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第十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召开的前一天,新华社传来最新消息:
5月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科考登顶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这是我国珠峰科考继2022年之后,再次突破8000米以上的海拔高度。
巧的是,当第十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即将走向尾声,同样用一场关于登顶珠峰的故事,向广大心血管病医生们揭秘了医生既是科学家也是探险家的“双重身份”。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珠峰?
因为生命这所高山海拔无法丈量,探索它比珠峰要险,登顶它比珠峰更难。
因为生命如山,却又如此复杂而脆弱,当未知或半未知的疾病来袭,医生的每一次操作、每一个决断都像是一场探险,稍不注意就会万劫不复,但,要做一个好医生,就得把自己交给悬崖,把生的希望交给病人。
在科学的边界探险生命的高山,是所有医生的命题。
如同好戏都是最后上场,会议即将闭幕之时,OCC 2023带来了年度力作——
探险家与科学家探险 | 永不言弃地攀登·巅峰的相遇
以此为主题,特邀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大会执行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院长,中国首位无腿登顶珠峰、劳伦斯世界体育奖获得者夏伯渝先生为主讲嘉宾,大会秘书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徐亚伟教授为主持人,在国内心血管类学术会议中首次创新地探讨探险与科学之间背后的联系,共同揭幕伟大成就背后的故事与时间沉淀。
开场灵魂一击
论诺贝尔医学奖是怎么来的
注意看,这个男人叫小帅。
受到前人动物实验的启发,他经过软磨硬泡,终于说服主管手术室的护士小美一起偷偷了开展一场人体实验:把导尿管从胳膊肘插进右心房,并拍下了医学史上第一张心导管胸片。虽然试验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没有主任医师的指导下,是实习医生,并且拿自己做实验对象的操作,是绝对不被提倡的,一顿操作猛如虎,小帅成功丢掉了心外科的工作,也因此无法再继续他的科学探索。
谁也没想到,27年后,小帅的实验变成了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检查技术,被授予了诺贝尔医学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要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要先这样,再那样……
熟悉心脏介入发展史的医生应该知道,小帅就是1929年人类首例自体心导管插入术的完成者,德国医生Werner Forssmannn。
“我就是一个临床大夫,希望能够在临床上发现问题,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伴随着主持人徐亚伟教授的介绍,我国心血管领域一位“普通”医生,站上讲台。
在葛均波院士的诉说中,我们了解到,除了Werner Forssmannn,“科研人员的奇妙脑洞和大胆尝试”还包括:
在冠状动脉中“打气球”
从小就敏而好学的介入心脏病手术之父Andreas Gruentzig医生在改良前辈扩张外周动脉技术时,突发奇想:
能不能在血管病变处引入一个放气的球囊,到达病变处时充气,取出时放气,从而避免这种技术造成的较大穿刺口?
说干就干,在翻阅大量书籍后,Andreas Gruentzig医生找到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制造了球囊,并在科室主任不看好的情况下在自己的宠物狗上进行探索性试验。
当然,Andreas Gruentzig医生的想法在当时的心血管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看来看来同样是“疯狂的”,不仅得不到主流专家的支持,除了狗狗,没有“人类”愿意接受这种手术。(在此,向所有为人类生命健康献身的“动物英雄”致敬!)
直到1977年,Andreas Gruentzig医生才寻找了一名被心绞痛折磨到绝望的孤儿,同意采纳此种术式治疗心脏病。就这样,Andreas Gruentzig医生按照既往成功的动物手术经验,将一根前端带球囊的导管插入患者的冠状动脉前侧分支内,成功扩张球囊后,原来狭窄的动脉真的恢复通畅了!
这例手术,也在后世认作为历史上首例PTCA术。而正是PTCA术的出现,才引领了心血管病诊疗进入介入治疗的崭新时代。
不走正道
2005年,葛均波演示美国TCT会议向全球直播一例左主干完全闭塞CTO PCI手术时遇到了“拦路虎”,团队经过各种导丝尝试均无法通过血管闭塞段。
进退两难时,身边的技术员同事建议:既然正向无法通过,能不能让试着导丝逆向通过呢?
