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三心文(30期)|STEMI急性期应用秋水仙碱不能减小患者心肌梗死面积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11126105929_副本.jpg

杨林承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住院医师,医学博士。20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2019年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前进行心血管内科专科培训。于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微信图片_20211126105932_副本.jpg

张瑞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20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冠脉功能学指标和心血管代谢相关的临床研究;参与十三五重大专项冠心病血栓事件预测及优化干预技术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已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数篇。

微信图片_20211126110104_副本.jpg

何立芸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长期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主要专业方向为冠心病介入诊疗,主要研究方向为血管内皮功能及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异常的机制及诊疗。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著4篇,研究成果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进行展示交流。

炎症反应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再灌注相关心肌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抑制炎症反应能否减轻STEMI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减小心肌梗死面积(Infarct size, IS)及左心室负性重构受到关注。

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研究纳入了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的STEMI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STEMI发病急性期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具有潜在抗炎作用的秋水仙碱治疗(实验组)或安慰剂治疗(对照组),并在STEMI发病5日及发病3月时对入组患者进行了心脏增强核磁检查(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MR),以比较两组患者的IS及左心室负性重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接受直接PCI的STEMI患者,在急性期接受秋水仙碱治疗并不能减小IS及左心室负性重构水平。

研究设计

本研究选取了2018年7月20日至2020年7月28日在法国多个临床中心接受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纳入标准包括:1)年龄≥18岁且≤80岁;2)首次罹患及梗死;3)胸痛发作距离接受直接PCI治疗时间间隔≤12小时;4)直接PCI治疗前罪犯血管TIMI血流分级0或I级;5)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本研究。研究的主要排除标准包括: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如心源性休克等);2)入组前已长期接受秋水仙碱治疗;3)存在核磁共振检查禁忌症(如幽闭恐惧、植入永久起搏器、钆对比剂过敏等),无法完成核磁共振检查;4)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min);5)乳酸不耐受;6)吞咽功能障碍无法规律服药。

对于全部入组患者,依据入选中心及罪犯血管情况进行分层,此后按1:1的比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入组患者被随机分入实验组及对照组,前者在STEMI急性期口服秋水仙碱治疗,后者则服用安慰剂。实验组患者在接受直接PCI前给予2mg负荷剂量的秋水仙碱治疗,若术前未给予秋水仙碱负荷剂量,则在术后尽早补服;此后患者接受0.5mg 2次/日维持剂量的秋水仙碱治疗,直至STEMI发病后5日。若在药物治疗开始48小时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则将秋水仙碱维持剂量下调至0.5mg 1次/日:1)出现药物相关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腹痛、腹泻);2)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3)白细胞和/或红细胞计数显著下降。

全部入组患者于STEMI发病5日时接受首次CMR检查,用于研究主要终点的评定;于STEMI发病3月时完成随访并接受第二次CMR检查,用于研究次要终点的评定。

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为STEMI发病5日时经CMR检查所测定的IS(以左心室心肌质量计)。次要研究终点为STEMI发病5日时经CMR检查所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微血管梗阻情况、左心室负性重构情况,以及STEMI发病3月时经CMR检查所测定的I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期内径、左心室负性重构情况及左心室内血栓情况。此外,本研究将出院时、随访3个月及随访1年时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卒中或心力衰竭)、随访1年时的生活质量及STEMI急性期炎症指列为次要研究终点。

研究结果

经过入排标准筛选后,本研究共纳入195例STEMI患者,其中103例分入实验组,92例分入对照组,研究筛选流程见图1。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基线资料及基础药物治疗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4.4% vs. 10.1%,P=0.0001)。

图1 研究流程图

主要研究终点:STEMI发病5日时,经CMR检查测定的IS在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26.0[16.0-44.0] vs. 28.4[14.0-40.0], P=0.87),详见图2。亚组分析发现,除性别外,其余各因素均对两组的IS无显著影响,详见图3。

