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
▼▼▼
手术结束后,及时复盘是提高和深入理解手术关键点的重要一步。
在手术讨论和复盘环节,来永强教授、吴钟凯教授、罗凡砚教授和杨苏民教授根据自身实践经验,纷纷发表了看法,并提出了疑问。
来永强教授认为,魏氏手术对于心尖部肥厚及室间隔中下部肥厚的患者具有显著优势,对于扩大左室容积也有优势。而冠状动脉CTA对于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心肌桥,冠状动脉被压迫的程度不是很准确,一般需要常规进行冠脉造影,确定冠状动脉肌桥的情况。
吴钟凯教授说道,“第一例手术是中国少有的原创性术式”,并提出了旋切刀多次进出心尖部,是否对切口产生额外的影响的问题,同时,考虑到术后可能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又提出联合心电生理专家定位左束支,是否可以在这类手术中避免左束支损伤的问题。
罗凡砚教授就每次旋切刀操作切下下心肌的厚度、重量、长度以及如何控制每次旋切刀的吸力,同时魏氏手术主要适用于哪种类型的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等问题展开了思考。
针对第二例手术,杨苏民教授表示,小切口、腔镜、机器人瓣膜置换手术适应症基本一致,应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情况和意愿来选择,腔镜直接简洁,机器人手术对主刀友好一些灵活一些,虽然有些步骤如上下机器比较复杂,但熟悉之后具体缝合操作起来难度并不大。并建议,做小切口腔镜机器人手术时,瓣膜不要太大,如果大了植入探查相对困难一些。二尖瓣后瓣状况良好时,可选择保留后瓣,但是置入生物瓣时不要让6点钟方向的瓣脚插入保留的后叶或者乳头肌腱索之间,如果是瓣叶与自己保留的后叶太近,短期内容易形成粘连,2-3年生物瓣可能就会失去功能。保留后瓣叶的好处,一是保持左室完整性,二是防止左室破裂。对于三尖瓣成形环大小的选择,美国多中心常规采用90公斤以下放置26#的,90公斤以上选择28#的成形环。
魏翔教授回答了以上专家的疑问并总结道,经心尖不停跳室间隔切除术最重要的优点是能够实时评估心脏状态,精准地切除病变心肌组织。每切一刀,医生就可以评估心脏的形态和功能是否发生变化,以及瓣膜反流是否有所改善。因此,这种新的术式能够更加精准、彻底地切除病变组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而心尖部荷包的部位与缝合方式和经心尖的TAVR一样的,但切口及荷包会稍大一些。
对于切口选择,术前经胸超声定位心尖部位会更准确,第五、六肋间都有,基本上没有选择第四肋间。
在实战中感受外科微创的优雅,在复盘中深化手术细节,解答疑点难点。在依然热烈的讨论氛围中,本期手术演示圆满落下帷幕。
交流时间虽短,但意义影响深远。相信在后续的活动中,心血管外科专家必将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展示出更多新技术和新方法,助力中国瓣膜疾病的外科诊疗更上一层楼!
科室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是中南地区最早成立的心胸外科疾病治疗专科,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经成为立足湖北、辐射中南和影响全国的心胸血管外科治疗中心。近年来,我科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年手术量突破3500例,其中心脏大血管手术超过2300例,而且80%以上为疑难危重病例,多项技术在国、内及省内领先,已跻身全国一流心血管外科专科行列。2019年魏翔教授自主研发的新型心肌旋切系统用于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已获得13项国家专利,1项美国专利。经心尖微创不停跳心肌旋切术式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随访效果满意,经心尖微创旋切术有望为外科手术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扫码回看精彩直播
注:本文仅代表与会专家的个人观点,旨在促进学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本文所涉医疗器械的完整描述信息,包括适应症、禁忌症、警告、注意事项和副作用,详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