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心知著
2022.02.23
第141期
对比压力与血流测量在指导冠脉狭窄治疗方面的影响
刘健、彭欣、卢亚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健心荐语
自1974年冠脉血流储备(CFR,即充血状态下与基础状态下冠脉血流速度之比)被引入以来,其已经产生了深远的科学影响。除了在日常临床测量中使用各种技术外,它也形成了心肌灌注成像的概念基础。然而,由于血流储备分数(FFR)已成为参考标准,目前侵入性CFR评估的作用尚不清楚。虽然来自侵入性和非侵入性方法的观察数据表明,正常的CFR值具有良好的预后,但这些研究并没有同时评估FFR。此外,由于基本的生理关系,在使用传统的分类阈值时,CFR和FFR的联合测量会在大约40%的情况下产生分歧。
文章介绍
本试验是一项多中心、多国家的队列研究,旨在评估联合压力和血流测量冠脉病变后的临床结局。本文于2021年7月发表于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杂志。
研究方法
本试验收集了2014年10月-2017年11月来自6个国家、12个中心的455名受试者的数据资料,最终对430名进行了生理学评估与治疗,并根据其FFR和CFR值共分为4组:FFR > 0.8, CFR ≥ 2.0组,FFR > 0.8, CFR < 2.0组,FFR ≤ 0.8, CFR ≥ 2.0组,FFR ≤ 0.8, CFR < 2.0组,仅最后一组接受血运重建,其余三组均接受药物治疗。排除标准:心肌病(左心室射血分数<30%)、严重肥厚(室间隔厚度>13mm)、3周内任何部位的心肌梗死(MI)、之前接受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慢性完全闭塞(CTO)、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罪犯血管、已知透壁性心肌梗死的供血血管、需要血运重建的左主干病变、走形过于迂曲、严重钙化的血管。主要终点:2年内的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无论是否与靶血管相关)和血管重建术(包括选择性的和计划外的,无论是否与靶血管相关),关键的次要终点:靶血管衰竭(TVF)包括仅靶血管相关的心肌梗死和血管重建(包括靶病变和靶血管)。
研究结果
图1: 基线数据及病变特征整个队列和每个FFR/CFR组的关键基线特征。(见图1)
图2:FFR和CFR组合的散点图
本试验发现:尽管大多数病变表现出FFR与CFR一致性(44%的病变FFR和CFR同时正常,19%的病变两者均降低),但有37%的病变不一致(14%的病变CFR正常,23%的病变FFR正常)。(见图2)
图3:随访期间的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
本试验发现:共有36名受试者(8.4%)发生了主要终点,主要与靶血管相关。(见图3)
图4:每组的Kaplan-Meier事件曲线
本试验发现:FFR ≤ 0.8, CFR ≥ 2.0组的终点发生率为10.8%,FFR > 0.8, CFR ≥ 2.0组终点发生率为6.2%,∆ = +4.7%(95%可信区间:-1.9% ~ +11.3%),因其超过了之前所设的非劣效性界值+10%,固不支持非劣效性(P = 0.090)。使用连续的生理指标,在对每个受试者考虑多个病变后,更高的FFR值可显著预测更低的TVF发生率(95%可信区间:0.53 - 0.90,Cox P = 0.007),CFR不具有提供独立预后的价值(95%可信区间:0.35 - 1.59,Cox P = 0.44)。(见图4)
结 论
本试验结论不支持因侵入性CFR ≥ 2,而延迟对有PCI临床适应症且病变FFR值降低的患者进行血运重建。
点 评
在本试验中,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血运再重建的主要终点并没有显示出FFR ≤ 0.8, CFR ≥ 2.0组和FFR > 0.8, CFR ≥ 2.0组之间的非劣效性。固对于有PCI适应症、病变FFR值降低的患者,并不能依据CFR ≥ 2.0就延迟血运重建的时间。然而,该试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它没有对FFR和CFR的任何组合应用随机治疗,因此不能探索该方面的因果关系。其次该试验样本量适中,4个组间病变数量不平衡。并且入组速度缓慢,尽管随访了2年,但总体事件并不常见。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该试验中有26例病变并未按照计划实行原本的治疗方案,可能会对后续结果分析造成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