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7日-19日,中国心衰中心论坛 在2021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期间成功举行。心衰中心论坛分为心衰中心建设和分级诊疗论坛、心力衰竭诊治新进展论坛暨第一届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电及心功能分会年会、心衰中心授牌表彰会以及心衰疑难危重症和心肌病论坛四部分。邀请心衰领域众多专家,围绕中国心衰中心建设情况、心力衰竭热点话题展开深入讨论,总结了心衰中心四年来的建设成果,并指明了未来工作的方向。
在一段承载着全国各地心衰中心专家的祝福和心衰中心建设四年发展历程的短片中,会议拉开了序幕。
齐心协力,构筑健康中国
▼▼▼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首先致开幕词。
葛均波院士提到,2017年以来,在杨杰孚教授带领的一批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心衰中心取得了丰硕成果,有效提升了心衰的诊疗质量和管理水平,对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广大心衰患者和人民健康带来了切实获益。相信在杨杰孚教授的带领下,通过各位同仁的齐心协力,持续不断地对心衰中心系统化建设,一定能够实现心衰的综合化规范管理,建立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真正做到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综合防治能力。
也希望通过心衰中心的建设,早日达到心衰患者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目标。葛均波院士最后强调,人民健康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心衰等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了国际民生,让我们共同努力,构筑健康中国。
承上启下,总结过去,继往开来,展望明天
▼▼▼
回首过去,成绩催人奋进,展望未来,发展重任在肩。
中国心衰中心联盟主席、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在会上汇报了心衰中心2021工作总结和未来工作规划。
杨杰孚教授从六个方面总结了2021年心衰中心的主要工作:第一、持续进行心衰中心的建设和认证;第二、推动分级诊疗;第三、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培养基层医师;第四、加强质控、再认证;第五、发表共识;第六、持续开展心衰患者管理培训。
心衰中心建设,助推心力衰竭分级诊疗落地开花
▼▼▼
心力衰竭作为大多数心血管疾病进展的终末阶段,死亡率高,再入院率高,花费高。数据显示,中国心衰患者数量庞大,但心衰救治情况却并不理想。为规范心衰患者的诊疗过程,提高我国心衰的综合防控水平,2017年开启了中国心衰中心建设项目。
12月17日的心衰中心建设和分级诊疗论坛,以心衰中心高质量建设与提升为主题,从提高医护团队的心衰规范诊疗水平上着手,众多专家进行精彩学术汇报。
上半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丁文惠教授介绍了心衰中心建设的意义及进展规划;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董吁钢教授对于心衰中心标准版和基层版的认证的选择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董蔚教授则强调了质控管理方案及质控的考核要点;北京医院王华教授带来对于数据填报管理及质控计算公式的详细解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金玮教授对于如何有效召开质量分析会提出了宝贵建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庆教授对心衰中心建设的准备与现场核查迎检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说明。
下半场,各心衰中心分享了分级诊疗与心衰中心的建设经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京敏教授从自身建设经验出发,对于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心力衰竭分级诊疗技术方案》进行细致解读;四川省人民医院孔洪教授详述了慢性心衰治疗药物的新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姜萌教授带来心衰区域协同转诊体系的建设经验和现状分析;孙宁教授对于护理如何参与心衰患者管理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最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吴明祥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亚妹教授分别分享了优秀心衰中心的建设经验和心衰患者随访与教育经验。
了解心衰中心最新建设情况,吸收优秀心衰中心的建设经验,必将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心衰患者的诊疗管理,促进分级诊疗体系和心衰中心的全面建设,提升区域心衰疾病的综合防控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关注新进展,拓宽心衰治疗格局
▼▼▼
聚焦前沿,聚焦需求,聚焦临床,聚焦问题
▼▼▼
风雨同舟,荣誉与共
▼▼▼
“为每一位心衰患者,得到最恰当的治疗而努力”是每一位心衰人共同的目标。心衰中心建设四年来,已累计管理50万心衰患者,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心衰中心四年认证数量突破600家庆祝仪式和中国心衰中心年度表彰仪式,也在论坛期间成功举办。
葛均波院士、霍勇教授、杨杰孚教授、廖玉华教授、李新立教授、周京敏教授,以及在场的所有专家,作为见证人,共同庆祝心衰中心突破600家,并为获得2021心衰中心表彰的专家和机构颁发荣誉证书,为第八批次心衰中心标准版单位和第六批次心衰中心基层版单位,以及第九批次心衰中心建设单位授牌。
为患者、为生命,所有人心之所系、路之所向。
相信,通过此次会议,国内心衰领域医护人员将更加深化对心里衰竭疾病的认识,拓展治疗眼界,提升综合诊治水平和质量。也将进一步规范我国心衰患者的诊疗管理,促进分级诊疗体系和心衰中心的全面建设,为心衰患者提供更加规范化的治疗,造福更多心衰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