图2 实验组与对照组于STEMI发病5日后IS情况比较

图3 研究主要终点不同亚组分析结果

次要研究终点:STEMI发病5日时,实验组左心室内血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2.2% vs. 7.4%, P=0.01)。而其余次要研究终点在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间的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此外,STEMI发病3月后,两组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急性期炎症指标同样无统计学差异。

研究结论与意义

本研究结果表明,STEMI患者在再灌注治疗的同时接受5天的高剂量秋水仙碱治疗,并不能使IS缩小,也并不能改善微血管梗阻及左心室负性重构情况。

因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低剂量秋水仙碱能否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炎症性疾病为研究热点,但现有研究结论却并不一致。Colcot研究(Colchicine Cardiovascular Outcome Trial)及LoDoCo2研究(Low-Dose Colchicine 2 trial)表明心肌梗死发病1月后或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可从长期低剂量秋水仙碱治疗中获益。但同样有研究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并不能从秋水仙碱治疗中获益,且该治疗反而使患者的死亡率增加。

本研究旨在探究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后应用秋水仙碱能否使心肌梗死面积缩小并改善患者预后,但未得到阳性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结果可能受到秋水仙碱治疗剂量及心肌梗死急性期人体对秋水仙碱生物利用度改变等因素的影响。此外,样本量偏小及失访数据较多可能也对研究结论存在一定影响。

炎症反应在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本研究未获得阳性结果,但秋水仙碱不同治疗剂量及其他抗炎药物在心肌梗死急性期应用能否使患者获益仍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也需更多的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何立芸副主任医师:

动脉粥样硬化已经被证实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多种炎症因子的异常激活,尤其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这种现象更为显著;炎症反应参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并与患者预后有关。因此,如何抑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秋水仙碱作为临床经典的抗炎药物,广泛用于炎症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已有多项探讨秋水仙碱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研究发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COLCOT 和 LoDoCo2 试验表明,长期使用秋水仙碱与急性及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相关,总体安全性良好。尽管研究结果不尽一致,但最新的荟萃分析也显示,在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秋水仙碱使复合终点风险降低了49%;而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秋水仙碱使复合终点风险降低了23%。但以往的研究多是观察长期应用小剂量(每日0.5mg)秋水仙碱治疗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而本研究是观察短期应用高剂量秋水仙碱治疗对STEMI患者以MRI衡量的梗死面积的影响,其研究设计与以往研究不同;而2015年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上的一项与该研究设计非常类似的研究却得到了阳性结果,发现接受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短期应用秋水仙碱能够缩小以CKMB衡量的梗死面积。较小的样本量可能是这些研究得出不同结果的原因之一。因此,尽管本研究得到了阴性结果,但并不能一概而论地说秋水仙碱对ACS的治疗无益,尚需要大规模临床研究来证实研究结果。

张瑞涛主治医师:

炎症是冠心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但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抗炎治疗策略。近年来多项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在冠心病抗炎治疗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COLCOT研究和LoDoCo2研究分别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证实了秋水仙碱可以显著减少临床事件,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接受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在心梗急性期给予秋水仙碱是否带来临床获益,结果表明尽管早期给予秋水仙碱,并不能使IS缩小,也并不能改善微血管梗阻及左心室负性重构情况,为秋水仙碱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思考。与既往研究相比,本研究纳入人群主要为已急诊PCI的STEMI患者,急诊PCI可显著减少临床事件、缩小IS,可能会使秋水仙碱的治疗效果相对不显著。研究随访时间较短,既往两项秋水仙碱的大规模研究随访时间多超过2年,本研究随访时间仅1年,可能会影响临床终点的观察。此外,本研究入组人数偏少,可能存在统计学效能不足的情况,阴性结果并不能否定秋水仙碱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因此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明确秋水仙碱的临床获益。

参考文献:

Mewton N, Roubille F, Bresson D, et al. Effect of Colchicine on Myocardial Injury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irculation. 2021, 144(11): 859-869.

阅读数: 299