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CR 2023 | 江洪教授、陈静教授团队公布研究结果,再议IABP在心源性休克的早期运用

2023年备受全球瞩目的欧洲心血管介入医学大会(EuroPCR 2023)在法国巴黎于当地时间5月16日盛大召开。会议首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江洪教授、陈静教授团队在大会High-risk PCI in Cardiogenic shock and calcified vessles论坛上汇报了IABP在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AMICS)早期治疗效果的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的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源性休克最常见的原因,全球注册研究显示即使早期血运重建,AMICS的30天死亡率接近50%,其预后也因休克的严重程度而差异很大。目前经皮机械循环辅助(pMCS)装置在AMICS的救治中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研究结果提示,无论是IABP,还是Impella、ECMO,均不能明确改善AMICS患者的临床预后,pMCS的应用时机和应用人群仍存在诸多争议。鉴于IABP在国内应用广泛,且具有增加冠脉血流、减轻心脏负荷的确切作用,探索IABP在AMICS早期应用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该项研究由我国7家心血管中心参与,包括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江西省人民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研究纳入18岁以上、进行了急诊PCI的STEMI患者,休克的严重程度按照SCAI休克分期分为A/B期及C/D/E期,并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额外接受IABP治疗组与仅有常规药物治疗组的短期临床预后差异,研究的主要终点为30天全因死亡。研究最终纳入580例患者,其中额外接受IABP治疗组290例,常规药物治疗组290例。

研究结果发现,在休克A/B期的患者中,额外接受IABP治疗组的30天全因死亡率更低(5.8% vs. 1.2%, OR 0.19, 95%CI 0.03-0.73, p = 0.034)。但在严重休克的患者中(休克分期C期以上),额外接受IABP治疗对主要终点无明显影响。敏感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结果的一致性。

目前,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北部战区总医院共同牵头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SHOCKSAVE trial)正在筹备进行中,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重症学组支持,并获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临床研究专项基金资助,有望为IABP在AMICS的早期运用提供更加有力的临床证据。



会场专家点评:

Pierre Deharo教授(法国APHM HOPITAL LA TIMONE ADULTES)和Mattia Lunardi教授(意大利维罗纳大学医院)在点评该项研究时表示,既往IABP-SHOCK II研究结果显示IABP对于AMICS患者的短期及长期预后均无明显影响,其纳入的研究人群休克程度较重,而IABP对患者循环支持相较于Impella及ECMO较低,IABP很难逆转严重休克造成的终末器官灌注不足和全身炎症反应。因此,对于高危风险人群应在休克前进行早期干预。这项研究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分析了IABP在AMICS早期应用的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仅关注30天的全因死亡,对远期预后有待进一步证实。

专家简介

江洪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点击进入专家个人主页)

向上滑动阅览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内科教研室主任,大内科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住培和专培基地主任,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全国著名心脏病学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获得者,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湖北省保健工作杰出专家和突出贡献奖、湖北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省百佳医生,湖北省金口碑医生,第五届“白求恩式好医生”等荣誉称号。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兼急危重症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学会心血管装备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医学会心血管学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医学会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医学会心血管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副主编,《中华心律失常杂志》常务编委,《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临床心电学杂志》、《湖北临床医学杂志》、《临床内科杂志》、《医学新知杂志》、《心血管病学进展》等编委,《医学参考报》副主编,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受邀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杂志特约审稿人。主要从事心律失常和冠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完成或在研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及其他省部级项目6项,在全国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0余篇。主编或主译专著2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1项。

陈静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点击进入专家个人主页)

向上滑动阅览

心内V科(急性心血管病救治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美国心脏病学会委员(FACC),国家卫健委冠脉介入培训导师,中国医师学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急重症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血管危重症学组委员, “十四五”重点专项指南编撰专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通讯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初审专家,中国医促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部复杂冠脉介入青年委员会组长,亚太结构性心脏病青年委员会黄金会员,中国胸痛中心现场核查专家,中国心衰中心联盟委员,湖北省微循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湖北省急性心血管疾病医疗救治中心委员兼秘书长 武汉市中青年骨干人才。 

科研成果: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一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和中央高校青年教师基金各一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参编参译论著4部。


阅读数: 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