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群“追光者”的故事。
在我国,冠脉介入治疗经过了近40年的发展,从单纯球囊扩张、金属裸支架,到药物洗脱支架代表着不同时代介入技术,伴随着冠状动脉旋磨、药物涂层球囊、生物可吸收支架,以及腔内影像学、功能学评估、辅助介入器械的发展,几乎对各种冠状动脉病变均有了解决的方案。
然而钙化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等等这些复杂的冠脉情况,仍然是横亘在冠心病介入医师面前的难题。在第十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23)上,飞利浦准分子激光消蚀术(ELCA)以及全流程的心脏多模态功能影像解决方案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配合介入医师重新打通“生命之路”。
追寻着“光”的指引,攻克复杂冠脉介入
▼▼▼
准分子激光消蚀术(ELCA)作为一项新技术在PCI 中被证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开通、消蚀减容和病变预处理的独特优势。
在今年的东方会医学影视创作专栏“东方PCI影院”中,有一部比较特别的影片——《追光者》,它用细腻的口吻讲述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冠脉介入团队的两台PCI手术,借助医生的心路历程,再现惊心动魄的生死瞬间,也让我们对复杂冠脉介入治疗以及准分子激光消蚀术(ELCA)有了全新的了解。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在影片中这样说道:“准分子激光是一个特殊的工具,在治疗复杂和难治性冠脉病变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例如在球囊无法通过或无法扩张、急性血栓形成、支架膨胀不全、钙化、桥血管病变等临床情况下,准分子激光技术都可以作为有效的辅助手段,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
天堑变通途:ELCA挑战不同临床应用场景
▼▼▼
2023年5月27日,OCC 2023冠心病介入论坛“激光在冠脉治疗中的应用”单元成功召开,国内冠脉介入治疗领域知名专家再次围绕“准分子激光消蚀术”应用钙化病变、CTO病变、支架膨胀不全、急性血栓、激光联合旋磨技术等课题展开热烈探讨。
广东省人民医院谢年谨教授讲解了在钙化病变中ELCA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松解斑块上,更重要的是无需特殊导丝即可以辅助导丝建立通路,斑块减容修饰和血管开通效果双管齐下。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叶涛教授通过三例CTO病例介绍了ELCA在CTO病变中的应用场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书宁教授展示了两例非顺应性球囊扩张塑形效果不理想的支架内再狭窄病例,通过配合造影剂灌注技术,逐步升级消蚀能量,两例病变最终都获得了满意的预处理效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翟光耀教授通过五个精彩的临床病例展示了ELCA在支架膨胀不全、CTO、桥血管病变、成角迂曲病变中的优异表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赵昕教授结合五例支架内再狭窄病例指出,ELCA应用于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可有效的减少支架内残留的新生内膜组织,改善最终的管腔面积并减少临床复发率,联合药物球囊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沈玲红教授讲解了旋磨和激光结合技术(RASER):临床上,介入术者往往会选择首先使用ELCA预处理为旋磨器械通过开辟道路,随后通过高速旋磨进一步使钙化环断裂,从而大大改善管腔顺应性,获得满意的预处理效果。
解放军总医院汪奇教授分享了《准分子激光在不同对比剂中的冲击波效应》,展示的三例支架内再狭窄病例均是选择了50%造影剂介质,使用1.4mm激光导管充分消蚀后获得了满意的处理效果。
飞利浦多模态功能影像,助力精准心脏诊疗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曾经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下一个十年方向展望》学术报告中重点指出了泛血管疾病、冠脉介入治疗以及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未来发展。
近年来,在传统的无创和介入影像基础上,不断涌现出的多模态影像融合、分子影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术者对介入治疗的认知。在其辅助下,逐渐形成预防、筛查、评估、治疗、随访、康复等一站式、全周期、可持续的模式,探索优化的诊治流程,建立科学防治体系和标准。
在5月27日的OCC 2023心血管影像论坛上,飞利浦影像业务群CT产品经理李婵娟女士在学术讲座中表示,“作为行业标杆,飞利浦影像产品致力于为心血管疾病诊疗提供全面的一站式临床解决方案”
多模态功能影像——心肌病诊断
飞利浦EPIQ CVx AI心血管专用超声系统,作为业界领军产品,具备AITT人工智能心脏功能评估技术,同时兼具a2DQ自动心功能定量分析,带来全面、智能和标准化的心脏解决方案。
皓克多参数功能CT,采用创新技术的立体双层光谱探测器,从射线源头端实现了高、低两组能量的精准解析,通过一站式常规扫描获得多参数、多维度的能谱诊断图像,为心脏疾病的诊断提供丰富诊断信息。在心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可通过光谱碘密度、光谱ECV细胞外容积等能谱信息进行心肌情况的精准量化评估,做到:一站式心脏CT扫描、全心多组织病变精准诊断。
Elition光影磁共振,基于压缩感知快速成像功能,仅需18s即可超快速完成不打药的冠脉磁共振扫描。在心脏磁共振的快读扫描中,完整提供全心脏静态结构、心肌活性、风险评估等全方位诊断数据,通过DWI图像可精准捕捉心肌灌注信息,并精准识别早期心肌梗死。
多模态功能影像——瓣膜病诊断
相比传统CT,飞利浦皓克多参数功能CT可用更低的造影剂用量、更低的辐射剂量就完成整个心脏的扫描,可扩大心脏CT的受检范围,做到更精准的疾病诊断。光谱单能图可以大幅度提升图像质量,尤其是对图像质量和细节要求较高的心脏瓣膜也能做到多方位、高精度、3D图像显示及透视显示,为瓣膜病患者术前提供更加精准的图像引导。
多模态影像——心互联
复杂心血管疾病诊断离不开多学科团队合作,“化零为整”的理念同样体现在飞利浦影像产品中。通过飞利浦一体化多模态心脏诊疗平台,将超声、CT等影像设备获取的图像信息上传至血管机工作站,并和血管机实时透视获取的图像做融合,图像根据血管机机头旋转角度做同步旋转,方便医生在手术室进行目标位置精准的空间定位。
CT、MR等影像图像通过ISP辐射至医院各科室,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多模态数据存储及调阅,实现一个心脏、多个中心的工作模式,提高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精准诊断程度,促进跨学科高效合作。
同时可以通过超声影像、光谱CT显示心脏精细化解剖结构,构建心脏解剖结构3D模型数据库,为心外科及心脏介入科规划手术方案、模拟手术进程,更可促进多学科团队的有效沟通,减少潜在医疗风险。
多模态影像——临床科研
飞利浦影像产品的极速运算与人工智能不仅可以使得功能参数真正应用于临床诊断,更建立了专科级别结构化诊疗及科研数据库,集临床数据整合、诊疗质控、数据评估、科研辅助于一体的专业学科基本的临床诊疗大数据库系统。
以患者为中心,让创新所研有所用
▼▼▼
一直以来,飞利浦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以新兴技术为驱动,赋能医学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携手心血管医师为患者带来最优化的诊治效果。
OCC 2023举办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到访了飞利浦创新技术展台,开展深度交流,充分肯定了准分子激光系统在冠脉外周精准介入治疗中的创新力量,以及为患者提供更多切实可行解决方案的信念决心。
葛均波院士到访飞利浦创新技术展台
飞利浦在心血管的战略布局,是整体的、全路径的——从筛查、诊断、治疗到随访,飞利浦产品为心血管疾病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此次准分子激光消蚀术(ELCA)以及心脏多模态功能影像解决方案在OCC 2023上大放异彩,是飞利浦在心血管领域不断苛求与耕耘的成果展示,也是飞利浦迈出“覆盖全生命周期”战略愿景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