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梅斯医学原创供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3 年 5 月 25 日,第十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23在上海世博中心拉开帷幕。在血栓相关病论坛中,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候静波教授带来了题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类型与个体化抗血小板策略”的主题演讲。
在抗血小板的治疗中,血小板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所有阶段。而血小板性血栓发生的基础,即为易损斑块。易损斑块作为导致ACS事件的潜在元凶,其破裂、侵蚀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主要机制,早期、全面、准确识别易损斑块是心血管事件防控的关键。
易损斑块危害及抗栓策略选择
不同血栓类型,导致血栓发生的机制亦不同。因此,通过判断易损斑块类型,应给予不同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ACS患者较稳定性CAD患者的易损斑块显著增多,但非犯罪血管与犯罪血管的斑块组成相似。既往研究显示,对于ACS患者,斑块负荷大的不稳定斑块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管腔小于2.6 mm2、斑块>76%和重度狭窄处易损斑块发生率比轻中度狭窄高2倍,是斑块破裂后导致ACS的必要条件,可预警ACS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
OCT可识别非罪犯LRP和TCFA,进而预测远期ACS风险,提示高危人群、高危斑块应重视抗血小板治疗,避免血栓形成,从而降低再发事件。临床上可以应用OCT精准预警心血管不良事件,或根据腔内影像检测的斑块稳定性来决定DAPT的时长。精准检测易损斑块需要检测以下指标,如管腔狭窄、薄纤维帽、内皮制脱、巨噬细胞、活动性炎症、脂质核心等。解剖层次表现为冠脉管腔狭窄,组织成分方面表现为薄纤维帽、脂质核心,细胞结构方面表现为巨噬、内皮细胞,分子功能方面则表现为活动性炎症、内皮剥脱。
易损斑块认知理念的变迁
在早期理念中,对易损斑块的认知偏重在解剖结构,其病理学特征包括大且富含脂质的坏死核心、薄纤维帽(<65 μm)、高巨噬细胞密度、低胶原含量、少量平滑肌细胞、点状/微小钙化、新血管形成和斑块内出血、正性重构。而在最新理念中,偏重于对其整体的认知,包括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征、血管生成、血流动力学特征。因此,对易损斑块的全面精准识别,是准确防控ACS的关键。未来,易损斑块检测的模式应向“多模态、跨尺度、超高分辨”转变。
斑块破裂与斑块侵蚀的临床特征包括:1. 斑块侵蚀患者较斑块破裂患者平均年龄小4岁;2. 斑块侵蚀多见于年龄<50岁患者,尤其是绝经前女性;3. 女性绝经前,约50%的STEMI由斑块侵蚀引起。而绝经后,约80%由斑块破裂引起;4. 相比斑块破裂,吸烟者发生斑块侵蚀的比例较高;5. 但是斑块侵蚀患者的其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反而少见;6. 与斑块破裂相比,血清hs-CRP水平无明显差别;7. 大部分斑块侵蚀发生在LAD,是RCA的2倍。而斑块破裂在LAD和RCA均等分布;8. 与斑块破裂相似,约90%的斑块侵蚀聚集在LAD近段40 mm以内,而在RCA的分布更为分散;9. 与斑块破裂相比,斑块侵蚀造成的STEMI有更少的多支血管病变。
总 结
最后候静波教授总结道,腔内影像在识别易损斑块领域具有很大价值,但依据易损斑块特征是否可以决定个体化抗血小板策略,仍有待进一步证实。而斑块破裂与斑块侵蚀血栓的发生病理基础和临床特征均不同,是否应采取不同的抗栓机制,亦有待证实。腔内影像学工具尤其是OCT,在识别ACS发病机制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审核:钱菊英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