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均波院士出席首届CSHC!深度参与,绽放夺目学术光彩

四省五院联动,赣豫鄂湘携手。

2023年6月1日-3日,英雄之城南昌,迎来了一场心血管领域的学术盛宴——“首届中部结构性心脏病会议(CSHC 2023)”的盛大召开。

这场引得东南西北友人来,五湖四海宾朋至的盛会,也得到了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的关注和大力支持。

作为大会名誉主席,葛均波院士除在会议筹办过程中对整体课程安排和讲课设置给予悉心指导外, 6月2日更亲临会议现场,用丰满的学术日程,深度参与其中,为首届CSHC增添了别样的学术光彩。

嘱谆谆寄语,盼发展未来

▼▼▼

6月2日,大会开幕式现场,葛均波院士作为第一位致辞嘉宾,高度肯定了中部结构性心脏病会议举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献上了自己对会议的期盼和祝福。

葛均波院士说道,独行疾,众行远,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医教资源丰富,此次四省五院联手举办的中部结构性心脏病会议,是集结中部地区心血管人智慧和力量的平台,更是学术承接与传播的纽带,必将为中部地区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期待大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立足中部地区、辐射全国的高质量学术会议,助力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事业再上新阶!

主题讲座,深入探寻中国心血管介入特色发展之路

▼▼▼

开幕式后,葛均波进行了主题发言,全面梳理了中国心血管介入医学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

回顾过往,发展成绩亮眼

葛均波院士提到,1996年11月,在中国介入医学战略问题研讨会上,把介入医学与内科、外科合并为并驾齐驱的第三大医学学科。近些年来,介入医学以其微创性、可重复性、定位准确、并发症少等优势,受到广大医生的欢迎。作为医学影像引导下、非直视下的诊疗学科,我国介入医学策略和发展方向归根结底就是“疏”“堵”“修”三种,涉及介入治疗的新技术、新器械及新规范。

同时,中国心血管介入诊疗的发展经历了跟跑、并跑的阶段,当下,在某些领域实现了领跑。

在冠脉介入治疗领域,我国紧跟国际最新发展趋势,经历了起步阶段(单纯球囊扩张)、蓬勃发展的阶段(支架的发展)和突飞猛进,不断完善的阶段,在介入新技术、新器械推广应用等方面不断尝试,已基本与国际领先水平接轨。

在主动脉瓣介入治疗领域,从2002年Alain Cribier教授做了全球首例TAVR之后,瓣膜全介入治疗潘多拉之盒就此打开。2010年,我国也完成了全国首例TAVR手术,随后,TAVR在我国一路高歌猛进,遍地开花。葛均波院士强调,作为学科带头人,如果真的想关注学科的发展,一定要关注结构性心脏病。

展望未来,催人奋进

“TAVR全患群,是介入医师的梦想!”

葛均波院士随后指出了我国未来TAVR的六大努力方向:二叶瓣病变的治疗;主动脉瓣反流治疗;提高瓣膜耐久性,研发面对年轻患者的方案;冠脉阻塞预防及冠脉通路保留方案;小瓣环(PPM)、超大瓣环(特别是对AR患者)的解决方案;以及研发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全介入方案。

并提出,二尖瓣的发展过程与主动脉瓣相似,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治疗(TEER)针对心衰合并二尖瓣反流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在不断被研究证明,适应症在逐步扩大,是否可以将PCI、TAVR所取得的成功,复制到二尖瓣、三尖瓣介入治疗?这个梦想的实现,仍然需要更多的临床证据,更好的医疗器械,对二尖瓣疾病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同时缩短TEER的学习曲线,提高器械的性能,扩大适应症,以及经导管二尖瓣置换。

“全介入是我们的梦想,仍需很多努力,但外科手术不会消失,仍是介入治疗的后备和后盾。”葛均波院士最后提出了这样的未来畅想。

CTO手术实操,展示精湛技艺

▼▼▼

随后,葛均波院士从会场转战导管室,亲自操刀为一名前降支重度狭窄伴钙化、右冠近端完全闭塞的69岁女性患者,成功进行了右冠CTO手术。

术中,葛均波院士协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姜宇教授和蔡文尧教授,经反复尝试后顺利将微导管通过右冠闭塞病变至远端,通过右冠远段至近段血管内超声(IVUS)明确管腔内径和支架落脚点,IVUS超声显示右冠全程斑块负荷重并管腔严重狭窄,于右冠中段至近段狭窄病变处串联精准植入两枚药物洗脱支架,两两支架首尾街接,分别以12、16atm压力释放,复查IVus提示右冠支架贴壁良好,复查造影支架无残余狭窄,TIMI血流3级。

整场手术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的操作过程、一步一解答的流程演示、尽善尽美的细节展现,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频频点赞,也让所有参会者受益匪浅。

在殷殷寄语中,找到大会前行的方向;

在学术讲座中,提振行业发展的信心;

在手术演示中,感受精湛实操的魅力。

此次首届中部结构性心脏病会议,葛均波院士通过多种形式的深度参与,表达了对会议的大力支持和鼓励。相信,在葛均波院士等专家同道的支持和引导下,在赣豫鄂湘等中部地区心血管人的共同努力下,中部结构性心脏病会议必将乘风破浪济沧海,以更高质量的学术平台,推动我国心血管事业的不断提升。


阅读数: 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