葛均波院士仔细一想:这位病人的确有一支良好的侧支循环自右冠动脉灌注至前降支。既然前向技术已经无法开通病人的病变血管,这台手术已经宣告失败了,为什么不能试试呢。
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葛均波院士就已经“鬼使神差”地拿起导丝准备经侧支血管逆向将其从右冠状动脉送入左旋支。
没想到导丝居然通过侧支循环抵达闭塞远端!
由此,葛均波院士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了逆向钢丝技术开通CTO,经过改善和发展,这项技术也成为了冠脉CTO病变介入治疗的常规三大术式之一。
所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医学的演进史就是医生的探险史。
如果最强探险家有职业版排名,医生真的可以榜上有名。
无尽攀登
硬核大爷四十年逐梦路
小时候,你肯定被人这样问过: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哪座山嘛?
我知道!我知道!是珠穆朗玛峰!
但是!
珠穆朗玛峰不仅是全世界最高的山峰,它还有一个更鲜为人知的名字——全世界最高的坟墓。
从19世纪中叶开始,它就是无数冒险家和科学家向往的圣地。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有4469人登过珠峰7646次,其中至少有395人魂断于此。他们大多有名有姓有家乡,但是基本没有人来接他们回家,入土安葬。
那你能想象到,一个失去双腿的中国大爷在经历双腿截肢、癌症侵扰、病痛折磨的40多年里,五次冲击珠穆朗玛峰,仍凭借自己的坚持不懈与热爱,最终于2018年5月14日被珠峰接纳,在69岁高龄成功登顶吗?
这个人就是无腿登顶珠峰中国第一人,夏伯渝先生。
OCC 2023闭幕式上,特别邀请中国首位无腿登顶珠峰、劳伦斯世界体育奖获得者夏伯渝先生分享了他的攀登故事,与在场的心血管医生们在一次次攀登中共鸣探险精神。
跌落万丈深渊
从小活泼好动的夏伯渝,曾就读于青海省体校,当过足球队员,有着极强的运动能力和强硬的体魄,是当时“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
也正是因为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让在这里长大夏伯渝更适应高原气候,在1975年被选入国家登山队,与20名队友在同年首次开启了征战珠峰的任务。
于是,夏伯渝被紧急送往医院就诊。
没想到,医生给出的诊断意见是——截脚。
就这样,年仅26岁的夏伯渝成为了残疾人,可能终身将在轮椅上度过。
攀登到世界之巅
好在善良的人总会得到命运的偏爱。
一位在华的德国假肢专家听闻夏伯渝的故事后,特意上门拜访了他。
看到颓废不已的夏伯渝,专家鼓励他:你要振作起来,装上义肢,我们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如果你训练得当,假以时日,说不定还可以继续登山。
还可以登山?
一句安慰的话,却给了夏伯渝极大的信心。
果不其然,安装了假肢的夏伯渝又重新站了起来。能站起来后,夏伯渝重拾了自己的运动爱好,伦哑铃、俯卧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骑自行车,以及……
登山!
直到2006年,新西兰无腿登山家Mark Inglis登上珠峰的消息,传到了夏伯渝的耳边,一石激起千层浪。再次燃起了夏伯渝冲击珠峰的念想。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夏伯渝也明白攀登珠峰还是要一步一步来,先越过小峰,才能越过大峰。
此后,夏伯渝积极参加各类残疾人运动会,并多次获奖。同时他还陆续登顶了海拔7546米的新疆慕士塔格峰峰顶、6250米的四姑娘山及巴郎山、6178米的玉珠峰等,在一次次攀登中找准了穿假肢登山的感觉,并将自己的假肢改进到适合攀登的状态。
在一次次成功中,时间走到了2014年,时隔39年后,夏伯渝再次开启了登顶珠峰的挑战。
可惜,八千八百米珠峰并没有因夏伯渝在经历过的苦难而优待他,而是平等地阻碍每一个想要逾越它的人。
2014年,夏伯渝第二次攀登珠峰,遇到山难,同行的16位导游全部遇难,为表达对逝者的尊敬,攀登活动取消。
2015年,第三次攀登珠峰,连续遭遇雪崩和尼泊尔8.1级大地震,死里逃生。
2016年,第四次攀登珠峰,在海拔8750米的时候遭遇暴风雪,距离顶峰只差94米,被迫下撤。
2018年5月14日,第五次攀登珠峰,成功封顶!
