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构周 2022|吴永健:中国原创!人工智能TAVR影像学评估技术重磅发布!

随着老龄化时代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日益增加,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解决主动脉瓣狭窄(AS)的重要介入治疗手段,前景巨大。而CT在TAVR患者解剖指征筛选、术中策略制定器械选型、并发症预防中处于核心地位,实现术前影像评估技术普及与相应能力的全国性提升是TAVR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吴永健教授率领影像分析科研团队历经5年潜心研究,突破五大核心关键技术,与软件技术团队合作完成了中国原创经导管结构性心脏病诊疗术前辅助决策平台Tavigator™的开发部署并进入封闭测试阶段,结合炙手可热的AI技术助力我国TAVR的发展,为现代化智慧医疗特色的TAVR新型临床诊疗开辟新路径。

研究背景&机遇

主动脉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目前指南推荐的 TAVR 术前影像评估的“金标准”,是指导患者筛选、制定策略和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核心步骤。但目前术前 CT 评估分析领域存在专业性强、难度高、标测繁冗分析耗时多、风险评判偏倚、人员培训学习曲线长致培养周期长、经验差距导致的观察者测量存在差异、专业分析软件依赖进口的“卡脖子”现象等问题。在术前影像评估人员稀缺、各中心及地区发展不均衡的前提下, TAVR 技术的全国普及和发展也因此受到限制。因此提高影像分析效率、减少人工重复性标测、缩短专业人员学习曲线、开发我国自主产权的智能化分析系统,实现术前影像评估技术普及与分析能力的全面提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近几年发展迅猛。在医疗领域,以卷积神经网络为代表的神经网络架构已经成为影像分割、关键目标检测、模板匹配的重要工具和技术基石。采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有效解决TAVR手术术前影像学分析评估的难题,大幅提升分析效率、测量精度,并为更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创造了可能。

研究历程&结果 

面对这样的技术机遇与挑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率领影像分析科研团队历经5年潜心研究,先后实现了主动脉根部结构多目标小尺度像素级影像数据标注与解剖结构数据标测、主动脉根部结构三维卷积神经网络高精度自动分割算法研究、全自动高精度主动脉根部目标定位及测量算法开发、智能化多平面测量算法研究、智能化TAVR手术风险预测算法研究等五大技术突破,在软件技术专家团队的支持下完成了经导管结构性心脏病诊疗术前辅助决策系统平台Tavigator™的算法研究、工程开发、云服务部署并进入专业用户封闭测试阶段。

基于Tavigator™系统,医生只需上传主动脉根部CT影像,无需手工干预即可完整实现主动脉根部解剖结构全自动分割与三维重建、瓣叶分型、瓣环及各平面定位测量、冠脉开口高度自动定位测量、瓣环角度分析、最佳投照角度计算、钙化定量分析、左心室容积分析、解剖结构风险提示、瓣膜自动匹配选型建议、动态结构化报告生成。单个影像序列分析时间约一分钟,速度远快于临床医生目前行主动脉根部影像分析需要的几十分钟。在高性能并行计算系统的加持下,更大程度地提升了影像分析效率,极具科研价值和临床意义。

二维CT影像与三维主动脉根部模型融合展示

吴永健教授率领团队开展了回顾性数据分析研究 ,纳入阜外医院已完成TAVR手术患者术前CT影像数据219例,数据涵盖多种瓣叶分型(TAV、Type0 BAV、Type1 BAV、 Type2 BAV、FBAV)。人工智能系统与影像核心实验室低年资医生对入组影像序列进行分析,以影像核心实验室高年资医生术前测量评估报告为金标准,将瓣环平面周长导出径、面积导出径作为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人机一致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不同瓣叶分型、不同钙化程度的病例进行亚组分析,比较瓣叶分型、钙化体积对人工智能测量评估结果的影响。同时,对人类医生手工测量和人工智能系统就主动脉瓣环定位测量所需耗时进行对比分析。

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人工智能系统在核心测量指标精度上,都表现出与影像核心实验室高年资医生极高的相关性,且优于低年资核心实验室医生的测量结果;人工智能系统可进行准确的瓣叶分型,且不同分型瓣叶术前影像在核心测量结果上,均表现出与影像核心实验室高年资医生极高的相关性和稳定性;同时,人工智能系统也表现出极强的鲁棒性和良好的数据泛化能力;此外,人工智能在确保分析精度的同时,分析效率显著高于手动分析。

高年资医生定位测量瓣环的结果

 人工智能定位测量瓣环的结果

人机一致性对照测试研究—基于219例TAVR手术病患术前CT影像样本

周长导出径研究结果:人工智能测量 优于 低年资医生 

(周长导出径r: 0.9741>0.9373)

面积导出径研究结果:人工智能测量 优于 低年资医生 

(面积导出径r: 0.9320>0.7506)

人工智能系统在不同瓣叶分型的病例上表现出与高年资医生测量结果极高的相关性和稳定性

人工智能系统在分析高钙化病例中表现出与高年资医生较高的相关性和稳定性

专家寄语 

本次Tavigator发布及相关系列研究计划的启动,得到了包括高润霖院士在内的多位国内心血管专家的支持。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表示:当前TAVR已经成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而主动脉根部CT是目前指南推荐的TAVR术前影像评估的“金标准”,他是指导患者筛选、制定策略、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核心步骤。但是目前我国术前影像评估人才缺乏,各中心和地区发展不平衡,使TAVR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提高影像分析的水平,开发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动脉根部CT自动分析软件系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吴永健教授率领影像分析科研团队历经5年的潜心研究,采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先后实现了主动脉根部结构智能化测量、分析多种算法的研究,开发成产品Tavigator™并完成了系统云服务的部署。目前人工智能主动脉根部CT自动分析软件Tavigator™系统已经投入试运行封闭测试,将助力我国TAVR的发展。


高润霖院士寄语

吴永健教授表示:作为人工智能赋能结构性心脏病临床诊疗的本土化创新的重要尝试,Tavigator™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优化精度、完善功能、提升性能的同时,更要着力基于此技术开展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以验证模型信度及效度,并基于此逐步演进形成具有现代化智慧医疗特色的TAVR新型临床诊疗路径,在临床经验、大数据、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的“四轮驱动”下,最终实现临床、科技、产业的全面融合。

专家简介

吴永健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主任,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副主任,冠心病二病区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联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学交流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全国多个学会的副主任委员、常委或委员,北京市冠心病介入质控专家组成员,中央和山东省保健成员,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组成员。 

阅读数: 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