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心脏远程监护管理中心成立 暨深圳首台MPP左室多位点起搏CRT-D植入
严道医声网讯

  2016年5月13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心脏远程监护管理中心启动仪式顺利举行。远程管理中心首期引入远程监护系统,用于检测并记录心脏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及患者的身体状况。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心脏远程监护管理中心成立 暨深圳首台MPP左室多位点起搏CRT-D植入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心脏远程监护管理中心成立
       在心脏远程监护管理中心的启动仪式上,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治疗中心主管、香港大学心脏科首席专家谢鸿发教授介绍:中国内地每年大约植入心脏起搏器6万多例,深圳更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发达地区。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跟踪随访和监护,保证起搏器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及让医生掌握疾病的变化情况,是起搏治疗的重要环节。植入起搏器患者群体日益庞大,如何使每一位起搏器患者获得精细化管理是亟待我们心脏电生理医生解决的难题。

       传统起搏器随访门诊管理方式受制于患者依从性,随访及时率仅为55%~65%。一旦脱离起搏器随访,起搏器缺乏及时检测维护,功能没有得到适时的优化,患者将面临起搏故障或电池耗竭等危险。因此,港大深圳医院心脏远程监护管理中心对传统的随访管理办法进行改革更新。首次引进远程监护系统及电话通知随访管理,实时监测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起搏器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每一位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均能得到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心脏远程监护管理中心成立 暨深圳首台MPP左室多位点起搏CRT-D植入
谢鸿发教授接受采访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心脏远程监护管理中心成立 暨深圳首台MPP左室多位点起搏CRT-D植入
姚启恒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之后,心血管内科刘铭雅副顾问医生为现场听众献上了关于心脏起搏器植入的健康讲座。与此同时,多位起搏器术后患者以自己的切身感受与现场的病友进行了分享与交流,让更多人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起搏治疗。
 

深圳首台MPP左室多位点起搏CRT-D植入

       当天远程监护管理中心启动仪式结束后,心血管内科谢鸿发教授及姚启恒教授成功为一名中年女性患者植入左室多位点起搏(MPP)心脏再同步复律除颤器(CRT-D)。

       这名57岁女性患者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NYHA IV级,左室射血分数仅30%,同时合并了室速、室颤、窦性停搏等恶性心律失常,需要植入带起搏功能的ICD。但植入ICD后预期会加重心衰,适合植入CRT-D。经前期充分准备,谢教授手术团队顺利植入MPP CRT-D。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心脏远程监护管理中心成立 暨深圳首台MPP左室多位点起搏CRT-D植入

       传统的CRT-D左室电极仅为双极,存在术中和术后起搏阈值高、膈神经刺激、电极易脱位、起搏部位不佳、部分患者无反应等难题。MPPCRT-D以四极左室电极多部位起搏为最大特点,解决了以上诸多弊端,让心衰患者最大程度获益,是治疗心衰的里程碑式的进步。此例手术在深圳市尚属首例,广东省范围内的第二例。完成这一植入手术,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CRT-D治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什么是MPP左室多位点起搏

       CRT-D治疗的难点在于左室电极的植入及术后CRT反应率问题(研究表明,43%患者在植入CRT六个月后,在LVESV评估中属于无反应或负反应)。左室四极导线的运用提高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几率。通过同一条左室电极导线发放两个起搏脉冲(LV1-LV2),为心衰心衰患者提供上千种起搏顺序和起搏间期参数组合。在此基础上,多项临床研究证明MPP左室多位点起搏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CRT反应率。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心脏远程监护管理中心成立 暨深圳首台MPP左室多位点起搏CRT-D植入

       与传统双室起搏相比,MPP左室多位点起搏可提高机械同步性,改善急性血流动力学,提高CRT反应率达19%。最新研究证据证明,CRT优化联合MPP治疗在ESV减少≥15%的标准、NYHA分级降低≥1级的标准、PACKER评分变异(无心衰相关住院或者死亡)的标准评估中都优于传统BiV CRT治疗及CRT优化治疗。

阅读数: 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