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9日,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上《磷酸二酯酶III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的专家建议》发布会胜利召开。本场发布会集结线上线下多位嘉宾,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李新立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京敏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袁璟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东杰教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编辑部主任史红女士莅临现场。此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董吁钢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为民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晨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孙志军教授、山东省立医院苑海涛教授、北京医院的王华教授等专家,也以线上形式参加发布会。会上,各位专家总结中国心衰治疗近年来发展现状,阐释这份最新《专家建议》的亮点和意义,发布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标志着中国心衰治疗开启了新的征程。
嘉宾们线上线下共聚发布会
葛均波院士为发布会致辞
思想一小步,心衰治疗一大步
▼▼▼
周京敏教授担任本次大会主持。周教授表示,由杨杰孚教授和李新立教授牵头撰写的《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专家建议》微共识,是心衰领域众多专家的心血结晶,也是全行业通力合作的体现。微共识的发布,对中国心衰治疗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葛均波院士在致辞中指出,如何治疗心力衰竭、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一直是学科的重点,也是尚未解决的难题。磷酸二酯酶III抑制剂,可以改善急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远期预后。但目前对这类药物的使用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地方,反而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获益,这一点亟待纠正。因此本次《专家建议》的撰写意义深远,将成为未来心衰治疗的重要纲领。
葛院士表示,在心衰治疗领域药物的研发应用固然重要,思想理念的提升更应得到重视。这份《专家建议》的发布,就是思想上的一小步,而在不久的将来必定能够引领中国的心衰治疗迈出一大步。
现场嘉宾启动微共识发布仪式
微共识发布 专家携手翻开新篇章
▼▼▼
简单而庄重的微共识发布倒计时仪式后,李新立教授介绍了《磷酸二酯酶III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的专家建议》的撰写背景和内容要点。李教授指出,这份《专家建议》凝聚了学科同仁的心血,是中国心衰治疗领域又一个重要的成果。通过列举国内外指南的推荐内容和研究结果,《专家建议》提纲挈领地揭示了临床不规范用药对患者临床获益的影响。
李教授进一步指出,新一代磷酸二酯酶III抑制剂奥普力农,对心率、血压影响小,不增加氧耗,可以选择性舒张肾动脉,较米力农能显著降低MACCE发生率及心脏死亡率,在《专家建议》的指导下,可以为改善心衰患者生存,发挥重要作用。
现场嘉宾为各媒体答疑解惑
线上嘉宾回答心衰治疗的有关问题
现场答疑解惑 指明心衰治疗未来方向
▼▼▼
在媒体问答环节,专家们对各种疑惑做了权威解答。李新立教授再一次强调了磷酸二酯酶III抑制剂的适用人群,建议临床医生根据微共识的内容,进一步加深对正性肌力药物特性和作用机理的认识,谨慎用药,准确用药,优化心衰治疗方案。
周京敏教授指出,《专家建议》的发布只是开始,若要真正落地实施,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中国医疗资源和水平分布不均匀的现状,因此心衰中心的发展尤为重要!只有心衰中心持续发展,才能成功建立起规范化的长期管理模式,为《专家建议》的推行提供有力保障。
李为民教授表示,若要提高磷酸二酯酶III抑制剂在指南中的推荐级别,还需要大量后续的工作。一方面,应设计更合理的临床研究;另一方面,临床医生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制定更合理的用药方案。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降低不合理用药带来的负面影响。
董吁钢教授表示,目前临床对磷酸二酯酶III抑制剂的应用已经逐渐朝着规范化的目标前进。通过对比不同正性肌力药物各自的特点,董吁钢教授总结了临床用药的注意事项,并指出磷酸二酯酶III抑制剂的应用领域,有着很大的研究空间。临床医生应该注意观察血压、心电等指标并积累数据,为心衰治疗理念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基础。
在最后的总结环节,专家一致认为心衰治疗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医务工作者的勠力同心,更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和企业的联合协作。专家们呼吁,全社会应同心同步,一起为改善心衰患者生活质量而努力,为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最终实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