此时的夏伯渝已经69岁。
43年的坚守和期盼,倾注一生的心血,九死一生过往,在这一刻终于化作成功的喜悦,徜徉在这世界之巅!
正是永不言弃地攀登,才能造就巅峰里的相遇
医学,一次次“疯狂”的冒险。
攀登,一岁岁不肯向命运低头。
医生、攀登者,看似两个几乎没有交集的职业,却共有着一份精神内核:
生而向上,攀登不止。
对医生来说,拯救生命的过程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攀登,是一个持续而长期积累的过程。
对于攀登者来说,人生就像一座山,孕育着高度,只要你肯攀登。
无论是医生,还是攀登者,上山的过程总会高低起伏不断,甚至雨雪霏霏风雨交加,
但是,
生命是不能被略过的,一定有人敢选最难的那条路,
所有人都应该怀着永不磨灭的探索精神,且歌且行。
也只有永不言弃地攀登,才能造就巅峰里的相遇!
青云之志·赤子之心
共见荣耀时刻
精彩的故事分享之后,主持人徐亚伟教授,邀请葛均波院士,钱菊英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上海长征医院梁春教授、吴宗贵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戚文航教授和沈卫峰教授为青年医生颁发了第十届东方新星奖、第十届东方新星提名奖和优秀论文获奖。
第十届东方新星获奖者: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周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高攀。
第十届东方新星提名奖获得者:杭州师范大学方学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代建南、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婷、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心内科李良鹏。
1.东方会是一个开放舞台,本届大会特别设置了开放式现场舞台,邀请青年学者现场演讲原创研究,以脱口秀的形式描绘临床工作的趣事和行业现象。
2.东方会是一个创新的舞台,本届大会海纳百川,与国内外知名会议或学术组织举办联合专场,并取得了积极反响。开幕式上,葛均波院士在元宇宙VS心世界的构想中开启了超前理念的探索,在国内心血管学术会议上首次直播远程机器人手术。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CHI)首次发布即获得了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中新网阅读量高达92.5万。会议同期特别设置了木兰专场冠脉手术演示,展示冠脉介入领域当代木兰的风采。
3.东方会是个合作的平台,多个临床研究、科普项目、专家共识在会上进行了启动发布。
时隔三年后再次回归线下,大会设置了26个论坛单元、214分学术章节、1340个学术报告在线下33个分会场中此起彼伏,共同营造了一场学术盛宴。与此同时,大会累计收到论文投稿2833篇,介入论坛6节、结构论坛4节、肺循环1节均有手术转播,共计举办了16个卫星会、16个专题会、6场新闻发布会,东方直播室累计开展了30场直播,46场东方之窗壁报演讲。线下注册总人数为15327人,线上注册总人数为36919人。
最后,葛均波院士代表大会全体向支持、参与、关心本届东方会的所有成员表示感谢,并引用《离骚》中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展望了大会未来发展。
对于举办会议来说,上下求索的“上”要求大会继续打开思维,针对尚未解决的问题不断攻克,找准思考方向后排除万难去实现。对于医生来说,“下”是要贴近临床,站在患者的角度,仔细衡量先进技术、创新药物或临床器械进入临床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这也是东方会最根本的办会理念。东风吹拂十七载,OCC始终秉承“开放、创新、合作”的办会宗旨,这是东方会始终引领学术风向,保持学术交流活力的源泉。
“十七年以来,我们在上下之间探索不休,步履不停,再次我也希望所有的同道能和我们一起继续努力!最后,我再次代表组委会向多年来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国内外心血管专家表示感谢,感谢台前幕后工作的所有人!”
一字一句,一词一意,都是对当下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
黄埔江滨,风从东来,是东方心脏病学会议深耕心血管学术发展的名片,正如本次闭幕式特别策划的探险家与科学家探险 | 永不言弃地攀登·巅峰的相遇活动主题一样,我们看见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在医学发展的浪潮中不断思考,跟随时代的演变,不断推陈出新。
今天,以生命的高山为远点,将探索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把最伟大事业献给广大心血管患者。
东方心脏病学会议至此圆满闭幕!
2024年6月27~30日
第十八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暨2024世界心脏大会
上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