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出学问,真知灼见得真章:积水潭医院心内科召开积水“谈”心特别讨论会

2022年9月29日,为进一步探究国际最新指南在国内心血管疾病的实践应用、拓展临床医生知识面、共同探讨中国本土心血管专业领域发展方向,由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刘巍教授发起、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院科室专家参加解读ESC最新心血管病指南,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在三个院区线上线下共同参与理论学习。

会上,大会主席赵兴山院长致辞,希望全体与会年轻医生能积极吸纳学习专家讨论意见,以“精诚、精艺、精心”为根本,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指南解读和临床实践工作。刘巍教授与北医三院祖凌云教授从六个板块解读《ESC2022指南》,着重针对药物治疗精准化、北京积水潭医院特色围手术期管理、以及电生理等热门指南进行解读和讨论,提出了以人为本、落足病患的基本实践原则,并对学科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祖凌云教授在大会致辞,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精准降压,“岂争朝夕”?

▼▼▼

高血压是危害公众健康的严峻问题。全世界超过10亿人患有高血压。早晨服药,一直是我国许多高血压患者采用的主要服药方式。近年来存在一种新的观点,认为夜间服药能有效保护心脏、降低死亡风险。而TIME研究则希望通过临床试验来探究夜间服药是否能更好改善降压效果。徐新娜副主任作为积水潭医院慢病管理专家代表,向与会专家解读了ESC大会最新TIME试验结果,研究发现无论是夜间给药还是晨起服药,其治疗效果都是接近的。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蔡军教授分析道:对于中国庞大人口基数而言,高血压慢病管理是一项需要医生、患者、社区共同参与的公共卫生工作,通过普及家庭动态血压检测,能更有效的评估和制定个体化的精准降压方案,而不是笼统的晨服或晚服。

PCSK9,降脂治疗新曙光

▼▼▼

低密度脂蛋白(LDL-C)是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降低LDL-C能有效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来自积水潭医院的王会娟医生为大家介绍了目前降脂治疗中的新型药物PCSK9抑制剂的临床研究。PCSK9抑制剂是一种针对LDL-C代谢过程的新型药物制剂,对于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PCSK9i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FLOUR-OLE研究包括迄今为止暴露于PCSK9i治疗时间最长的患者。其结果证实了:使用依洛尤单抗长期降低LDL-C是安全的。友谊医院黄榕翀教授补充到,尽管PCSK9i具有诸多临床效用,其在降脂治疗中的应用应当胆大而心细,密切关注并发症,并基于临床症状和预后来指导治疗。

积水潭医院心内科目前已经开展多例PCSK9i的临床应用,并且成功治疗了一位25岁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孕妇,并开展了中国血脂疾病的筛查工作,未来也将着眼于中国特色的降脂治疗开展临床研究,为北京地区ASCVD患者提供人性化的血脂治疗服务。

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缩短还是延长?

▼▼▼

双联合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必须的保护治疗,但随着服药时间的增加,患者出血风险也会增加,如何权衡抗血栓和预防出血的平衡是心内科医生长久以来的难题。积水潭医院韩蕊医师在此次会议上总结了ESC2022·MASTER DAPT试验15个月随访结果和PANTHER研究两项内容。通过韩大夫的解读,可以发现在接受干预的高出血风险(HRB)、持续随访1年以上的患者中,短期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可降低出血风险,而不增加缺血风险。

来自北部战区总医院的李毅教授提到,目前针对不同患者人群的抗血小板治疗时间和联合用药的取舍,反应了当下针对冠心病患者治疗的更加精细化,临床上需要综合出血、血栓风险评分、患者服药依从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在后续抗血栓二级预防策略研究中,应进一步评估不同医疗系统的成本效益。

内外兼修,协同并治

▼▼▼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超过 2 亿成年人接受非心脏手术,总体并发症平均发生率为 7%-11%,死亡率为0.8%-1.5%。其中高达42%的围手术期死亡风险是由心脏并发症所致。为了更安全的进行外科手术,需要在术前对心脏功能进行充分评估、术中由专业心内科医师保驾护航、术后密切检测生命体征。

北京积水潭医院作为以骨科烧伤为特色、内科为发展方向的综合性医院,长期开展围术期患者管理的相关研究。本次ESC指南与临床实践讨论会由刘巍主任发起,领导团队完成围手术期指南翻译和中文本土化工作,并在严道医声网同步发布。此次讨论会上,由胡文兰副主任医师作为代表,向大家介绍了围手术期心脏管理的重点和新方向。

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杨明辉主任也参加了会议讨论,会上杨主任提到:目前随着老年创伤患者的增加,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骨科患者越来越多,心脏疾病并不意味着外科手术的绝对禁忌证,保证外科手术的安全,需要内科、外科团队通力协作,共同努力,这也是我们北京积水潭医院一直以来的建院综旨和发展方针,未来将会在围手术期心脏疾病管理上开展更多合作和科研。

房颤抗凝治疗

▼▼▼

202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公布了INVICTUS研究结果,这是首项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相关心房颤动(简称风心病房颤)患者中检验不同抗凝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积水潭医院心内科电生理工作小组核心成员任岚医师在会上为大家解读了这项最新的研究进展。INVICTUS研究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非劣效性临床试验。从2016年8月到2019年9月,总共24个国家的4565名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利伐沙班或当地批准的VKA治疗。该研究表明,与利伐沙班相比,接受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相关性房颤患者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和血管原因死亡率较低,而不会显著增加大出血的发生率。

北京朝阳医院的刘兴鹏教授为大家分析道:INVICTUS研究结果其实是在研究者意料之外的。从经过调整的研究终点来看,华法林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利伐沙班,但这一结果并不是由卒中和体循环栓塞的结果来驱动的,其差异也主要是非缺血性卒中的死亡。未来,可能需要针对风湿性瓣膜病进行基于基础-动物试验-临床的新方向的探索来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心衰治疗,历久弥新

▼▼▼

慢性心力衰竭一直是困扰我国老年人口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慢性心力衰竭复发率高,临床预后不佳,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是引起老年人反复入院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际上针对心衰提出了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以SGLT-2及达格列净这两类药物的适应症。积水潭医院心内科重症医学小组郑梅副主任为大家讲解了DELIVER研究和PERSPECTIVE研究,对于这两类心衰用药的新临床证据,郑梅主任点评到:目前慢性心力衰竭的分类进一步细化,针对不同类型的心力衰竭选择不同的长期药物方案,对于临床死亡率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来自北京安贞医院的刘彤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的田庄教授分别对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和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点评。刘彤教授提到,目前对于心衰治疗仍然存在许多新的机制和新的药物靶点,对于慢性心衰的管理不仅仅限于院内,更是需要长期的健康管理和社区检测,目前针对不同亚型心衰的特殊治疗已颇具成色,未来也将联合包括积水潭医院在内的北京多家医院开展心衰慢性病管理队列,提高中国心衰人口的临床获益。

最后,大会主席刘巍教授总结到:“在全球范围,心血管疾病一直都是临床研究的重中之重,对于国内外最新指南解读、对临床技术的实践与推广,一直都是我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的发展宗旨。目前已经开展一年有余的积水谈心早交班活动,为全国数十万医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此次特别总结会邀请了各大医院的专家教授,与我院心内科团队进行充分交流学习,通过短短一天的会议,让大家在讨论中加深了本土化指南应用策略的认知,并对未来我心内科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造福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人性化、个体化的医疗服务而努力。”

阅读数: 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