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心力衰竭大会暨心肺康复技术培训班成功召开!凝心聚力,共推心力衰竭诊疗高质量发展

心力衰竭了,要去心内科还是心外科?

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组织基本代谢需要的综合征。近年来,我国医学诊疗技术持续发展,现行心力衰竭指南强调以优化药物方案为核心的综合内科治疗策略。当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冠心病、室壁瘤、瓣膜病等疾病,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病情进展至终末期药物治疗欠佳时,外科治疗手段干预心力衰竭将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心力衰竭的诊疗以及早期识别干预需要多学科的紧密合作协同,全面评估患者为之制定综合个性化诊疗方案。

2023年5月27日,由陕西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主办的西北心力衰竭大会暨心肺康复技术培训班成功召开。

“我相信,通过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分享与交流,我们将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指引,助推心力衰竭和心肺康复事业向前发展,共同探索开拓中国心力衰竭治疗的美好未来!”伴随着大会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闫炀教授激昂的话语,大会正式拉开帷幕。


闫炀教授表示,本次大会举办的初衷是将心外科与心内科的心力衰竭治疗理念与技术方法融合起来,打破学科领域内部的分工,把最优治疗方案应用于患者。通过外科内科医生相互学习协作,明确左心室辅助装置的临床意义,探讨心力衰竭诊疗的现状与未来发展之道。

主席致辞

寄语心力衰竭诊疗未来

闫炀:立足西北,携手共进,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大会伊始,闫炀教授首先代表大会主办方,对莅临本次会议的众多心血管专家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闫炀教授在致辞中提到,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世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全球每年有超过2600万人罹患心力衰竭,其中5%会进展为难治性终末期心力衰竭,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近几年,随着左心室辅助装置等医疗产品的更新迭代,终末期心衰治疗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心力衰竭和心肺康复诊疗质量,本次会议以“凝心聚力,创新发展”为主题,特邀国内心血管领域著名专家学者,通过学术讲座、模拟培训、科研点睛等多种形式,共同探讨心衰诊疗和心肺康复的新技术、新方法,分享成功经验,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孙立忠:顺应时代需求,探索心力衰竭诊疗新策略

随后,大会名誉主席、上海德达医院院长孙立忠教授进行会议致辞。他表示,近些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群有着年轻化的趋势,心血管疾病防治“关口前移,预防先行”显得尤为重要。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尽管近年来心力衰竭治疗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患者死亡率和再住院率仍居高不下,探索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策略势在必行。

孙立忠教授充分肯定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团队在心力衰竭诊疗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和示范作用。相信通过本次西北心力衰竭大会暨心肺康复技术培训班的成功举行,大家携手同心,继续推动我国心脏内外科联合心力衰竭诊治策略的发展,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临床服务。

主题演讲

大咖聚“慧”话心力衰竭

随着人们对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深入探索,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发生了重大转变。在本次会议上,诸多心血管领域“大咖”围绕左心室辅助装置的现状与未来,针对当前关注度高、临床治疗棘手的心力衰竭诊疗要点与难点进行了研讨。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吴锡阶教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晓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陈雷教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刘新波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赵元教授、昆明市延安医院张雅永教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赵诚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建杰教授、师桃教授受邀担任主持专家,并在讲座环节结束后围绕“急性心衰应用左心室辅助装置处理流程”“心脏破裂、室间隔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处理策略”“心肌梗死早期心脏康复的时机”等话题展开探讨,分享中心经验,积极促进基层心血管医师心衰诊治水平的提高。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现强教授分享了《中国心力衰竭治疗的LVAD时代》,王现强教授指出心力衰竭是全球心血管领域唯一呈增长趋势的疾病,未来在技术研发层面有五大方向值得我们专注:搏动血流心室辅助装置、超微型化心室辅助装置、经皮无限充电装置、全人工心脏以及提高生物相容性。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健教授带来了《心源性休克诊治的进展和辅助装置的应用》学术报告。张健教授特别强调,CS的救治核心是早期的识别、诊断与处理,在临床治疗时关键要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保护好其他重要器官的功能。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闫炀教授结合临床救治病例分享了《外科重症心力衰竭领域临床实践》。闫炀教授表示,在心脏移植受体缺乏的现况下,心室辅助装置将是未来外科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主战场,外科医生正在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努力,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迟超教授带来《搏动血流模式VAD治疗终末期心脏衰竭——单中心经验》学术报告,分享了哈医大一院5例VAD植入成功经验。迟超教授总结称,人工心脏是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人工心脏的高昂价格使得很大一部分患者望而却步,期待未来价格的下降可以让更多的老百姓获益。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黄洁教授、卿平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贡鸣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喻鹏铭教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戴翠莲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罗哲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戴小福教授、李虔桢教授、陕西省人民医院周宁教授、西安市中心医院张拓伟教授、安康市中心医院任晖教授、陈进业教授、宝鸡市高新医院左文广教授、铜川孙思邈医院田焕教授、咸阳市中心医院秦黎明教授、咸阳市第一医院任旭爱教授、渭南市中心医院李军农教授、商洛市中心医院黄学斌教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张义和教授、富平县医院郭游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范粉灵教授、卢群教授、李勇新教授、李静教授、郭锋伟教授等25家医疗机构近30名专家教授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为广大心血管领域工作者带来全面、立体、全新的视角与理念,推动西北地区心衰诊疗事业长足发展。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特点,造成沉重的经济、社会负担。为了高效防治心力衰竭疾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建成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团队,自2022年4月成为西北地区首个自主实施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单位,至今已成功完成23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一年生存率达90%以上,数量居西北第一,也成为西北首家人工心脏培训中心。

千年古都,渭水之畔,群贤毕至,共话心力衰竭。

闫炀教授表示,西北心力衰竭大会暨心肺康复技术培训班整合了基础和临床、内科和外科、心血管领域和其它相关领域的力量,涵盖左心室辅助装置、心力衰竭药物进展、左心室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综合管理等学术内容,展现了心力衰竭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搭建了一座多学科联合诊治心力衰竭的沟通桥梁。希望借此机会,全国心血管病同道能够携手促进我国心力衰竭防治工作的开展,实现心力衰竭疾病治疗的规范化、精准化和同质化,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最终让患者受益。

阅读数: 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